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338

 随缘522 2019-06-24
中医汗法之神奇
中医是智慧,西医是技术。中医是医,西医是一个分支。何以如此论中西医?
且不说,《黄帝内经》中讲了多少医道,生理病理治则治法,随便一说,西医就不可比。比如正治反治,西医主要是正治而已,恐怕没有那本西医教材会讲反治,更不知道其为何物。至于脏象经络,无法用仪器检测者,西医统统视之为不科学。
最近思考汗法。过去,自己孤陋寡闻,局限于伤寒论的微汗。最近,查阅文献,始知大汗微汗各有所以宜。医之谓道,大矣哉!
中医治病讲给病邪以出路。汗吐下三法,金元时期张子和用之得心应手,治疗疑难杂症效如桴鼓。清朝程国彭总结为医门八法。
《医学心悟》曰:汗者,散也。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是也。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然有当汗不汗误人者,有不当汗而汗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误人者。有当汗而汗之不中其经,不辨其药,知发而不知敛以误人者。是不可以不审也。
近贤张英栋用广汗法治疗银屑病,效果奇好。他认为:伤寒论讲彻汗微似汗。前者强调的是去邪务尽,而后者强调去邪不伤正
伤寒论用桂枝汤强调微似汗”“遍身”“一时许。伤寒论还有红汗,如鼻衄,有被动的有主动的。还有张英栋认为,银屑病之银屑也是一种汗,名为白汗
我原来不太重视大汗,彻汗。因为,很多病案显示,服用大青龙汤或者麻黄汤,大汗不止,在输液出现以前,很容易导致死亡。
其实,有些疾病就适合大汗,彻汗。伤寒论经常讲,汗出不彻,病必不除。
且看一例:张子和治疗他的学生常仲明。常在炎暑之时,常于风快处裸露肌肤以图爽快,结果三日鼻窒,虽坐在暖和的地方,鼻子稍通,但是总也好不了。张子和让他服用通圣散,并加入生姜、葱白、豆豉。三两服后,大汗出而愈。
治疗这么一个小症,竟然需要大汗,彻汗。
《验方新编》治疗鹤膝风,用四神煎。服药后,病人会汗出如雨。名医岳美中十分推崇,用之屡获效验。
 
 
 
 
 
 
耳鸣
1 耳鸣:生草乌20克,浸在75%酒精50毫升中密封一周,每次滴耳中1--2滴,每日滴三次,1--2天治愈,验证60多例均愈。
 2 耳鸣:牛膝、当归各20克,煎水泡足30分钟每日一次,同时双手按压耳屏5秒钟放开,再按,反复共做30次,每日做二回,治3--5天可愈。
 3 耳鸣:赤芍、生地、当归、郁金、红花、女贞子、旱莲草、三棱、莪术、丹皮、地骨皮、川芎各10克,生黄芪、升麻、灸甘草各3,炮姜5(克),红枣3个,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三剂治愈。
 4 耳鸣耳聋:雄黄、硫磺各等份,研细用纱布包少许塞入耳中,每日换一次,几天治愈。
 5 耳鸣耳聋:猪皮、香葱各100克,切碎加点盐蒸熟一次吃下,连吃三天治愈因上火引起的耳鸣耳聋。
 
 
 
 
 
 
 
 
 
 
 
 
疮肿
百花拔毒散
【处方】 黄柏3两(蜜炙3-2遍),草乌头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疮肿。
【用法用量】 用津唾调摊在碎纸花上,敷贴。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九引《烟霞圣效》
 
 
 
 
 
 
 
 
 
 
令身体香
百和香
【处方】 沉水香5两,甲香2两,丁子香2两,鸡骨香2两,兜娄婆香2两,熏陆香2两,白檀香2两,熟捷香2两,炭末2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青桂皮1两,白渐香(柴也)1两,青木香1两,甘松香1两,雀头香半两,苏合香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半两,燕香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细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冬月开取用,大佳。
【功能主治】 令身体香。主
【摘录】 《千金》卷六
 
 
 
 
 
 
 
 
 
跌扑损伤
百和汤
【处方】 生地、当归、白及、骨碎补、鹿茸、续断、首乌、炙草。
【功能主治】 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钞类编》卷七
 
 
 
 
 
 
 
