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态分析的目的 步态分析是明确步态异常的性质、原因、类型的主要判断方法,常用以制订矫治方案,也是脑瘫针刀微创微创术前、后评定治疗效果的中药指标。 二、步态分析的方法 步态异常成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步态分析的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三、正常步态 1.站立相 髋关节伸展,躯干和骨盆水平侧移,膝关节在足跟在开始着地时屈曲,随之伸直,然后在足趾离地前屈曲。 2迈步相 在足趾离地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下侧移,髋关节屈曲,迈步腿侧骨盆旋前,膝关节屈曲伴髋关节开始伸展,在足跟着地前伸膝及踝背屈。 四、整体观察 1.目测患者的行走过程,通过与正常步态的对比并结合病理步态的特点从而做出步态分析的定性结论。 2.嘱患者以自然和习惯的姿势、速度来回行走数次,医者从前面、后面、侧面反复观察。 3.全身姿势是否对称。 4.各时相中双上、下肢各关节位置和活动幅度是否正常和适度。 5.骨盆的运动、重心的转移和上、下肢的摆动是否自然和对称。 6.行走的节律是否均匀,速度是否合适。 7.快速和慢速行走,上下或上下楼梯台阶和绕过障碍行走,并在行走中要求患者进行拐弯、转身和立定,以及坐下、站起,缓慢踏步,单腿站立或闭眼站立。 8.需要用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的患者,观察持拐、持杖的步态,并尽可能观察徒步行走的步态,以显示辅助器可能掩盖的症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