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了保险不赔,你可能忽略了这点

 天悔大哥cqm 2019-06-25

大家购买保险,经常会遇到“健康告知”需要填写。内容涉及很多个人甚至家庭的隐私问题。比如自己是否生过某种病,或者家族是否有某种疾病历史,甚至上述几年前的就诊也有可能被询问。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会产生疑惑:这些健康告知要不要填真的啊?填了有人查吗?不填又怎样?

今天,百保君不会板起脸义正言辞劝你“要诚实”,也不会滑头滑脑告诉你如何钻空子。我们来交心谈谈这个问题,和大家聊聊健康告知里都有什么门道。

01

什么是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发起的、面向准备签订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健康调查。涉及到被保险人的一般身体状况、疾病史、家族病史等内容。一般表现为问卷形式。根据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保险产品的类型不同,健康告知问卷也长短不一,形式各异。主要目的是了解客户的健康情况,并防止潜在可能的、有意无意的骗保情况。

在通过健康告知、并成功签订保单后。健康告知的所有选项以及投保人当时填写的内容,全部会以合同的形式附在保单里,成为有法律效力的合约的一部分。

健康告知主要存在和健康相关的保险产品中,重疾险和健康险为主。因为这两种保险会为消费者的健康情况负责,所以保险公司有义务和需要了解用户的身体情况。除了健康告知,一些产品还会进行更严格的健康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体检、大数据调查等。

对于有健康告知环节的产品,必须填写健康告知才可继续购买。填写健康告知后通过审核的,可以成功形成保单;填写健康告知未通过的,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入进一步流程,或者拒保。

线上售卖的产品,健康告知的审核结果一般很快,立等可知;线下售卖的产品,一般也会在不超过一周得到回复,很多已经达到即时知晓结果的情况。免去体检的繁琐环节、只需几个问题便可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就健康情况达成一致认知,健康告知可以说是非常便捷高效了。

02

健康告知是防着我吗?

到健康告知的定义和目的,大家可能都会有此疑问:说到高效简便,肯定是对保险公司而言的。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算不算一种“坑”呢?

对此,百保君必须负责地说:健康告知是一种预防手段,但不是防着“你”,而是防着方方面面不可知的因素。

首先,健康告知当然能够防止骗保。带病投保带来的风险,不仅让保险公司多赔付不必要的支出,而且也会因为赔付数量增加而导致某个产品成本上升,最后保费上浮,仍然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来为成本买单。为了避免骗保,保险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勘验、核保等工作,健康告知作为投保之前的重要背景调研,自然不可避免。

其次,保护保单的法律效益,为日后顺利理赔打基础。中国大陆保险施行的是“有限告知”原则。即,保险公司问什么,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答什么即可;超出保险公司所询问的,无需告知。因此,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后,健康告知即可被复在保单中。等需要理赔时,如果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是如实填写告知的,也符合理赔要求,保险公司承保后不可以因没有过问、不知晓等原因搪塞、敷衍或者拒不理赔。因此,这是一项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最后,健康告知其实可以防止误投保。随着网上购险的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上网投保,很多网上健康险并不需要体检,更多选择了健康告知的方式。请看长长的保单条款。那些免责、赔偿前提条件,稍有不慎,就可能买错。比如以为自己符合购买要求;比如以为某种情况保险公司是承担赔付的……在购买前列出健康告知,也是请投保人进一步核实——这个产品是不是与自己契合的?在没有代理人当面解说的情况下,健康告知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即便针对线下售卖的产品,和代理人坐在一起针对每一个健康问题仔细回顾自己的情况,也是确认这款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综上,健康告知不仅让保险公司了解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自己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购买某个产品,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03

不符合健康告知会遇到什么?

按照上面的介绍,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是无法正常购买该产品的。对于这部分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一般会做出如下建议。

首先,进一步审核。如果有智能核保的保险产品,这份初判不合格的健康告知文件会流入智能核保做判断;对于没有智能核保、或智能核保无法判断的情况,转作人工审核。进一步审核通过的,会通知投保人继续投保流程。

其次,提交体检报告或其他补充材料。有些保险公司,在健康告知的书面文字不足以支撑核保工作时,会通知投保人进一步提交补充材料来判断。然后进行进一步审核。

再次,体检。一些保险公司会为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被保险人安排线下体检,通过体检结果最终判断是否符合投保条件。

最后,做出判断。保险公司对于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被保险人,会做出三种判断:加费,除外承保,拒保。

加费是指,在原保险条款不变的前提下,对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被保险人增加保费,以应对因健康问题较高而带来的潜在赔付风险。

除外承保是指,针对被保险人有问题的部分,在保单内予以排除;说白了,即健康有问题的部分不保,其他部分继续保。比如,小明要购买一款女性保险,因为有乳腺结节而不符合健康告知,那么去除乳腺及周边疾病不保外,其他女性特有的生理部位的仍然可以投保(子宫,卵巢等),保费当然也会做相应调整。

拒保是最严格的一种结果,就是拒绝被保人继续购买此款保险产品。

以上环节,每家公司并不一样。尤其是在互联网上购买的保险产品,一般来说很快就会出结果,处理方法也相当直截了当。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某一项,很可能就无法购买该产品了。

04

如何阅读及填写健康告知?

