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客来敬茶”堪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世人在品茗的时候,倘若再了解些许茶文化,则更添韵味和情趣。 茶史中国是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载,神农氏是世界上发现茶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茶叶素来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之美誉。 茶经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该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茶树品种、种植方法、烹饮方法等。陆羽被誉为“茶圣”。 茶宴古来有之,现称“茶话会”。史书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皓就倡导“以茶代酒”,变奢侈的酒宴为尊雅的茶宴,认作是一种优厚的礼遇。 茶俗我国南方一带,有用“元宝茶”敬客的习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金桔与茶叶,开水冲泡,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有的少数民族在男女青年订婚时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或叫“受茶”。同时,把婚姻的礼仪称为“三茶之礼”,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茶壶最著名的茶壶即紫砂壶。苏东坡谪居陶都江苏宜兴时,亲自设计了“提梁式紫砂壶”,人称“东坡壶”,有“泡茶不起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的优点。这种壶颇受茶客青睐。 茶诗我国西晋时张载有诗曰:“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被称为天下第一首咏茶诗。唐代诗人卢仝也有著名的咏茶诗,诗云:“一碗喉吻间,两碗破愁问,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人将饮茶描绘得生动活泼,潇洒诙谐,这便是著名的“卢仝七碗”的出典之处。 茶联妙趣横生的茶联,乃中华楹联宝库中一支绚丽夺目的奇葩。有私营茶店有两副脍炙人口的茶联:“吸烟有害,花钱买病;饮茶有益,醒脑提神。”“送水送茶热情备至,问寒问暖体贴入微。”两联角度不同,生财之道一致。最有趣的是回文茶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读则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非同,不啻是茶联中之绝唱。 茶谜茶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游戏。品茗猜茶谜,既平添乐趣,又有益心身。“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生在青山叶儿蓬,死在湖中水染红。人家请客先请我,我又不在酒席中。”“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要振万民精神。”以上谜底均是茶叶。“一只无脚鸡,立着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来反头低”,谜底是茶壶。 茶画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经烹用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久远。我国历史都有茶画名作,诸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供图》等。 纵观茶文化,光彩灿烂夺目。我国诸多名茶风靡中外市场,乃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骄傲。(李春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