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生常谈的“家校共育”还能聊点什么新花样?︱一班一世界

 时光清浅yorel0 2019-06-25

有次家长会后,班上一位学生的妈妈留下来与我私聊,我把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告诉她,她叹了口气对我说:“张老师,我也知道他这些问题,那我该怎么办呢?”这时,另一位学生的妈妈也凑过来:“是啊,我家小平也这样,张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一幕几乎在每一次家长会后上演。

知子莫若母,孩子的问题家长都知道,但家长不仅仅想知道问题“是什么”,更想知道面对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办”。家长需要问题呈现,更需要专业指引。

“家校共育”的“共”是强调家长主动参与,不是老师一厢情愿;“育”是指从家庭式、个体式到科学的、尊重规律的能力提升。

那么,老师如何专业地指导家长们与孩子的亲子沟通,有如何科学地引导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呢?

1

「家长上微课——喜欢的才是最需要的

每次学校安排的家长会时间就是我们班的家长微课程时间。过去,我会在家长会上“碎碎念”:汇报班级成绩、指出个别问题、需要家长配合……久而久之,家长会变成了批斗会,家长不愿意参加,因为参加了也没什么收获。

现在,我要求自己,每一次的家长微课程都要有所不同——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亮点。每个学期设定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两节课,每节课一小时。这十二节课构成了我们班的家校共育微课程,并循序渐进地开展。让家长爱上家长微课程,期待参加家长微课程。

针对不同主题,我们选择最适合家长需要和家长容易接受的几种组织形式。

1)家长座谈会

把相同类型孩子的家长聚到一起,解决共性问题。这种家长座谈会避免了大型家长会上泛泛谈班级情况的弊端,而是让每个家长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的问题都能被老师聚焦。所谓的“相同类型”,不是仅指“相同问题的孩子”,也可以是“相同类型的家长”或者“相同个性品质的孩子”等。

我们把座位围成一圈,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感;再准备一些茶水点心等,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座谈会上,家长和老师畅所欲言,针对共性问题和具体情境一起研讨。时而由家长分享经验,时而由老师讲授方法,不拘一格。

小阳妈妈在座谈会后给我发微信说:“昨日的家长会,听说是部分男生的家长会,我进校前心里很忐忑,因为以往不是孩子被投诉就是被批评,但这次家长会让我很高兴,因为真的获益良多。”

2)亲子共读课

亲子共读课,顾名思义,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一篇文章,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心得。

一次亲子共读课上,我选择了黎烈文的《最后一声呼唤》,并设置了三个问题:

①亲子问题:文章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

②家长问题:请试着讲述你或者妻子由怀孕到生产中的一件事。

③学生问题:读人家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以前我们是怎么对待给予我们生命的这个人的?今后又该怎么做?

在这节课上,家长们都很有感触。尤其是张启亮爸爸,当年妻子生产时的痛苦仿佛就在昨日。他很感慨地讲述道:“启亮妈妈那时刚做完剖宫产手术,脸色嘴唇都很苍白,烧至四十度。儿子黄疸指数超标转入新生儿科,她挣扎着要去看看儿子,我扶着她半步半步地挪到新生儿科,隔着玻璃窗见到儿子头上插着针头,在保温箱里哭着,挣扎着。她泪水顿时决堤了,又拼命忍住不哭出声。她忘记了伤口的疼痛,忘记了已经是午夜时分,边流眼泪边站着盯住儿子,累了就坐在凉硬的椅子上,坐会儿又站起来,周而复始直至儿子哭累了睡着……”讲到后来,启亮爸爸忍不住哭出声来,父子俩温暖的拥抱感动了在场所有人,我猜想启亮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镜头。

这节课,家长和孩子们领悟到爱的真谛:爱不是甜腻的媚态,也不是骄纵和溺爱;爱是教子成人树德,爱是促子品敦学厚。父母也会老,而当他老了的时候,我要像他以前牵着我的手那样牵着他的手,陪他看草长、看斜阳,静守岁月的年轮,度过那最美好的时光。

3)颁奖典礼

初三学生家长的期望值常高于学生现阶段水平,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颁奖典礼可以一方面让家长看到孩子优秀的一面,另一方面让学生悦纳自我并超越自我。

