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又称为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赤参、紫丹参等,其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最早出自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其在里面说到“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除瘕,止烦渴,益气。” 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中医上,丹参药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痛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淤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淤血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胁痛,疮痈肿痛,心烦不眠等症。一般用量为10~15克。用于活血祛瘀时宜酒炙用且不宜与藜芦同用。 丹参常用配伍
丹参除了这些作用外,在药理上有哪些作用呢?1.丹参可以抗心肌缺血。丹参内含有丹酚酸B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液在心肌的重布;丹参可以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耗氧量。丹参成分丹参酮IIA能够降低引起心律失常的正常心肌钙离子水平,阻止钙超标,进而使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或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肌面积,起到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2.丹参还可以抗血小板。丹参成分丹参多酚酸可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粘附水平,改善血液循环,进而避免血栓形成; 除此之外,丹参中的成分丹参素能够抗高血脂、丹参水溶性成分可抗自由基,抗胃溃疡等,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病、肝病、肾脏病的作用; 3.丹参酮能够改善脂质代谢过程,丹参素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避免血管狭窄、组织缺血而引发血栓; 4.丹参中丹参酮IIA能够抑制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等肿瘤细胞株生长,丹参酮能够杀伤、分化肿瘤细胞,二氢丹参酮I能够毒杀人体肝癌细胞、肺癌细胞,因此,丹参还具有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丹参也常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肝硬化、恶性肿瘤等。 综上所述,丹参不仅有着良好的活血通经、清心除烦、除痹止痛等功效,而且还有着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常用中药材。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