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作文的窍门:厚积方能薄发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作文教学素有“半壁江山”之称,与语文学科中的非作文教学平分秋色,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更是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大有“作文兴,则语文兴;作文衰,则语文衰”的架势。于是,语文老师不惜千方百计,百计千方的搜索枯肠,遍地寻经,企图找到一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于是,各种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写作技巧应运而生,教师不厌其烦的讲套路,定中心,列要求,传“秘诀”,“快速作文真法”,“开头十法”、“结尾八法”等所谓“作文妙方”被教师一遍遍地剖析支解,嚼碎嚼烂后灌到学生的大脑中,然而事与愿违,学生作文仍然面貌依旧,或者不会运用,或者生搬硬套,大有不和谐之感,于是教师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愤愤然不已”,殊不知,薄发还须厚积,没有丰厚的积累,仅仅追求写作技法,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正如水管里没有水,任你再大的吸劲,也吸不出水来一样。只有在丰厚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好作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厚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阅读积累,扩大知识面。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没有对大量文学作品内在本质的深刻把握以及由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沉积淀,断难产生内蕴丰富的优秀之作。况且,大凡诗人、作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之人,从清代袁枚“书非借不能读也”到苏联作家高尔基少时用一身伤痛换取看书的权利。事实证明,阅读之于写作,如同水之于鱼儿,鱼儿离不开水,写作也离不开阅读,离开了阅读,写作只会是一潭死水,散发着霉菌的死水,绝望的死水。因此,我们应建立班级图书角,由每位同学捐赠几本书,编序张贴书名,设立一名班级图书管理员,每天定时借书,还书。鼓励学生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校图书室或阅览室看书,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教师提出本周阅读要求、阅读计划,指出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检测阅读效果,如开展“文学作品赏析”、“新书评价”、“读书经验交流”、“我与书籍”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考查学生阅读得失,不断调整阅读航向。

二、注重认识积累,提高观察能力。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文要“言之有物”,有些学生在作文时不知写什么,怎样写,那是因为他“心中无物”、“肚里没货”,没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的慧眼。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本班五位同学的眼睛,写《五双眼睛》;观察生活中的有心人,写《身边的有心人》;观察父母争论的情景,写《一场争执》;观察升国旗仪式,写《当国旗升起时》;观察校园春景,引导学生从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角度全面观察,观察动静态,教给观察顺序的方法,强调学生要细心,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及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注重情感积累,热情投入生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动了多少为人子女者,台湾作家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使多少人黯然泪下,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又使多少人产生共鸣,其原因何在?不外乎一个“情”字!文贵有“情”。动了真情的文字,死神也会被感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曾引起自己“心灵一颤”的人和事,瞬间的感动,刹时的震撼,甚至看电视节目时,与其中主人公同欢喜,共垂泪,齐欢呼,同思索,都应细细体味,久久咀嚼,深藏于心,进行情感积累。作为老师,应把鸟儿放归森林,把鱼儿放进海洋,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大社会,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引导他们贴近鲜活的生活。如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参观大棚蔬菜基地,让学生了解田间种植常识,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观察冬景,感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大自然美景,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主题班会、拔河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彻底融入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写实事、说真话、表真情的写作态度,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再现其生命气息、亮力色彩和多彩的个性。

四、加强文化积累,提高个人素养

据悉,作家林语堂虽有一番笔墨功夫,可终因不懂科学知识,遭人耻笑,由此可见,写一手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事,作文反映大千世界,五彩生活,写作者须知识丰富,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写起文章来才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高瞻远瞩。试想,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者,怎能写出鲜活、有生命力的文章呢?如同蜜蜂一样,只有博采群花,才能酿造最甜的蜜,因此要告诫学生学好历史、地理、化学、物理、英语、生物等文化知识,具备起码的科技常识,法制意识,不要单攻作文,那样底蕴不足,象韩寒那样的偏才虽然自有他存在的道理,然而,或许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永久流芳。文化积累越厚实,作者的修养越高,作文的起点、审视点就越高,这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五、强调语言积累,使之笔下生辉。

纵观如今中学生的文章,很多人都是语言过于枯涩,不会引用名言、诗句,不会使用妙语佳词,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短短的,就象流水帐,他们头脑的仓库里储存的东西太少,太少,有时抓耳挠腮,搜索枯肠,仍是一无所获,“两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可老师们还要让其多写多练,希冀练出一手好文章,我并非反对多写,可我认为,多积累更为重要,积累的语言多了,写作时它们便会一个词,一个词的从脑海中蹦出来,岂不美哉?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1)诵读积累。引导学朗声读诗词名言,名句名篇,背诵经典美文。(2)卡片积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引导学生做卡片摘抄,可加强积累。(3)剪贴积累。让学生把报刊杂志上的优美语言、哲理语句、精彩段落剪下来,贴在剪辑本上,时时翻阅,玩味,以便烂熟于心,随时在写作中用上它。

“十年磨一剑”,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写出富有个性、鲜活的好文章就更不容易了。只有奠定了厚实的积累基础,才可从量变到质变,才可灵活自如的写出丰富多采的个性和生活,炼就一手生花妙笔!

“十年磨一剑”,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写出富有个性、鲜活的好文章就更不容易了。只有奠定了厚实的积累基础,才可从量变到质变,才可灵活自如的写出丰富多采的个性和生活,炼就一手生花妙笔!(作者:江苏高邮外国语学校  赵桂珠 2256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