已经了解了健康告知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阅读及填写健康告知呢?

首先来说阅读健康告知。因为中国大陆的“有限告知”原则,即只需要回答保险公司所问的问题。既不可以隐瞒健康告知中的问题,也不需要回答未询问的问题。所以阅读清楚健康告知就显得无比重要。(与之相对的是无限告知原则(如香港地区),不管保险公司问没问,都要把所有健康状况一股脑告诉保险公司)。

拿到健康告知后,首先要看健康告知包含几个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打勾?填写?附上报告?)。如果有几个备选保险产品在做比较,完全可以比较各产品健康告知的项目多少、详细程度如何。一般来说,健康告知问的条数越少越好。

然后看排除情况。排除情况是指,在健康告知已经规定某项情况属于“不合格”的因素后,给出一个排除;符合排除情况的,仍然可以继续购买,并非“不合格”。比如,问过去2年是否患有乳腺疾病,但乳腺腺增生除外。那么就表示,过去2年中,虽然乳腺有问题,但只要是乳腺增生,且没有其他问题,就可以继续投保;如果是乳腺的其他疾病(比如乳腺结节,乳腺肿瘤等),就不可以投保了。

再有就是注意时间点。填写时只需要对要求时限内的情况申报,如果不是要求的时限,根据有限告知原则,无需申报。比如,连续服药的观察期是30天(是否被要求30天连续服药);住院记录或就诊记录看2年(过去2年内是否住院了)。那么,医生曾要求连服一周7天拉肚子药,显然不需要申报;5年前曾经住过院,而健康告知过问2年前的情况,也无需申报。

最后看是否有违规项目。违规项目是指,模糊不清的问题,让人无从回答。如,“是否有甲状腺囊肿、高血压,或其他上述未提及的疾病?”上述未提及的疾病是什么?健康告知中没有说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保险公司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的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条款中没有具体内容,法院就保护投保人。如果出现这种条款,需要和保险公司或代理人沟通清楚,并把沟通后的结果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在保单中。否则,属于模糊条款。

阅读清楚后,即可以开始填写了。填写时注意,以正规医院或体检机构的报告为准。

结合刚才所列,举个具体的例子:小明1年前不慎崴脚,住院3天,后来老家亲戚送来活血中药,熬后连吃了3个月。虽然自己觉得问题不大,但的确因为崴脚住院了。购买保险产品时,健康告知中有“2年内是否住院”,而且没有排除“因拉崴脚住院”,那么,这一项小明就需要填写。同时,健康告知中有“是否遵医嘱需要连续服药30天”这一项,因为并非医院和医生给出的建议吃中药,则不必填写。

强调一点:在某家保险公司被拒保,有时会成为其他保险公司参考的重要因素。所以健康告知不可以随意填写,一定要认真看清楚后再填写。

05

不符合健康告知该怎么办?

健康告知需要谨慎填写,且会影响日后购买其他保险的信誉。针对于此,可以认真选择几款保险产品,列出健康告知来比对。对于最有信心的产品做投保,提高核保通过率。

对于做好上述工作,但仍然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可以采取三个手段做进一步选择:联系保险公司(或代理人、经纪人),改选近似类型其他产品,购买税收健康险兜底

同类型保险产品,在保险公司中有不同的售卖渠道,保险计划略有不同,但根本原理相同。如果遇到线上核保并未通过,也还没有提交过体检报告、没有体检过的情况,可以先联系保险公司询问可否进一步提供资料以便投保。

如果线上投保的产品不支持体检等进一步健康认证措施,也可以联系该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看下是否有同类型产品在代理人渠道售卖。一般来说,线下售卖的产品有条件允许被保险人提交更丰富的体检报告,或者直接安排体检。成功购买的比例就可以上升一些。

如果联系了保险公司仍然无法进行购买,或者觉得更换渠道后性价比有所变化。可以选择其他近似类型产品,选择标准可以按照第三条如何阅读健康告知中介绍的原则,选择健康告知更宽松的产品选择购买。

对于身体条件实在不符合健康告知原则,无法购买保险公司产品的被保险人,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就是购买税收优惠型保险。税优健康险,不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做要求。但是保额不高,大家可以选择购买。

06

不符合健康告知可以不告知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有个产品性价比极高,我就是喜欢,就是不符合。我撒谎不如实填写行吗?

你说行吗?刚百保君已经介绍了,最重要的是:健康告知是为了防止骗保所做的健康调研。所有选项和填写内容都会写在保单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不如实填写?轻则赔付无门,白买这款保险,浪费了时间与金钱。重则以骗保等构成经济犯罪,后果请自行脑补

至于2年不可抗辩?请看百保君早就说过的大实话:带病投保,过了2年就肯定赔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