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陀人——被大唐庇护的少数民族,为何受到中原百姓的积极拥护?

 天使之剑 2019-06-24

在我国北方,有一个名叫沙陀的民族,他们在我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沙陀族先后曾建立起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然而他们却并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当权者,他们内部残杀,欺压百姓。甚至还把燕云十六州割让了出去,实在是丧权辱国。

对中原人民造成了这么多的苦难,然而后世对沙陀族的评价,却没有什么批评,尽管不是汉族政权,人民也不认为他们是外族入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从沙陀族的起源开始说起:唐朝初年,突厥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一带,唐朝称他们为处月人,处月人帮助唐朝征讨了西突厥人。唐朝建立了金满、沙陀二州。后来就把处月人,成为沙陀人。

后来的沙陀人,遭到西突厥人的报复,被迫迁到甘肃一带。由于经常受到回纥人的打击,无法依附大唐,不得不去投靠吐蕃。吐蕃人却把沙陀人当作枪头,要沙陀人攻打唐军。后来的吐蕃人怀疑沙陀人勾结别人,又把他们赶到了黄河以西。

身世漂泊的沙陀人经过重重苦难,他们再也不想这样漂泊不定了,这一次,他们决定,一定要归附唐王朝。

迎着吐蕃人的围追堵截,沙陀人终于到了唐朝领土。唐朝担心沙陀人是个不稳定因素,派唐朝将领把他们的士兵控制起来。

就这样,沙陀人追随唐朝,为唐王消灭了许多藩镇,打击了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镇压了农民起义,解决了唐朝时下的内忧外患。鉴于重大功绩,沙陀首领被赐姓国姓“李”。

再到后来,沙陀人还帮助唐朝镇压了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后来又以恢复唐朝的名义,讨伐了后梁政权,建立了后唐政权。

由此可见,沙陀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却并没有受到中原百姓的排斥,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沙陀人来到中原时间比较早,早在唐朝初期就已经生活在汉地,等到唐末时期,已经过了近一百年,一百年足以完成这个少数民族的同化,他们虽是外族,却有汉心。

第二,沙陀人在唐朝初年,就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就是要追随唐王朝,并且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帮助唐王朝,反抗外来侵略,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利于沙陀人与汉人的民族团结。

第三,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以后,沙陀人以恢复大唐的名义,对其进行讨伐,成功以后还建立了后唐政权,尽管后唐并不是大唐,但是国号并没有变,也给百姓有了一个好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