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本草纲目》雄黄篇 雄黄 雄黄,中药名。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分布于湖南、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雄黄,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质软,性脆,通常为粒状,紧密状块,或者粉末,条痕呈浅桔红色。雄黄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辉锑矿、辰砂共生;产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火山喷气孔内沉积物的雄黄,则常与雌黄共生。不溶于水和盐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置于阳光下曝晒,会变为黄色的雌黄和砷华,所以保存应避光以免受风化。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性味归经 辛味,性温。 功效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主治病症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1、治蛇缠疮及蛇、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雄黄为末,醋调徐,仍用酒服。(《世医得效方》) 2、治赤鼻:雄黄五钱(用透明成块,无石,红色者为佳),硫黄五钱,陈小粉(真正者)。共研细末,合一处,用乳汁调敷。(《摄生众妙方》) 3、治破伤风:雄黄一钱,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发表雄黄散) 4、治腹胁痞块:雄黄一两,白矾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贴。(《本草纲目》引《集玄方》)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由来 “端午日,设蒲筋,磨雄黄酒饮之。” 这种雄黄酒,是在酒中加人雄黄。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雄黄的成份为硫化砷,有毒,对于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对毒虫有驱杀的作用。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 “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操涅、杀虫,驱疚功效。……主治百虫毒、蛇后毒。” 这使我们想到(白蛇传》这个民间故事,许仙在端午节拿雄黄酒给白娘子喝,结果白娘子饮醉显露原形,许仙被吓昏了。这一情节便是根据雄黄的作用想象出来的。 世界上最宝贵的美德是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