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敏涛:中年叛逆,我们都是劫后余生

 了明y 2019-06-25

最近看了一段演员刘敏涛的演讲视频《中年叛逆》,深受触动。

刘敏涛在事业的最高峰,放弃事业,选择迈入婚姻,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她曾经在《金星秀》谈起自己七年全职妈妈的生活时泣不成声。

她在视频中说:

“循规蹈矩的七年生活让她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

终于,在她37岁时,她选择结束婚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40岁时因为拍摄电视剧爆红,又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新高峰。

她的逆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勇敢为自己而活的中年女性身上的独立和光芒。

可更多的是感叹一个中年女性的不容易,全职妈妈是我,追求自己也是我,可我们只能一分为二,真正是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放弃婚姻,活出自己并不是每个全职妈妈的最佳选择,而是生活的无奈之举。

对于全职妈妈来说,坚持永远比放弃更需要坚忍和力量。

是她们的坚持支撑了一个家庭的完整,换来了一家老小的和和美美。

而中年叛逆,则是每个全职妈妈身体里的另一个自我,一个随时都能迸发出来掌控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

有一种力量就是为自己买单

我的一个闺蜜,又闹离婚。

2年前,她放弃了国企中层管理者的职位,成了一名全职妈妈。

从一个自信满满的成功女性沦落为自怨自艾的全职妈妈,只是生一个孩子的距离。

闺蜜总是抱怨:

“我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他从来就不理解我?”

“他现在说我除了做家务什么都不懂,可我不是为了这个家才成为一个全职妈妈的吗?”

全职妈妈的我们照顾孩子犹如钢铁般的坚强,可面对另一半却是只剩下诉苦抱怨的脆弱。

我们仿佛把自己装在了一个负面情绪的套子里,永远觉得自己是那个最委屈的人,永远埋怨对方的不是,日复一日的重蹈覆辙。

我们全然忘了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系铃人,自己才是自己选择的唯一承担者。

即便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其中有太多的无奈,但终究作出选择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也必须为此负责任。

当我们没有自我承担的内在力量和独立性时,我们就会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受伤和委屈的情绪中,将锅全都推给那个我们认为“应该承担的人身上”,而不是认真分析原因,主动解决问题。

史蒂芬.柯维说过: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一切的改变始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正如我的闺蜜。

她只有摆脱这种你们都欠我的受害者的心里,勇敢接纳和面对自己选择的后果,她才能以平等的姿势与家人共同来解决问题。

我为自己负责是我们应对生活酸甜苦辣的底气,是我们在现实面前不怨天尤人,不断自我成长的力量源泉。

有一种成长是寻找自我的价值

梁文道有句话: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全职妈妈的我,深有体会!

记得,在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孩子爸爸回到家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开始玩手机。

如果让他做点什么他就会极不情愿地说:“你自己做不了吗?要你干什么用的?”

讲真,真想甩给他两巴掌!

其实,我们生气的真不是他做不做什么事,而是他那种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蔑视态度和那颗不认可我们的付出和牺牲的狼心狗肺,这让我们总有一种自己一无是处的深深自卑感。

全职妈妈是一种高危职业,我们的价值感都来源于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当我们的付出变成理所应当时,我们最后的那点自我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要拥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我价值所在。

我开始看育儿书,开始学习写作,慢慢地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

也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更无暇顾及老公理不理解你,认不认可你。

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开始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和照顾孩子,好让我有自己的时间看会书,充实自己。

真的是当你强大了,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夫妻也不能幸免。

我们永远也不要指望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托付给别人,包括自己的另一半,我们的幸福日子只能靠自己。

你可以是一个通过微商实现经济独立的全职妈妈,你可以是一个通过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全职妈妈,你可以是一个因为育儿成为育儿专家的全职妈妈,你可以……

这样的我们,内心既有了没有你老娘依然可以过得很好的笃定,也拥有了爱自己而不是向别人索求认可和爱的自我肯定的力量。

有一种成全是我不必做一个完美的妈妈

马伊琍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

“你觉得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高吗?”

她坚定地说:

“太高了”。

对于全职妈妈的要求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得,我刚辞职带娃的时候,周围许多人都会觉得可惜: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全职带孩子不行,妈妈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

“全职妈妈轻松多了,不用出去赚钱,伸手就要。”

一个全职妈妈不仅要应付生活的鸡飞狗跳,还要承受外界的各种不理解和非议。

全职妈妈的我们需要懂得,没有任何人能够平衡所有的事情,没有任何一种家庭生活的标准模式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自己知道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我们不必为了迎合外在的标准,努力成为一个别人眼中完美的妈妈,我们要坚信我们已经足够好。

一个真实快乐的妈妈与一个完美却焦虑的妈妈相比,孩子更需要前者。

王小波曾说:

“我希望自已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是啊,我们自己就要成为那颗星星,我们自己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我们自己才是那个最应该快乐的人。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光芒才能辐射给身边的每个家人。

育儿专家蒋佩蓉曾分享过孩子写给她的一段话:

“妈妈,家的温暖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我希望你从未后悔做一个全职妈妈,因为我想你知道,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孩子这段话胜过千辛万苦,抵过所有心酸。

在我们心里,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陪伴在他的身边,那我们一定从不后悔成为一个全职妈妈。

愿每一个全职妈妈快乐育儿,心中有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