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甜的甘水湾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19-06-25

从青岛市栈桥一带向西南张望,最近的距离应属西海岸的甘水湾村,两地隔着一湾海水彼此呼应。青岛以繁花的都市景色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旅游者,对岸的甘水湾村则以僻静及原生态的风光,招徕着寻芳探幽的观光客。

甘甜的甘水湾

(与青岛市区相望)

《村名来历》

甘水湾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9公里处,东濒黄海,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最近处仅2.26海里;西、北面依窟窿山,与后岔湾村一山之隔;南依马拦山,三面环山,一面濒海。2006年,全村有128户,368口人;居民有代、唐、郭、薛等姓氏,皆为汉族。

据老人说,清道光年间,代姓人从平度迁至后岔湾村居住,后又从后岔湾村迁至本村张托。清道光年间,薛姓人从附近原北庄村迁来。清光绪年间,唐姓人从现胶南灵山卫南街迁来。清光绪年间,郭姓人从邻村后岔湾村迁来,住在本村泉促子。

据清光绪年间的基墓碑记载,早年,本村前有一大沟,沟内有一泓清泉,俗称甘水湾。泉水清澈甘冽,长年喷涌,大旱不竭。村民们常年从甘水湾取水饮用,本村故名甘水湾村。本村解放前属原北庄村所辖,1947年解放初期属北庄二村。1980年从北庄二村分出,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20世纪40年代以前,全村有张托、泉促子、窟窿山、南山、西山、西北山、甘水湾七个居民点。建国后,村里进行旧村改造,实行集中居住。20世纪80年代初,分散居住的村民逐渐向甘水湾和张托集中,至1992年迁毕。如今,甘水湾与张托两地已连成一体。20世纪

90年代,人们逐渐将古老的“海带叶子屋”拆除,沿山势建成排排宽敞明亮、水泥砖石结构的大瓦房。如今村内有东西、南北街共四条,大街小巷均进行了硬化。村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景色优美。人们形容这里为:“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早年,先人们将窟窿山东部荆棘从生的山坡沟崖开垦成层层梯田,逐步用筏子、木帆船出海捕鱼。春季在竹岔岛、大公岛、灵山岛、董家口以及江苏连云港等广阔海域“放流”、或“打圆网”。秋季,在村周围海域或大公岛、竹岔岛近海“钓钩”、“下底线”。本村妇女历来就有参加劳动的习俗,她们“挑土打担”,耕地收割,中帼不让须眉。男人出海捕捞,妇女在家种地。

《关帝庙与象头嘴》

关帝庙,位于窟窿山山坳处,距村西300米,

建立于明朝。有庙堂三间,内供“千秋忠义”

的关圣帝君及其扈从神像。庙院内有两棵参天的银杏树,直径均约2米,树龄达六百余年。1947年,庙内神像被毁。建国后,庙堂被改建为民宅。1958年秋,薛家岛公社建立海带养殖场时,将两棵银杏树砍伐,用于修船。20世纪80年代中期,庙堂被拆除。

窟窿山,东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是风凰岛旅游度假区内最东端的一处景点。象头,又名象嘴,位于村东北部,面积0.1平方公里,海拔18.7米。象头是窟窿山向东伸入黄海0.3公里的一个岬角,形似象头,故名。

甘甜的甘水湾

(图中的半岛即为象嘴或象头)

传说,古时有一头大象到这里饮水,见景色优美乐不思归,化为此岬角。另据传说,古时附近海面曾有大鱼把守。每当风浪骤起之时,大鱼就会挡浪断流,千舟得以平稳通过。

象头东、南、北三面群礁环绕,惊涛拍岸,景色甚为壮观。当日丽云淡之时,若踏上象头极目远眺,影影绰绰的青岛老市区即位于海天相接处。故人们常来此地“登象观海”。这里有众多天然形成的平台,是垂钓、游乐的好地方。20世纪90年代,中国钓鱼基金协会在象头上建设了“达坂城游乐园”。

《甘水湾码头》

象头南部海湾,俗称甘水湾海湾,东濒胶州湾口,南至左披嘴,北至象嘴,南北长约300米,为薛家岛山里东面的优良港湾。湾内水清滩平,风平浪静。

1949年6月,薛家岛第三次解放时、国民党军残部在薛家岛各村强抓壮丁600余人,从这里乘船溃退台湾。

1983年,村里自筹资金,于海湾南岸建立了一座渔港码头,长约80米,可停泊150至180马力的渔轮数只,结束了渔船长期停靠在村外海湾的历史。2001年,“中国・青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期间,横渡胶州湾的游泳健儿们从青岛栈桥海滨下水,游至该码头上岸。如今,这座码头不仅可停泊船只,也成为水产品交易场所。

《丰富的海产品》

本村的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5公里。附近坡陡水深,海域宽阔。这些海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生长着海参、鲍鱼、黄鱼、鳗鱼、海螺、牡蛎、红角蟹、石花菜、裙带、海菜等多种海产品。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本村开始购买机械化渔船,原来的木帆船逐渐被淘汰。人们多采用“拖网”的方式,在近海及远洋开展捕捞作业。除夏季休渔期外,春、秋、冬三季均出海。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充分利用浅海滩涂进行海水养殖,先后办起了水貂养殖场、海带养殖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广造渔船,大搞海水养殖。渔船由小到大,从20马力发展到120马力。1980年,全村仅有机动船3只。如今有船只55只。人们采用网养、池养技术养殖海参、鲍鱼、石夹鱼、黑头鱼等海珍品。这里出产的海珍品因量大、质优而闻名遐迩。其中,甘水湾海参已于2003年注册了商标。

甘甜的甘水湾

20世纪70年代,薛家岛公社截窟隆山东面山涧之水,于村西修建了容水量达3万立方米的“甘水湾水库”。1994年,村里投资在村西修建了一座容水约2000立方米的大口井,村民们随之用上了自来水。2003,年村里投资截马拦山之水,于村南修建了一座容水2000方米的大口井,增加了水源供应。

20世纪90年代末,北庄至甘水湾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开通了公交车。2001年,新修的旅游环岛路由村中穿过,便利了交通。

《薛清明救险》

1990年冬,一渔船在胶州湾口外海遇险,村民薛清明等发现后,冒着风浪驾船前去营救,使其安全脱险归岸。黄岛区政府为薛清明荣记了三等功,青岛边防部队授予他三级勋章一枚。

甘甜的甘水湾

近年来,人们渔农并举,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务工经商等多种经营。随着环岛路的建成和风岛旅游度假区的不断发展,本村的旅游、饮食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现有酒店、旅社10余家。如今,有线电视、电话已普及全村,还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门球场等设施。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200万元,人均纯收入7391元。

编者按:所有资料截至200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