分享

倷格耳朵勒浪陆稿荐

 苏迷 2019-06-24

陆润庠轧神仙识得吕纯阳的传说,给本来就喜欢“一窝蜂”的苏州人,增加了“轧神仙”的猎奇色彩。不久,又有“陆稿荐传奇”为轧神仙“火上浇油”。

  陆稿荐是苏州一家非常有名气、卤菜做得很有特色的熟肉店的“招牌”。其实,最早的这家熟肉店并没有店招,店址在东中市崇真宫桥南堍,而桥的北堍就是下塘街,介于神仙庙和陆润庠故居之间(神仙庙在西,陆氏故居在东)。店主名陆蓉塘,妻子名弥姐,靠祖传手艺烧制和出售酱肉为生。夫妇俩生性善良,勤俭持家,但生意一直清淡,勉强糊口而已。

  某年的四月初,有个衣衫褴褛的跛足乞丐,背一条破稿荐(谷类植物的茎,称作稿;草织的垫席,称作荐。稿荐,一称草荐,指用谷类植物的茎秆编织成的草席,如稻草垫等),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破陶钵,来到店门口。陆氏夫妇见其病容满面,不仅予以救治,还留下他供他食宿。十几天后,乞丐身体恢复。临别时,他指着地上的破稿荐说:“感谢你们的恩惠,我要走了,无以为报,只有这破稿荐一条送给你们吧。”破稿荐有什么用呢?但陆氏夫妇还是笑着答应了。

  乞丐离开后,夫妇俩发觉那稿荐虽破,但隐隐有股香味,非常奇怪。在烧肉时,就抽了一根草茎,权作调味,丢入锅中。谁知草茎入锅,与肉汤相煎,奇香扑鼻,弥漫开来,连附近中市街、下塘街一带,也都能闻到阵阵奇特的肉香。煮出来的熟肉,不仅香味诱人,口感也比以往的好。熟肉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

  后来有人根据那乞丐的两只陶钵总是相叠、睡觉时总把两只陶钵口对口放在头下当枕头、腰里扎一根破草绳(谐纯字)、一双鞋子的后跟已烊脱(指磨损掉,烊又谐阳字)等情况,详出这乞丐就是吕纯阳(一说是来参加吕仙生日宴会的铁拐李,因为他跛足)。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陆氏的熟肉生意就更加红火了。

  于是,陆氏夫妇索性将熟肉店立了“陆稿荐”牌号,并把乞丐感恩留草荐等大肆渲染,从此陆稿荐熟肉店愈加兴旺发达。以陆稿荐为名号的熟肉店,在民国时期,最多时有近二十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大房陆稿荐(今观前街东首的陆稿荐熟肉店)和早先从崇真宫桥南堍迁到今西中市皋桥西堍的老陆稿荐。这两家的苏式卤菜,不单在苏州,在江浙沪一带,至今都十分有名。

  陆稿荐的熟肉种类多,其中又以酱汁肉、酱鸭、猪舌头(又称门枪)、猪耳朵等熟肉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苏州俗语中有一句叫作“倷格耳朵在陆稿荐”(耳,念作“尼”),意思就是说“你不听话——用来听话的耳朵是猪耳朵”。而“猪耳朵”是苏州人用来骂人“不听话”的,就像用“猪脑子”用来骂人“脑子笨”(脑袋瓜不灵活)一样。有时,小孩不听话,或者“前讲后忘记”,大人就会责问:“倷格耳朵呢?”或者就干脆骂:“倷啊是猪耳朵啊!”而“倷格耳朵勒浪陆稿荐”就更婉转,有些幽默,所以通常也可在大人(朋友)之间用,骂意更轻一些,揶揄的味道更浓一些。

  类似的还有一句“倷格耳朵勒浪粪桶襻浪”。以前农村挑粪用的粪桶,左右两边都有“襻”——用来勾住“粪桶夹”,扁担两头则穿在粪桶夹上,担子才可挑在肩上。一只粪桶有两个襻,高于桶口,就像桶的“耳朵”一样,但它只用来勾粪桶夹,没有其他功能。所以,骂人“耳朵像个粪桶襻”,就是比喻人的耳朵没有听话功能(不听话),只是摆摆炮(做个样子)。骂意比“倷格耳朵勒浪陆稿荐”更重些,带有强烈的侮辱性,所以也更粗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