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云庭谈5G发展:建设成本需2.3万亿 运营商定价难

 昵称59621723 2019-06-25

  6月24日消息,工信部本月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在市场的高期待值之外,5G发展也存在挑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就向新浪财经分析了国内5G发展面临的技术、能耗和资金三大问题。

  董云庭近日在由佳都科技主办的2019年花城科技论坛上表示,5G发展首先面临的是技术问题,华为作为终端制造商,它能做AP(应用处理器)和BP(基带处理器),但是射频芯片和存储芯片仍需进口,此外面板、传感器、摄像头等也需进口。”

  其次是能耗问题,主要体现在高频段基站功耗上升较快和辐射距离较短的两个问题上。

  对此,董云庭对新浪财经解释道,5G应用需要重新铺网,但是相较于4G基站,5G高频段基站的辐射能力有限,因此5G基站的布局密度会要比4G高得多。同时,5G基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考察。

  第三是资金问题,5G建设成本比4G高出许多,“4G投资了4000多亿,现在尚未收回来,5G估计是投2.3万亿(分批分期投入),资金如何到位?”董云庭说。

  他对新浪财经进一步表示,鉴于中国移动目前一千亿左右的盈利规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百亿左右的盈利规模,运营商本身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资金投入,需要社会资金支持。

  此外,董云庭还指出,对于运营商而言,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确定合理的商业模式,并且综合考虑成本、市场和用户承受力等因素,“哪些领域可以收费?如何定价?这是难点,要权衡定价和普及的关系。”他说。

  关于基站的建设成本,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今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使用较高的频率,预计5G站点密度至少为4G的1.5倍,室外基站总数超过600万,网络投资约为4G的4倍。

  他指出,对运营商而言,4G已部署5年但还未完全收回投资,在5G部署上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5G在初期推广中还将面临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见效慢等问题。

  今年3月,张云勇在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快5G商用步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议案,建议国家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对运营商予以支持,以降低运营商的资金压力。

  他同时建议,可考虑加大5G网络共建共享力度,尽量避免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考虑推动运营商制定国内统一的5G手机标准,引导终端厂商按照统一通行的手机标准研制5G手机产品。

  大唐电信董事长童国华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也提到,5G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真实有效的应用场景,以支撑起足够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投入。

  根据国内三大运营商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官方消息:中国联通已开通国内40个城市的5G试验网络,计划于2020年正式商用;中国移动发布“5G ”计划,预计2019年9月底前将在超过40个城市推出“不换卡、不换号”的5G服务;中国电信主要在17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工程。

  在运营商积极加快5G商用化进程的同时,如何设计有开创性的发展模式以应对前述提到的技术、能耗和资金难点,将是中国5G商用时代值得关注的问题。(新浪财经王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