 
清骨滋肾汤
处方:地骨皮30克(酒洗)丹皮15 沙参15 麦冬15克(去心)玄参15克(酒洗)五味子1.5克(炒
研)白术9克(土炒)石斛6
功能主治:补肾精,清骨热。治妇女阴虚火旺,骨蒸夜热,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难于生子者。(不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原书云:连服30剂,则骨热解,再服60剂,自受孕。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癌性血液高黏状态当代妙方
癌性血液高黏状态是恶性肿瘤重要病理状态之一,是癌症发生、发展,特别是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癌瘤患者血液黏度,仅147%在正常范围,轻、中度异常者454%,重度异常者399%,总异常率为853%,转移者及死亡者的血液高黏状态较非转移者和存活者严重。中医属血瘀证范畴。
【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
1)肿块,疼痛,出血。
2)青紫舌。
2.辅助检查
1)微循环检查:舌尖、眼结膜、指甲处有微循环障碍。
2)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增高或下降;血浆黏度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治疗】
中医治疗
(一)病因病机
素体虚
,饮食无度,痰湿凝聚,邪毒壅盛,血行淤滞,脉络痹阻。
(二)辨证施治
1.瘀血阻络型 发生肿块,痛有定处,血色紫黯,舌质青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宜活血通络,方选:
破血通脉汤:川芎30克,玄胡索30克,牛膝30克,地龙15克,土鳖虫15克,水蛭10克,葛根30克。
2.气虚血滞型 发生肿块,痛有定处,气短懒言,体倦乏力,舌胖或有齿痕,舌质淡紫,脉细涩。治宜补气活血。方选:
地黄汤:生地黄30克,黄芪30克,黄精30克,川芎30克,牛膝30克,玄胡索30克,党参30克。
(三)中成药
1.大黄虫丸每次1丸,每日3次。
2.活络效灵丹每次10克,每日3次。
(四)单方偏方
1.水蛭适量,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2.虻虫10克,大黄10克,桃仁18克。每日1剂,水煎服。
3.水蛭100克,土鳖虫100克,大黄100克。研为细末。每次1015克,每日3次,黄酒送下。
(五)保健
1.适当锻炼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2.起居规律。
3.心情舒畅。
(六)饮食禁忌
1.禁食油腻食品。
2.禁食冷饮冷食。
 
 
 
 
 
 
 
 
一针治疗肩周炎笔记
分经论治。肩周炎按照疼痛部位涉及的经络,一次最多选择两条经络进行论治,也就是最多选择两个穴位。以疼痛最厉害的部位所在经络论治,用穴多了反而效果不好。
用穴,手阳明:三间;手太阴:鱼肩;手太阳:后溪;足阳明,条口,解溪,足三里等都可以;足少阳:阳陵泉;足太阳:束骨。手穴用同侧,足穴有用同侧的,也有用健侧的。关键是揣穴。
揣穴。在穴位附近寻找最痛点针刺。
选针。针不能太细。太细了不行,疗效受影响。
针刺手法:随咳进针。如果,有条索状物,要穿过去,到达最痛点。
进针后,拍打捏循所针经脉。
患者不停活动肩部。
也可以在患处最痛点扎一针。两针可以接电针。
留针,30-45分钟。
出针。先拔出啊是穴。再行针主穴,活动肩部后出针。
如果肩痛点不明显,肩活动受限,此时无法分辨经络,就针刺阳陵泉。所谓:筋会阳陵泉也。
肩周炎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一般发生在50岁左右,俗称:五十肩,肩凝症。女性多于男性。
另外:条口透承山,丰隆透承山,是大家都常用的。但是也不一定有效。因为,这是阳明经穴。有人,在条口、丰隆之间照阳性点,称为肩痛穴。
 
 
 
 
 
 
 
 
 
 
成药代替不了汤剂
随着市场竞争和民众对中药需求的日益增长,中成药市场发展愈来愈快,使用中成药的医师也愈来愈多,这种情况对中医临床辨证带来了冲击,中成药市场令人既喜又忧。
 可喜的是,第一,中成药便于携带,口服方便,受到病人的欢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二,中成药研发不断发展,在某些病、某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突破;第三,某些中成药的制剂配方效能增强,提高了疗效;第四,中成药开始为西医所用,发展了中西医结合和促进了中医走出国门,促进了中药标准化。
 令人担忧的是,第一,使用中成药会淡化辨证论治水平,减少医生个人积累治疗经验的机会;第二,不好量体裁衣,不能加减辨证,容易失去辨证论治的基础来源和训练;第三,同时使用多种中成药,会造成药品的一部分功能与另一部分功能硬性配用,不利于治疗;第四,会对系统性的辨证论治理论研究造成冲击。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不是张仲景的专利,但张氏将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进行辨证施治,建立了伤寒的理论体系。另外,中医的剂型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中成药制剂虽然也有颗粒和胶囊的区分,但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的要求。
 在临床中我曾遇到一位患者,望、闻、问、切后我开出汤药,患者询问有不煎的药吗?我说有,但没有汤药效果好。但是患者强烈要求开中成药,还说他们那边的中医院几乎不开汤剂,只开中成药,这令我大为吃惊!
 中医的发展模式本来就是治--方,循环往复,把这些方剂均做成成品,不利于中医发展自身优势,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汤剂辨证施治与成药的关系,利用成药发展的优势,推动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和提高。
 
