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相信很多去过那儿的人,大多记不住这个拗口的名字。那是维族语“山腰”的意思。记不住也不打紧,叫火焰山千佛洞好了。它位于吐鲁番市区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 较中途路过的以《西游记》的故事为噱头招揽游客的假景点,无论在自然景观还是人文价值方面,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这地儿,都是那处人为的景观无法相比的。也许很多游人半道儿就被假景儿绊着了,不知道此处别有洞天。当然罗,活这大岁数,见的真真假假多了去了,也就无所谓真假。你开心就好哦! ![]() 火焰山千佛洞开凿于公元五世纪高昌国时期。说到高昌国,这话有点儿长,就不说了。战友们大概还记得,在通往千佛洞的路上,有一块路牌,上面的文字是:高昌古城--玄奘讲经说法的地方。高昌古城遗址距千佛洞四五十公里,现在看不是太远。当看到那个路牌时,福成简单地激动了一下: 那是俺非常向往的地方。那是一个有神话、有传奇的地方。那是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西天取经住了一个月,与高昌王麴(音qū)文泰结为兄弟的地方。法师在这儿收了四个弟子,大概就成了《西游记》中唐僧三个徒弟一个白马的灵感来源。 ![]() ![]() ![]()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也称为石窟。其实它不是石佛洞,与我们看到的云岗、龙门等石窟是不一样的。后者确是在沙岩里开的佛窟,火焰山的佛窟呢,实是泥的。这泥也真够实成的,加上少雨水,历千年而仍存。 上面四幅图片都是千佛洞下面那条沟的风光,这条沟叫木头沟,沟底有一条河,水清着,两岸的火焰山则赤热着。这两岸呢,一东一西,东面的又高又陡,沙泥高过了天。西边低而矮,这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在八百四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分三层修建了83个洞窟,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2个,开放给我们看的也就二十几个。 ![]() ![]() ![]() ![]() 在上篇,福成说玄奘没有到过火焰山。根据什么说的?要是没有这千佛洞,我们是难以知道的。记录玄奘西域取经的,是两本书,一是他自己口述、由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一是唐人所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书根本没有记录玄奘出长安,九死一生一路走到高昌(今吐鲁番)的经历。后者第一卷则有详细生动的记录,但没有写火焰山。
火焰山不重要,重要的是千佛洞。如果三藏法师到过,那是肯定要写上一笔的。在《大唐西域记》里,凡是佛教的踪迹,如寺庙、僧人人数、圣迹等,玄奘都记得非常清楚,很细。 ![]() 上图是入千佛洞前的一个景点的火焰山风光照。其地形地貌与千佛洞处是一样的,都同属于木头沟。我想,玄奘西行时,这里的洞窟规模应该很小,且也不是“皇家”寺庙。对于佛教圣迹非常重视的三藏法师来说,也就忽略它了。高昌王呢,也不会主动请他“到此一游”的。 历经千年开凿柏孜克里克洞窟,成为皇家寺院是在回鹘高昌时期,这是它的最繁华的时期。在新疆博物馆,我见到了这个佛窟里的回鹘高昌时期的国王的供养像: ![]()
![]() 上图则是新疆博物馆里我拍到的千佛洞第20号窟壁画,其为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 注:高昌回鹘,是840年漠北回鹘汗国溃散后“投安西”的一支,散居于天山中部地区,奉庞特勤为“碛西回鹘”之共主。这支回鹘有两个大的集团,西州回鹘与龟兹回鹘,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史称高昌回鹘王国。这个王国在十三世纪被蒙古铁骑所毁,前后共存续了四百三十多年(玄奘西行时的高昌与这个回鹘高昌不是一回事)。 ![]() ![]() ![]() ![]() ![]() ![]() 始凿南北朝后期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七八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是古代吐鲁番(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由于它的文化与文物价值,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千佛洞,我们照像。热浪中,我的心却是悲凉的。因为,这火焰山千佛洞被破坏得太厉害了。佛洞中莲花座(须弥座)上的佛造像,无一存在。洞窟里的壁画也大部残缺(下两图为网图)。 ![]() ![]() 现在,千佛洞是不让拍照的。但在百年以前,这里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由列强的盗劫破坏,佛造像被盗一空,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 在1904年至1913年间,伯孜克里克90%的壁画被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俄国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 千佛洞,除了少量壁画,现已空空如也。往事不可忘,且看中华复兴。 ![]() 回望火焰山,再见千佛洞。“那山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火焰山当地人称其为“克孜勒塔格”,即“红山”。玄奘西行并未经过火焰山,而是到了位于火焰山下的高昌国。现在高昌古城依然存在,断壁残垣,仍有大量遗迹可见。下图为火焰山千佛洞两岸风光: ![]() ![]() ![]() ![]() 谢谢欣赏! 相关图文: |
|
来自: 安东老王 > 《2019新疆行(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