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公共图书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磊jkkl 2019-06-26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公共图书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大众日报》版面截图

作为青岛市又一座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开业的李沧区图书馆科技亮点十足,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让公共图书资源实现共享,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

科技感十足

“下载APP后,用手机扫描动画中的不同恐龙就能实现‘抓取’,然后这种恐龙的知识介绍、动画视频等就全部存放到APP的书架中,可以带回家随时阅览。” 在新开业的李沧区图书馆,一台硕大的触碰式屏幕吸引了一群孩子围观。这个AR互动百科系统可通过裸眼4D技术实现恐龙立体影像与人物实景同框,引来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公共图书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一台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机前也围着不少人,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点,高约两米的长方形屏幕上就会自上而下滚动显示图书、视频等,点击打开后,既能现场免费阅读、观看,也能扫描二维码收藏“带走”阅览。“目前,该系统内储备了3000多种电子书和3000多部视频,后续还将每月以百计的速度更新。”李沧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公共图书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一台呆萌可爱的机器人站立一侧,只要你喊一声它的名字“小超”,它便会马上动作,将身体面对你,等待提供周到的服务。在它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图书检索、好书推荐、业务咨询等,而且它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为你推荐一本适合的图书,服务功能可谓强大……

漫步这座新图书馆,随处显现着科技感,各种功能分区完善周到,能方便不同人群。据了解,李沧区如今已东西分布有两座新建现代化区级公共图书馆,6000余平方米的金液泉路馆和4000余平方米的永年路馆。其中,金液泉路馆为综合性图书馆,地上主体三层(部分四层)、地下两层,设有咨询服务区、少儿借阅室、绘本借阅室、视障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功能区,目前入馆新书7万余册。

“您看书,我买单”

据悉,目前,李沧区实体藏书51.27万册,电子藏书24.3万册。自2015年以来,投入392万元,在社区开展流动送书服务230次。启用李沧区移动图书馆,辖区读者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10万种数字图书、3万集有声图书、3000 种数字期刊、100 余门清华慕课等内容,实现了 24 小时无障碍、无边界阅读,为居民爱上读书、善于学习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

在文化服务方面,李沧区一直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您看书,我买单”文化服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居民持李沧区图书馆借书证在新华书店选好图书,经工作人员确认在可选范围之内后,简要填写《选书登记表》。经工作人员现场加工后,读者即可凭借书证直接借走所选图书。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公共图书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以往图书馆采购是通过图书招标,根据流通量大的种类、最近出版图书等内容进行采购,这样的方式采购回来的图书,不一定能满足每个读者的阅读需要,也不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既然横竖都是买,为什么不让读者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买呢?有了“您看书,我买单”服务,读者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并下单借书,摇身一变成了图书采购员。收到图书后,读者在三十天内阅读完毕,归还到区图书馆。这样一来,“选什么书、看什么书”的权利充分赋予了读者,搭建起“您有需求 ,我有供给”的个性化服务型文化惠民平台,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心愿。

除堪称“最现代”的区图书馆外,6800平方米的李沧区文化馆设施档次、服务功能亦堪称完备,与区图书馆同为国家一级馆,并获评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百果山民族风情写生创作基地、融源文化艺术街区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已进入攻坚建设阶段的的李沧区历史文化博物馆,将集中展示李沧区的历史文化和部分文物馆藏;精心打造的李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置在李沧区东部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近期也将面向市民开放,对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景展示……

李沧区连续 14 年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区政府实事,并切实抓好文化惠民实事办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让公共图书资源实现共享,充分发挥‘全民阅读’活动主阵地的作用。”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更是知识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日益便捷发达的今天,图书馆更应主动拥抱互联网,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