 
 
 
 
 
 
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
百合紫菀汤
【处方】 百合、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令微赤)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补肺止嗽。主
百合粥
【处方】 生百合1升,蜜1两。
【功能主治】 补肺止嗽。主
【用法用量】 用水煮熟,干投入将熟粥罐中,每碗用2合,空心食。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七
 
 
 
 
 
 
 
治肺虚咳嗽
百合粥
【处方】 生百合60 30
【制法】 百合以水煮熟,投入将熟粥中,数沸即可。
【功能主治】 治肺虚咳嗽。
【用法用量】 每碗粥中约有百合12克,加蜜,空腹时热食。
【摘录】 《古今医统》卷八十七
 
 
 
 
 
 
 
 
水肿(肾炎、肾病综合症)名医方
1。岳美中:治此病,可仅用玉米须一味,日用60克,洗净煎水服,连服六月,即能痊愈。
2。庚生:方用老丝瓜3条(去子剪碎),巴豆49粒(去壳),将巴豆同丝瓜络同炒,俟巴豆深黄色,
去巴豆入黄米60克,同丝瓜络同炒,至米黄为度,取米研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30粒,用苡仁汤下,
神效。
3。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9克。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抽之义。
 
 
 
 
 
 
 
 
 
手足皲裂涂双白散
皮肤皲裂常发生于手足,露天作业者、频繁使用碱性肥皂洗手者及皮肤干燥的老人多发。推荐外涂双白
散:取白蔹、白芨各30克,大黄50克,上药焙黄,共研细末,混匀备用。使用时,患部洗净拭干,取药
粉少许,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每日涂抹患处3~6次,必要时可包扎。建议洗手时不用碱性大的肥皂、
洗衣粉等,忌频繁洗手、水温过高。
 
 
 
 
 
 
 
 
 
治坐骨神经痛妙方
 1 云南白药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每次服云南白药0.5克,用黄酒冲服,每日二
 次,治3--4天。
 疗效:疼痛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
 2 泰必利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泰必利每次200毫克,每日4次服,7-14天。
 疗效:有效率88%
 (卫民A:现代妙方系列外科疾病)
 
 
 
 
 
 
 
 
 
补肾化痰汤
此方出自《上海中医学院钱伯文》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固本,软坚逐瘀。主治脑瘤。
【处方組成】
 姜半夏15克、制南星15克、
石菖蒲9克、当归9克、
山萸肉9克、赤芍10克,
制成糖浆。
【辩证加减】
痰湿内阻,以温胆汤、涤痰汤、导痰汤、指迷茯苓丸等加减;
肝胆实热,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加减;
气血郁结,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加减;
肝风内动,治以镇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汤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颅内肿瘤213,其中已手术29例。5年生存率为29.7%(l9/64),3年生存率为34.9%(29/83), 1年生存率为71.22%(14l/198)。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好转或消失。
【按语】
 颅内肿瘤基本在肝肾虚亏、髓海不足,其标则为痰凝气滞、瘀毒凝聚,故治宜标本兼顾。方中半夏、南星化痰软坚;菖蒲化痰开窍;当归、赤芍活血化瘀,诸药相合,共奏化痰软坚,逐瘀之功;山萸肉滋补肝肾,故取得良好疗效。
 
 
 
 
 
 
 
 
 
 
 
百合病,发汗后者
百合知母汤
【处方】 百合7枚(擘),知母3两(切)。
【功能主治】 百合病,发汗后者。
【用法用量】 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5合,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君以百合,甘凉清肺;佐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脏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
2.《金匮方歌括》元犀按:百脉俱朝于肺。百脉俱病,病形错杂,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气,气之为病,非实而不顺,即虚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气之实,而补正气之虚;知母人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气合,而所伤之阴转,则其邪从小便出矣。若误汗伤阴者,汗为阴液,阴液伤故以此汤维其阳,即所以救阴也。
【摘录】 《金匮》卷上
 
 
 
 
 
 
 
 
 
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百合知母汤
【处方】 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功能主治】 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 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将两次药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温二服。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主诸淋
百合饮子
【处方】 桑白皮6分,通草8分,百合8分,白茅根1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主诸淋。
【用法用量】 本方用法中前散药:滑石、冬葵子各八分,瞿麦、石韦各五分(去毛),蒲黄六分,陈橘皮四分,芍药、茯苓、芒消各六分,子芩六分。捣为散。每服方寸匕,一日二次。
【摘录】 方出《外台》卷二十七引《广济方》,名见《金匮翼》卷八
 
