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广谱”抗癌药?这款刚刚在日本获批!

 香草花园图书馆 2019-06-25

“广谱”抗癌药 1。

6月18日,罗氏宣布,抗癌靶向药Rozlytrek(entrectinib)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晚期复发实体瘤患者。这也是Rozlytrek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获批。

“此次批准意味着,临床上可以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癌症分子标志物为患者提供精准疗法,而不再依据癌症在体内的位置予以治疗。”罗氏首席医疗官、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桑德拉·霍宁表示。

NTRK基因融合属于染色体变异,可产生异常TRK融合蛋白,从而“驱动”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

Rozlytrek是一种口服特异性TRK抑制剂,可靶向TRK融合蛋白,“控制”驱动基因,肿瘤细胞因此受到抑制。

研究发现,这种基因融合虽然较为罕见,但仍可能存在于绝大多数肿瘤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

在某些罕见肿瘤中,NTRK基因融合发生率为80%-90%;在常见肿瘤中,发生率仅有0.5%-3%。

虽然总体发生率较低,但对于NTRK基因融合患者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此次获批基于一系列临床研究数据,主要包括2期STARTRK-2试验、1期STARTRK-1试验、1期Alka-372-001试验。

入组患者来自15个国家的150多个临床中心。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持续缓解时间(DO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

对这些试验数据汇总分析显示,Rozlytrek的ORR达到57.4%,中位DOR为10.4个月,中位PFS为11.2个月,中位OS为20.9个月,多达10种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患者对这一疗法产生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Rozlytrek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对肿瘤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良好。不仅实现了54.5%的颅内ORR,在获得缓解的患者中有25%达到完全缓解。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兴起,不分癌种,只看基因或生物标记的抗癌疗法成为了一大研究热点。

在Rozlytrek之前,大分子免疫治疗和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均有“不分癌种”疗法成功先例。

2017年5月,FDA批准K药(Keytruda)根据生物标记治疗癌症。这两种生物标记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和错配修复缺陷(dMMR),常见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胃癌等癌种。

K药是一种免疫疗法,通过“唤醒”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帮助对抗肿瘤细胞。

2018年11月,FDA批准LOXO/拜耳共同开发的Vitrakvi,用于治疗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这是首个获批的小分子口服特异性TRK抑制剂。

随着第3款“广谱”抗癌药获批,可以看出,癌症治疗正在从基于人体起源组织向着基于肿瘤遗传特征发生转变。

据悉,Rozlytrek的新药申请已被美国FDA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用于NTRK融合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以及ROS1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计FDA将于今年8月作出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