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这个称呼家喻户晓,但他们究竟指的是谁呢?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三皇五帝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上古帝王的统称,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个学派开始喜欢拉上上古圣人来解说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战国时期才出现三皇五帝这一说法,然而关于他们究竟是谁也是众说纷纭。 先说“三皇”,比较主流的说法有: 伏羲、女娲、神农 《风俗通义》 伏羲、祝融、神农 《白虎通义》 伏羲、燧人、神农 《尚书大传》 伏羲、神农、黄帝 《世本》 伏羲、神农、共工 《通鉴外纪》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 天皇、地皇、人皇 《补三皇本纪》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同时还有以下说法: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不管三皇五帝指的是谁,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毕竟三皇五帝是当时多民族融合的产物,也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必然性,也正是有了三皇五帝才有我们今天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