 
 
 
 
 
 
 
 
红色盲
【辨证】心血不足,肺气有余。
【治法】调补阴阳。
【方名】加味补阴益阳汤。
【组成】大生地30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 10克,石决明8克,菊花10克,萆解10克,云苓10克,甘草3克,代赭石15克,枣仁10克,楮实子10 克,紫石英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路际平方。
 
 
 
 
 
 
 
 
葛根汤
组成:葛根(锉,焙)2两,麻黄(去根节)2两,桔梗(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甘草(炙,锉)1两,葶苈(纸上炒)1两,石膏(研)1两。
主治:伤寒,声不出,咳嗽头疼。
葛根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葛根30麻黄30桔梗(炒)15杏仁15甘草15葶苈15石膏30
 
 
 
 
 
 
 
 
 
胃痛胃胀
香附10g、香椽皮10g、大腹皮10g、枳壳10g、苏梗10g、陈皮10g、毕澄茄10g、佛手10g
止痛加用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止酸加用黄连5g 吴茱萸5g、瓦楞子10g
 肝胁胀满加用柴胡10g、青皮10g、郁金10g
 胃寒加用高良姜10g
胃胀加用鸡内金10g
 食滞不下加用焦三仙10g
 
 
 
 
 
 
 
 
 
 
伤寒后脾胃有余热,气满不能食
百合饮
【处方】 百合1分,人参1分半,豉(熬)半合,粳米(淘)半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薤白(切)5茎,生姜(切)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脾胃有余热,气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 以水5盏,煎至2盏半,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胞痹(小腹胀痛、小便不畅)
百合饮
【处方】 生百合3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麋角(屑)3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黄耆(锉)1两,薏苡仁2合。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胞痹。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
百合杏仁粥
【处方】 鲜百合50 杏仁10 粳米50 白糖适量
【制法】 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
【用法用量】 加白糖适量温服。
【摘录】 《民间方》
 
 
 
 
 
 
 
 
急性肝炎奇效方
张锡纯:鲜麦苗1握,滑石15克,煎汤服,数剂愈。
万潜斋:黄疸奇方,治阳黄,为湿热证者。
满天星(连根洗净)约半茶盅,捣融,煮猪肉(瘦者)120克,食汤,肉亦可,一二次黄退而愈。
万潜斋:黄病奇方,治肝胆之热令人目黄,至遍身金色,久则腰脚俱软,行动倦怠。
桃竹根须(剪下洗净)不拘多少,先炆酒服二三次,后炆精肉二三次,即愈,每次用30~60克。
过敏膏
处方:乌梅5两,防风3两,柴胡3两,生甘草3两,五味子(醋制)3两,白鲜皮5两,苦杏仁3两。
制法:上药加蜜1斤,制成稠膏,每瓶装2两。
功能主治:清热去湿,散风止痒。主风热蕴结脾湿风毒引起的风湿疙瘩时起时伏,周身刺痒,怕冷发
热,骨节酸痛,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每服5钱,热开水冲服,12次。
 
 
 
 
 
 
 
 
 
滋阴百补丸
处方:香附子500克(炒,去毛,分四制,酒浸125克,盐水浸125克,醋浸125克,童便浸125克,俱炒, 焙干)益母草250克(端午日采,去土)当归180克(酒洗)川芎120 熟地黄120克(酒洗)芍药90 (炒)白术120 人参 茯苓 玄胡索(炒)各60 甘草(炙)30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气血不足,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心腹疼痛,不思饮食,尫羸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时用缩砂汤、或醋汤、或酒、或滚水任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胆囊炎
患者信息:
徐某某,女,35岁。河南南阳某诊所大夫。
自诉约一年余前,因与家人生气,开始出现右侧胁肋胀痛不适,进食后加剧,以胀闷为主,偶有疼痛。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科就医,诊为胆囊炎,治疗效果不佳。又曾以中药逍遥散龙胆泄肝汤治疗,服药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反而出现严重腹泻。为求根治,遂来求医。
症状体征:
乏力、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口腔粘腻、纳呆、食后胀闷疼痛、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新越汤加减。
香附子30克、炒苍术15克、川芎20克、六神曲30克、木瓜20克、木香15克、荔枝核20克、炒枳实15克、细辛6克、姜黄12克、川楝子6克、蜈蚣1条。
上方首服5剂,症大减,去川楝子、蜈蚣,细辛减至3克,姜黄减至9克。守后方15剂,症皆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