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简史》第12讲 历史坐标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 上篇讲到,399年冬天,“四塞之固,负海之饶”的青州迎来了63岁的南燕国皇帝慕容德,这使青州成为了山东唯一一个有称皇帝建皇都的地方。 慕容德是一位有大志的皇帝,曾想着“先定中原,扫除逋(bū)孽,然后宣布淳风,经理九服,饮马长江,悬旌陇坂”,有着秦皇汉武那样一统中国的雄心。 但可惜的是南燕国国祚(zuò)仅仅12年。 虽然其志向并没有实现,但南燕国在十六国时期也是名霸一方。 南燕国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带巨野,南临江淮,北薄于河”,地盘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大部地区,包括“一尹五州”。 “一尹”是指青州广固城的燕都尹,也就是南燕国的皇都,“五州”包括青州、并州、兖州、徐州、幽州,其中青州的治所往东迁至东莱地区。 慕容德毕竟是一路征战起来的皇帝,南燕国的兵戎十分强盛,号称“步兵三十七万,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北方强国。 据说,慕容德在青州城西操练大军时,场面蔚为壮观,“周亘山泽,旌旗弥漫,钲鼓之声,振动天地”。 慕容德虽然起于征伐武将,但依然可以算作一位贤君,他素有贤德,礼贤下士,听纳忠言,赏罚分明。
从此以后人们争着进献正直有益的言论,朝廷多耿直之士。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慕容德带领南燕国臣民,励精图治,招贤任能,倡儒道,建馆学,培育人才,劝课农桑,开铁矿,办盐务,发展经济,到南燕国第二任皇帝慕容超之时,已经是“京都殷盛,户口众多”。 可是,岁月不饶人。 405年,70岁的南燕皇帝慕容德在广固地震后,受惊吓而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俄而地震,百僚惊恐,备德亦不自安,还宫。是夜,疾笃……寻卒。 传说,慕容德死后下葬,造了10多具棺材,从不同的城门分别而出,葬于青州大山之中,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无法确认慕容德的真实墓地。 慕容德死后,他那位从张掖辗转长安而来青州的侄子慕容超即位。 或者,真的是富不过三代。 上文提到,慕容超本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金刀太子”,他生于西羌,后来家族被灭,在长安装疯行乞,最后才得以脱身,但是当日子好起来以后,他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慕容超当上皇帝后,喜好游猎,不恤政事,诛缪贤良,人心离散。后来,为挑选歌舞伎,在南燕与东晋边界挑起战争。 409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师讨伐南燕。 410年,刘裕攻陷广固城,斩杀南燕王公以下三千人,“夷其城隍”。至此,南燕国灭亡,广固城也在历史硝烟中渐渐消亡了。 下节预告:南北朝春秋,风雨飘摇东阳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