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云一网一平台: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贡献贵州智慧

 ZY清风 2019-06-26

“网络就好比信息化的血管,离开了网络支撑,信息化无从谈起。”彭震说。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单位,网络从哪里来?这是首要考验。

3月21日,《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顶层规划设计》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而贵州应急管理云正是全面基于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进行构建的,与“云上贵州”是一个完整体系,这在数据资源的获取上取得了一定优势。与此同时,该厅还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与内网、消防指挥调度网、互联网及通用卫星等,初步建成了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打通了信息化血脉通道。

如果说网络是进行信息化的血管,那么数据就是流淌的血液。该厅围绕灾害事故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及事后4个阶段,充分运用基础应用、风险管理、信息处理、辅助决策等18个原有功能应用系统,建起了基础信息、地理信息、事件信息等九大数据库,并部署到省级有关单位和市、县及乡镇基层组织,基本满足了全省应急管理正常工作需要。

目前,该厅已对水利、安监、森林防火、民政、消防等8个转隶单位系统完成了“物理接入”,满足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和指挥调度工作需要。

除了积极推进纵向连接外,该厅还将横向连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建立纵横相连的工作架构。

截至目前,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等近100个单位接入了贵州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横向覆盖。同时,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88个县及其部门、1379个乡(镇)均统一接入了贵州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系统应用纵向贯通,初步形成了快速有效的应急指挥网络,省、市、县三级消防指挥网也已全面贯通,实现了全省“一盘棋”的信息化格局。

“信息化就是智能化,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将信息和数据平台化,最终实现工作的现代化。”该厅副厅长李荣指着电脑上贵州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上的数据告诉记者,“比如要查看全省应急资源情况,随时就能看到。”但在该厅刚组建时,工作人员是用传真机和电话报信息,再录入电脑的,效率不但低,还有可能出错。“现在好了,我们可以随时在电脑上查阅和调用有关数据,比纸质的更易保存更方便。”李荣说。

同时,为了解决信息传递慢、传输困难等实际问题,该厅建设了一套云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研发了手机APP。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都能通过云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或者手机APP,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

去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2日,贵州省遭受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低温雪凝灾害性天气,这也是该厅组建以来遭遇的第一场硬仗。在这场抗凝冻、保安全、保畅通、保民生的战斗中,该厅通过云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及时协调各地,确保了指挥调度及时进行。

截至目前,相关平台和系统目前已采集了各类隐患信息近2000条。该厅通过建立视频会商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实现了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重要路段的实时监测监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