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了解中医,收获最大之处在于弄清楚了十四正经的分布、走向和连接关系。目前的了解还处在初步阶段,已经足够刷新以往自己学习中医的思路。不能从穴位功效入手,不能死记硬背。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整体后部分,先理解后记忆。
十四正经包括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这是人体经络中最常提到的十四条经脉。学习中医必须要先搞清楚十四正经的分布和走向,图示都可以从网上搜到,我这里就不画了,主要说一下如何理解记忆。
看金庸小说的人大概对任督二脉并不陌生。督脉是阳脉,走身体后侧中线;任脉是阴脉,走身体前侧中线。任督二脉以会阴为起点,向上在口腔上颚交会,属于奇经八脉。今天重点说说十二经脉。
十二条经脉,从阴阳来分各六,从手足来分各六,即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这十二条经脉分别对应五脏六腑和心包(包裹心脏的部分)。
如何分阴阳?面朝黄土背朝天,能被阳光照到的后背是腑集中的位置,不能被照到的身体前侧是脏集中的地方。所以,脏为阴,腑为阳。五脏和心包对应阴经,六腑对应阳经。
如何分手足?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和心包)肺位于身体上方,脾肝肾位于身体下方,所以心经、心包经、肺经走手,脾经、肝经、肾经走足(再次强调,以上六条为阴经)。六腑包括胃、胆、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这里需要结合五脏和心包与六腑的表里对应关系来记忆六条阳经的位置。
现在就来说说,十二经脉对应到身体上如何分布。
举起你的双手做投降状,双脚外八字站立,太阳从你的后上方照过来,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经过的是六条阳经,即阳经主要分布在手背侧、后背、腿后外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经过的是六条阴经,即阴经主要分布在手心侧、前胸、腿前内侧。
那么三阴三阳分别是什么呢?三阴:少阴、厥阴、太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阳。这里要注意,三阴三阳的名字在字面上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在意思上是一一对应、逐步加重的。少阴是最小阴,厥阴是二阴,太阴是至阴。阳明是最小阳,少阳是二阳,太阳是至阳。这里要注意对应关系。同时,物极必反,至阴之后是最小阳,至阳之后是最小阴。
先说手三阴三阳。手心侧从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分别向下延长,是三条阴经的大致位置,手背侧同理。请划六条线,并标注相应经脉名称。按照这样的顺序——手心侧小拇指延长线、手心侧中指延长线、手心侧大拇指延长线、手背侧大拇指延长线、手背侧中指延长线、手背侧小拇指延长线——分别写上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请体会一下三阴三阳的变化,并注意:同一手指心背两侧的两条经脉是表里关系。
再说足三阴三阳。以膝盖下方小腿肚上方而非脚趾和脚掌为参照区。坐姿,脚冲正前方,腿可以从胫骨处分为内侧和外侧。贴近胫骨内侧、腿内侧中间、腿后侧中线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腿外侧靠后、腿外侧正中、贴近胫骨外侧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同样注意体会三阴三阳的变化以及阴阳的表里关系。
看到这里你可以暂停一下,十二经脉的记忆需要反复的理解和背诵。刚才划线的地方是十二经脉大致的位置,在身体其他地方会有分支,相互之间会有交叉。但是第一步我们只需要通过脏腑关系、阴阳关系、表里关系大致了解十二经脉的分布即可。
那么,了解十二经脉的分布之后,我们怎么去理解十二经脉的走向以及气血流注的方向呢?一个原则:阴升阳降。很好理解,阳光从天空照射大地,是向下辐射的;大地产生的阴气从下向上扩散。所以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
还有一个规律,手足同名经脉相连、表里经脉相连。比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这是一个小循环。简单的应用有:短期的咳嗽从肺经治,长期的咳嗽可能是脾经的问题;便秘时可以刮大拇指和食指,深吸一口气可以增强大肠推动力;等等。
那么脾经又连着哪里呢?脾经入心,连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这个循环涉及到人体温度最高的地方——心脏和小肠,以及人的先天之本——肾脏。肾经是直接连着心脏的,如果失眠,很可能是心肾不交,可以尝试用手心劳宫穴焐热脚底涌泉穴。如果心火滋养不了肾水,肾休息不好,其功能就会受损,长期下去就会透支。
肾经又回到胸部,连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人的一生心脏本身不会生病,因为那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一切病菌都无法生存。生病的都是心包。如果胆经和三焦经不通会偏头痛,头痛医脚,可以泡脚、按足临泣穴、虚掌拍打双腿两侧。年轻人容易胆火不降,这时候不能盲目泻火,因为任何火气、热量都是人体生发出来的,都是靠气血制造出来的。我们要做的是让阴阳保持平衡,即阴平阳秘,而不是压抑身体的敏感性。
肝经又入肺中,接上手太阴肺经。如此不断循环,周而复始。
初学者对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即可,有了这个整体的轮廓再去学习具体的某条经脉、某个穴位时,就能举一反三,不断印证前期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下一步,我会从最易受伤的肺经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