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基础制作 | 1018-19 秋本贵透讲座回顾

 涤砚堂 2019-06-26

活动回顾

2018年10月18日-19日,“上美讲堂”秋冬学术月特别邀请了东京艺术大学油画技法材料研究室教授秋本贵透先生,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油画基础制作》的学术讲座。秋本先生擅于从绘画材料、技法的侧面入手开展“油画物质层面”的课题研究,并持续探索自我风格的艺术创作,同时研究发表数码技术相关的科研和成果、策展等活动。1999年至今,秋本先生在日本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获奖,并于2002年~2007年间,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和荷尔拜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共同研究“理想的油画颜料”的开发主任,进行“油一”油画颜料的研究开发。

五种材料技法简介

秋本教授介绍,油画基础制作是绘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接下来的一学年里,秋本先生将为大家带来五次循序渐进的课程,分别为支持体、色粉、媒介剂、颜料以及综合绘画技法等部分。以此让学员们对于材料与技法形成系统的了解,增加在基础制作的过程中探究材料的性质和创造力。并对五次课程进行了介绍如下:


第一课:支持体。支持体就是支撑画面绘画的基底材料,包括布面画框、木板画框、纸、或其他。课程中主要针对布面画框来讲述,此次课程分为水性底子与半水性底子两个种类进行实践操作,其后再作详细解释; 第二课:色粉。同种类的色粉可根据媒介剂的不同形成不同性质的颜料,课程实践色粉的提取过程。例如青金石颜料色粉的提取分为三个步骤,先把岩石料粉碎,再加入蜜蜡和树脂混合形成胶状,其后放入一定程度的碱性水中加热、揉搓,最后便能提取出纯色的色粉;第三课:媒介剂。不同的媒介剂能制成不同性质的颜料。例如13、14世纪左右的丹培拉颜料基本是以鸡蛋做媒介剂,用现代化学颜料的成分来解释便是鸡蛋里的基本成分转移后成为炳烯颜料的一个基本成分。第四课:颜料。颜料的制作有机器研磨,也有手工制作。自古画画大多使用天然的矿物颜料粉碎加工提炼,而现代例如普鲁士蓝的颜料制作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进行合成。第五课:综合绘画技法。包括13、14世纪的丹培拉技法逐渐过渡到现代绘画技法,以及如何把自身学习到的东西转化成技法的观察方法。秋本教授强调,要考虑时代的变化、宗教、民族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思考与感受中进行艺术创作,由此产生绘画的表现。

支持体的制作

本次课程是通过从布面油画木框的组合、制作、前胶、底层制作的各种基础工序展开教学。在实践课程中,学员们需要尝试水性与半水性底子的制作。学员们首先进行麻布切分、油画木框绷布以及涂前胶层的步骤,其后在关于布框和制底的底料制作说明下,完成两种布面画框的制作。

制作过程中,秋本教授耐心细致地给予学员们进行技法上的指导。如亚麻布切分的时候,秋本教授提醒所裁的布为之后操作考虑要比画框大出一圈,在布料上画线用的铅笔可以削得像刀片般长而扁,而后根据布的纹理来画出直线。在绷布的环节,钉子不要完全钉入木框,让布在中心部分固定后再慢慢向两边去延展。其后在涂胶时要分涂两遍,第二层等第一层稍许干燥后进行,都是先涂侧面四边再涂表面。

秋本教授解释说,涂胶层是因为油画颜料不能直接画在亚麻布上,否则油性被吸收后颜料会干燥脱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布料的经纬交织处有空洞需要填平, 做好前胶层再在上面做底子会相对容易很多。秋本教授提醒,在涂底前首先用砂纸打磨,而后用小笔先涂侧面再涂正面,注意不要涂到钉子上面,在第一遍涂料完全干燥前可以用手指去把缝隙和气孔填满,让它保持平整漂亮。

做基底层时选用的材料是贝类蛤粉。制作水性底子时,用重质碳酸钙与石膏加水搅匀,控制好水量与厚薄。涂抹时候第一层要相对地淡,并且尽可能一边搅拌一边来涂,在晾晒干燥后轻轻打磨一遍,最后刷上稀释十倍的胶水作隔绝层。秋本教授介绍,做半水性半油性底子时,需要先处理亚麻仁油。将水加入亚麻仁油中,在水油分离情况下放于太阳光下照射,待水分蒸发后剩下的就是精致的亚麻仁油。而后用牛骨胶冻和蛤粉在固态下进行搅拌,一点点滴加油避免油水分离,最后在涂料时也要注意尽量均匀搅拌,下手轻柔不要把颜色直接浸到反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