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我只是艺术的搬运工。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今天,是在这个甘肃这边直播。今天上山的时候呢,这个一路泥泞啊,这个脚都插到泥里拔不出来了,路途很艰辛。这个看到这个民生多艰,真不容易。 今天,跟大家聊《三友百禽图》,这张画我之前讲过一次,这次我们再翻过头来,然后跟大家讲一下。虽然两次讲的虽然是同一张画,但是讲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这是山下的寨子,上山之后拍的照片。这个远处的这些山,已经都变黄了,颜色还是非常好看,非常漂亮的。这些地方的交通,不是特别便利,所以景色还是非常非常美的。 那我们那接着来的画,《三友百禽图》。三友是啥?松竹梅。百禽,这是一个概数,是多,广泛的意思。 我们看一下。松竹梅,它这一张大画,他不可能都放到一起。这个松树长在最高的上面,竹子也长在上面,然后梅花也长在上面。 如果这样的话,那整张画,他就布局就会有问题。所有东西都在上面,那怎么办呢?他就只能看把竹子放到下面。 我们主要看的是这个整张画的穿的呢,穿的是竹竿。而这个叶子的竹叶子呢,是在竹竿的下面,这样给画梅花和画松树,留下了很大的这个空间。 然后看一下这个绿色的,梅花的枝子,其实梅花是开花没有叶子的。那它的枝干就能支起来很多的鸟,这个可以作为画的比较重点的地方。 这块就是把这个梅花放在中间,然后最顶上那块儿的松树。你不可能说,我这个松树上,我能放很多的这种鸟,你就搁不下。 所以这个松树,就干脆扔到最顶上去,稍微占一点点空间就够了。这个画的构图,就是这样的。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个竹子,它的勾线是什么呢?它的这种粗细的变化,差距是很大的。然后,以双勾的形式来表现,而且画的时候,是一层一层的。 那这个竹子,你如何画成一层一层的呢?大家看,在画的时候,从顶往下画,第一层先把叶子的形画出来之后,就是红色标记的这一块。下面就是第二层,你穿的时候,不要紧贴着这个第一层的画。 大家看一下,紫色的圈圈,就是上层和下层,相接的地方。其相交的地方,它一定不是用很重的墨色去画的。它一定都是很虚的,不是墨色。 它是是用很虚的笔法去画的,这样连的就没有很实。这样的话,这样一层一层的放上去,就会让你感觉到,这个竹子,它是很厚实的,而且很有层次感的。 如果你要是把它弄成,紧贴在这个边儿上,那这样的话,那就把它画成平面了。这块儿,大家要注意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叶子。像这种叶子,其实很多朋友在画竹子叶子时候,不是特别注意这个形。竹子的叶子要非常注意形,特别是它的这些穿插之后,形成的这个一组一组的竹叶。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雷同。 其实我们看这两个圈出来,有很多地方是雷同的。但是,画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也在化解这儿。 那如何化解的呢?大家看就是在竹竿后面,又加了一些叶子。这样其实,是把这一块儿破掉了,让他整个的一个布局破掉了,不然的话,让人感觉太像了。 我看到这个画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太像了。画家在画的时候,也不是每一张画都画的特别好的,但是,不好的地方,画家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自己就来改进,或者是修改啊,在不停的改画。 那这个,两个大的画完了,它要在一个大的下边夹一个小的,但是小的就形成了两个红的,加一个小的,这是右边。那左边的话,它就生出几只更平的这个小叶子。 这种小叶子,其实就是像我画松树一样,大部分的是往左垂的,那右边一定要出来几个,出来一到两个小枝子。不然的画,就一边倒,那就不好了。这种画理,其实是相通的。 我们讲松树的时候,我们讲黄色的第二棵树的时候,你看左边的这两个都很重,为了把它拽过来,右边就伸出来一棵树,让它感觉平衡,不让它倒了。竹子也是这个道理。 这就我们要讲的,在学习绘画里面,不仅是要学习绘画的技法,更多的是学习绘画的变通,和绘画的一个道理,那这些东西,他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绘画。 然后下边我们看一下枝干。梅花的枝干,它要老辣一些。然后,因为它粗,所以要婆娑一些。 这些都是用短线来画的,所以,我们在勾线的时候,你画一些比较老练的东西,或者比较粗壮的,那种皲裂很严重的这些,所以可以用这种短线来处理。 处理完了之后,然后再适当的在一些凹进去的地方,再加一些重墨,这样的就比较好。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鸟啊,这是一堆家雀。大家看看和我们昨天讲的有什么区别啊? 这是昨天的,那今天的,和昨天的进行一个比较。今天的就写意了一些。特别是这个鸟的系部。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鸟的这个嘴。鸟的嘴和我们昨天看到的,这个进行一个比较。昨天的分染的层次比较多,这个鸟的嘴呢,结构,或者体积感就比较强。 然后这个,他就直接勾了一下,然后用墨染了一下。然后,这个眼睛,第一张画的眼睛,昨天的眼睛,它就很实,是用分染的方法,然后染了很多遍,很厚重。 而这个鸟,他直接用毛笔勾线,把这个鸟给勾出来。勾出来之后,然后就点了这个眼睛。 然后剩下的那些绒毛,脖子上的那些绒毛啊,用毛笔进行手丝了一下,而不是像我们分染完了之后,再手丝。这块,就是在鸟头上的这个区别。 然后,就是在鸟的这个羽毛上,很多的就是直接画了。但是这样看呢,鸟背上和鸟羽上,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处理,用那种写意的手法。 然后,放大看一下,这是往小写意过渡的一个方法,就是用笔点上去,画上去,其他的都没有用。 所以,和我们昨天看到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个就相当于,是从工笔往写意转的一个过程。 所以,这些绘画同一种内容题材的东西,我们只有通过不同时期,然后不同画家,然后不同认知,来做一个比较性的讲解。这样,大家能才能学的更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