考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成立学习小组进行PK,最终“战败方”给“获胜方”写颁奖词,“获胜方”给“战败方”写感谢信。家长微课堂上,请双方家长给两个孩子拥抱和鼓励,并一起合影留念。

活泼好动的敏儿和沉稳安静的烨镌组合,敏儿“战败”后给烨镌写了这样一段颁奖词:

烨镌同志,恭喜你以五分的差距打败了敏儿同志。敏儿同志表示虽然很不服,但是你那股钻研的精神很令人敬佩,你沉稳的性格和谨慎的处事方式是最值得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Be careful!I will always follow you,even catch you(小心!我将始终跟随着你,甚至追上你)。

此外,微课程还有很多种形式:

  • 初一上学期的“爱需要放手”一课,通过观看视频并解说的形式让家长懂得孩子长大了,需要让他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 初一下学期的“发展性习惯养成:生活习惯——运动”一课,我持续一学期跟踪全班学生的周末运动情况,并结合体育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做出调查反馈,有数据有案例,家长心服口服。

  • 初三上学期的“巧用‘期待效应’:好孩子,夸出来”一课,我邀请四位家长给全体家长授课,这四位家长分别是优秀生、进步生、退步生、后进生的家长,通过家长具体的实例分享,让大家明白如何巧用“期待效应”。

后来的微课程,从“我给家长上课”到“家长给家长上课”,再到“孩子给家长上课”,又到家长“自己给自己上课”,通过家长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反思,达到了教育效果最大化。

2

「家长主题班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青春期是很多家长头痛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有可能包括第二逆反期、心理闭锁期、异性向往期、同伴压力期等等。面对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的孩子,让初中家长最困扰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要解决青春期亲子沟通问题,我们不妨改变传统的单方感恩教育方式,从父母和孩子两方面入手设置亲子交流课程,将其分为父母课堂和学生课堂。以初二下学期的家校共育课程为例,父母课堂的活动主题为“好话也要‘友’好说——心理闭锁期亲子沟通秘籍”。

我们把德育与心育相结合,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问题,引导家长不要以“家长”身份自居,做心理闭锁期孩子的心理同龄人,与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要讲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具体课堂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蒙眼过障碍”比赛

两个孩子蒙着眼睛分别经过几处障碍,父母只能用言语指挥,游戏结束之后采访父母和孩子的感受。这个游戏是生活的缩影,比赛中,不少家长求胜心切,不停地催促,反映出平时父母就很可能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大旗采取不当的沟通方式;而孩子厌烦父母的命令和唠叨,亲子沟通矛盾由此产生。

这一环节最后,我们把课前的调查问卷反馈与分析发给家长,问卷和活动中呈现的亲子沟通现状引起家长的反思。

第二环节:“四大名助”

根据调查问卷和寝室走访结果,我们总结出亲子沟通中的四个典型情境。通过现场分析,我们运用心理学知识给出“四大名助”:

1. 亲子交流中无积极回应时:耐心倾听,积极回应,多赞美,少敷衍。

2. 亲子交流中感到不被对方理解时:换位思考,认同对方感受。

3. 孩子犯错时:家长描述事件,表达我的感受和期待,多说我,少说你。

4. 孩子不愿沟通时:家长尊重感受,可采用书信或微家书的形式交流。

第三环节:总结和拓展

班会课后组织农庄亲子拓展活动,一起烧烤和拔河,创设亲子之间的沟通平台。

课程结束后,我赠送给每位家长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希望家长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技能。家长们也纷纷发朋友圈表示活动有意义,很受启发。一位之前和孩子矛盾很深的母亲晒出了女儿为她做的汉堡,母亲终于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女儿,女儿也开始打开心扉,与妈妈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课程让我更加坚定了坚持“无障碍沟通”、做快乐初中班主任的信念!同时,也让家长们明白了,面对处于心理闭锁期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做他们的心理同龄人,懂得无障碍沟通是亲子交流的关键,是有效家庭教育的方式。

3

「家长培训计划——有用的才是最有效的

2018学年度,广东碧桂园学校小学部的家长培训计划是:

年级

培训时长

培训主题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一上

1小时

项目通识培训

PYP项目基本框架及要素,三程解读

学段讲座

一下

1小时

游戏型学习

如何以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爱上学习

班级工作坊

二上

1小时

超学科探究式学习

如何弱化学科界限,开展整体性一体化超学科学习

班级工作坊

三上

1小时

基于概念的学习

如何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开展学习

班级工作坊

四上

1小时

评估

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

班级工作坊

五上

1小时

行动

为何将行动作为五大要素之一

学段讲座

五上

1小时

五年级学习成果展

如何帮助孩子们开展学习成果展的探究

学段讲座

工作坊流程如下:

