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本十年 · 可持续发展

 一笑冠天 2019-06-26

奥本中国十周年特别篇

10

一座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在关注城市身份特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吸引力,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奥本在中国的十年之间,对于不同层面的建成环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手册。

01

旧城与可持续发展

山水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泸州市古蔺县旧城更新

古蔺县是著名的郎酒之乡,其县城老城区近1.2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着2万余人,城市空间逐渐拥挤,老城问题也在不断显露。但城市物理环境的欠缺,并未抹杀这个城市中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紧密的邻里关系,这些城市日常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是古蔺特有的社会资本。同时,河流水系、自然山体和农田景观又构成了她独特的自然资本。

旧城更新的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性,包括:城市特征的保留与延续、老城社会资本的保留与延续、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强烈的邻里感和社区感、村落(城中村)再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等方面。

因此,我们将对城市固有身份的理性调查作为旧城更新的基础,强调城市生长的脉络和本体特征,保护城市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通过对城市物理空间和环境的梳理与升级,再生出属于城市本真的社会特性,维持并增加当地居民交往空间,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

※ 点击本链接,可阅读项目详细介绍

一座充满活力的步行城市

自贡市自流井区旧城更新

自贡市旧城区浅丘散布,具有着非常适合步行的自然肌理。在对其进行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奥本尊重自贡的自然肌理与城市特征,尽量避免了对城市的大拆大建,以建设步行城市的方式回应城市旧城更新。

我们通过打开被锁住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街区品质,增强城市的步行渗透性及可达性;通过梳理城市文脉,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更新与再利用,沿地形布局商业街区、旅游区、城市生活区等,激发城市旧城的旅游潜力;通过共享路面设计,增加行人活动空间及舒适度,在旧城一圈层步行核心区内形成以步行优先而非车行为主的交通组织;通过对城市步行线路的梳理与城市空间的串联,形成了一个真正做到慢行体验的步行城市。

城市母亲河的可持续发展

自贡市釜溪河历史文化长廊

作为自贡的“母亲河”,釜溪河如一卷录影机记录下千年盐都一水三山间的城市记忆。在城市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其河流的变迁也应当是可持续的。

古时釜溪河是城市重要的运输通道,是自贡盐业发展重要的构成;今时釜溪河退却了交通运输重任,成为了城市的休闲廊道,也变成了新旧城区的分界线;未来,这条河流将如何可持续的发展?这是这个设计在重点探索的方向。

奥本认为这条河流不应该是无休止的文化符号,它更多的应成为这座城市的生态廊道和市民亲近自然、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

※ 点击本链接,可阅读项目详细介绍(上篇)

※ 点击本链接,可阅读项目详细介绍(下篇)

02

新城与可持续发展

“人在自然中”的城市

泸州市古蔺县新城规划

古蔺县新城选址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为了保护好新城的“城市在自然中”的强烈特征,奥本的城市设计完全保留场地原有的地形、山坡、连绵山峦、古蔺河,将城市的天际线、空间布局、公共空间、建筑形态等建成环境与这些独特的自然要素相互呼应,将城市与自然完全相融。

以公园城市的方式修复城市的自然肌理

福建省福鼎市滨海新区

福鼎市滨海新区依山面海,由于多年的围海及开发建设,使山体切割严重,且原控规的方格网状道路未能很好地尊重场地的自然肌理。

奥本的任务是修复被破坏的城市自然肌理。为此,我们结合场地现有自然特征,在城市中央梳理了一条生态湿地廊道,并由此向城市两侧空间扩展,形成以中央湿地廊道、山地公园、口袋公园、社区公园、运动公园、湿地公园、红树林滨海走廊等一系列与自然互动、提升城市品质的公共空间,并将这些公共空间作为重要节点构成城市步行网络。

※ 点击本链接,可阅读项目详细介绍

03

历史街区与可持续发展

旧日繁华再现今时码头

自贡市汇柴口历史街区更新

曾经千船竞发的盐运码头早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被边缘化的角落,只有破败的石板路还记录着当时的繁华。

依偎在浅丘与山谷之中的汇柴口,其传统的城市空间肌理蕴含着当地的生活缩影。对破损程度不同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更新,对原古盐道进行整理和升级,并延续原有天际线,保留住场地的历史记忆与原本独特的空间肌理,是奥本本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除了延续历史印记外,奥本还提出为汇柴口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明清、民国、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等各个时期的建筑经过修缮后,将赋予餐厅、画廊、博物馆、民宿等新的功能,通过新的业态和使用者的进入,汇柴口将吸引着人们再次汇聚于此,重新旧时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 点击本链接,可阅读项目详细介绍

04

特色小镇与可持续发展

打开小镇的公共空间

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城市设计

卓筒井镇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卓筒井小口径采卤技术)的发源地,该技术也被誉为了“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由北宋时期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至今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仍保留有41口采卤井。

卓筒井镇是一座典型的拥有主要街道和集市的小型农业城镇,城市建成环境中混合着传统和现代的建筑设计。小镇地处优美的山地景观中,河流穿城而过。然而河流没有得到小镇重视,所有建筑都面向街道背朝河流,小镇缺乏让人停留的滨水空间。

为实现建设真正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本案以物理维度、社会维度、视觉维度、经济维度及环境维度作为城市设计理念,以求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以步行为主的社区,且在生态和经济上提供使城市能够自给自足的建议和设计方案。

05

村落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乡村的全面振兴

温江区“区域生态综合体”

生态综合体是一定地域内环境、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集群,包含环境生态改善、经济生态繁荣、社会生态和谐三大核心发展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探索。

该项目的研究对象是成都市温江区的先锋村和天星村,它们是温江区“区域生态综合体”的重要实验区,也是温江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特别实验区”的示范性项目。

奥本整合场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三大要素,提出了以生态湿地和雨洪管理为主的环境生态改善方案;设置了满足不同使用者(本地村民、外来游客等)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营造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在农民居住区着力营造生态社区,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品质。




生态城市规划/公园城市规划与设计

旧城更新与复兴规划

具有特征性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旅游规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