一.教师导入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本次家长的主题是“好习惯,好人生”。

二.分组活动

用拼图、扑克牌、抽签等策略将家长分成几个小组,注意搭配,并选出组长。

1.家长提出问题

20年后,当您的孩子站在您面前,您希望孩子具有哪些品质?您觉得哪些习惯对孩子终生受益?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的习惯有待加强?(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用便利贴把问题贴在黑板上。)

2.老师筛选问题

每个家长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根据家长的问题,筛选出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本次家长工作坊上,筛选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怎样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如何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3.分组讨论

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领取问题,并在组内展开讨论。家长们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一张大白纸上。讨论结束后,将白纸张贴在黑板上,与大家分享。家长分小组讨论时,班主任在各小组穿梭,了解各自讨论情况,并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4.汇报交流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家长向全体家长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其他家长补充。

三.教师小结

根据家长的发言,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教育者的身份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给家长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这样的家长工作坊有几大亮点:一是避免了班主任一言堂,教师的角色是倾听者,点拨者,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二是由问题驱动,问题来源于家长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三是发掘了家长的智慧。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各有长处。家长用自己的成功案例,解答别个家长的困惑,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4

「丰富的家校活动——帮助家长带出好孩子

家长大讲坛

现代的家长很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很多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开展探究时,很多家长都可以给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开展“对艺术作品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究时,广东碧桂园学校小学部邀请到家长为孩子做园林、音乐、建筑、剪纸、插花等方面的讲座。这些家长“讲师”有的是建筑设计师,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园林设计师。因为都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家长们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某个领域的知识。讲座打通各班界限,资源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跨班听讲座,真真实实有收获。

围绕“人们所做的选择影响健康”开设的“家长大讲坛”有牙齿的健康、运动健康、有氧运动、保护眼睛、饮食健康等,“讲师们”有的是军区的医生,有的是健身专业教练,有的是赛百味的营养师,可谓是“藏龙卧虎”。

充分发掘不同的家长资源,能为探究提供大力的支持。家长也很愿意参与到学校的探究活动中。活动结束后,学段会给参与大讲坛活动的家长们颁发证书表示感谢。

家长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是源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活动。在瑞典南方地区马尔默图书馆,就有一个真人图书馆,可以让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读者交谈,这个人能比一本书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见识。有别于图书的优势在于提供的真人书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种服务通常在其他地方无法得到。

在探究时,也会组织“真人图书馆”活动,邀请家长作“图书”。如,在探究“不同的职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时,各班邀请到设计师、税务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者、会计、警察等担任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孩子们探究“不同的职业种类以及工作环境”、“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技能”、“不同的职业为社会提供不同的服务”提供支持。学生在真人图书馆活动之前先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活动的时候当面请教“图书”家长们。这些“真人图书”一一为孩子们解答他们的疑问,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家庭成长微信直播间

现在是个无“微”不至的时代,微信已经是大家离不开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上下班路上、休息间隙、睡前、地铁上公交上、上厕所时,很多人都会拿着手机。老师们与时俱进,利用微信的千聊直播系统,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成长”直播间学习平台,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老师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及育儿心得以直播形式与家长们分享、交流,直播节目有《妈妈应懂得的心理学——肯定与欣赏》《妈妈应懂得的心理学——表扬与肯定》《是谁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警惕没有界限的宽容会造就“熊”孩子》《给孩子播下一辈子有用的思想种子》等。

老师们还将“家庭成长”直播间的内容纷纷转播至班级微信群或个人的朋友圈,让更多的家长能接收到这些好的学习资源。收听过“家庭成长”直播间节目的家长都反映直播内容切合实际又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方法。

参考资料:

1.张玉石:家校共育微课程——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影子老师”

2.《广东碧桂园学校小学部家长委员会章程》

3.百度百科“真人图书馆”。

 · 今日互动栏 · 

你还有哪些问题想要咨询张老师或方老师的呢?

欢迎留言!

End

本栏目为星教师原创策划,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插画来自创客贴

栏目编辑丨陈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