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桑园公社作者:[四]张一文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①重大的活动——去桑园公社研学,在这活动的举行的②昨天,同学们都睡不着觉了,个个幻想着②明天会发生什么新鲜事。 第二天,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集合,③突然,几辆大班车从我们眼前掠过,停在校门口不远的④路上。 等了几分钟,终于⑤到我们了,同学们疾步地向车跑去,车上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我们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先走,而是为了占位置,过了好久,杂乱的脚步声才渐渐平息。 在去往桑园公社路,同学们个个⑥生龙活虎,可精神了!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唱歌,车上真是热闹非凡。 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几棵高大的桑树,上面结着又大又紫的桑葚,有的同学看得⑦“口水直流三千尺”,有的家长老师都过去摘了,正当我们看得入迷的时候,⑧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从耳边响起,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有的同学还被吓到了呢!我们心想:什么东西呀,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我们抬头一看,有一个人站在一个台子上,我们的目光“唰”的一声就集中在那个人的身上,沸腾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只见那个人个子很高,身上穿着一件橙色的衣服,上面有几个字,因为离得远,所以看得不清楚,隐隐约约好像是“桑园公社”这四个字。 讲了5分钟后,他带我们一起去看蚕,在看蚕的地方,他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蚕的⑨故事,他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养蚕的方法,我们还喂蚕了呢!可能是天气太热了,同学们的兴致不怎么高,突然,给我们讲解的那个人对我们说:“临走的时候我会赠给你们一盒蚕,一人一盒,谁都有份”我们的兴致一下子长了起来,一些没有力气的同学,一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有了力气。 看完蚕,我们来到了一大片桑树前,让我们来摘,不一会儿,我们就采满了一大筐。 采完了以后,我们就来到的班车的地方。 到了中午,我们就满载而归了。 ⑩这次活动告诉了我,我们要节约资源,让养参值桑的文化源远流长。[747字] 【评语】 1.太多的废话,真是做到“想到什么写什么”!这一条方法是对那些“没的写”同学,先从字数上解决不会写作文的问题;对于你,就得要做到,力求出精品,无论在语言上、选材上,还是在结构布局上,都要有突破,要出彩。不可面面俱到,乱写一气,片面地追求字数多。 2.这篇文章有失重点,写文章总要确定我想表达什么,我要表达的是否说清楚了,写了这么多字,没有重点,没有表达清楚什么。就是在记“流水账”。所以,字数虽然多,却是很失败。纵观这个活动,看蚕摘桑葚应该是重点的部分,就要对这两个环节多下笔墨,还要发掘出有意义的“感受”或“觉悟”来。 3.很显然,开始时写得太多了,最后由于时间不够,后面的几段只能匆匆结束。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这在考场上就是低分的作文。习作谋篇布局不合理,时间分配不合理。看来看去,什么都没写,一些“无用”字的拼凑。 【评改】 ①重大的活动,一般指国家规模的,一个学校的不能称为“重大的”,可以用“大型的”;②明天、昨天,是相对于“今天”而言的,这地方的意思,要用“前一天”和“第二天”;③此处与具体情形肯定不一样;④“路上”改为“路边”更确切;⑤“到”是口语,“轮到”是书面语,很多口语是书面语的简化;⑥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第二句话就是接下来对中心句的分开阐述。但是从后文来看,“看书”“聊天”并不能体现出“生龙活虎”不气象来。 在第一、二、三、四自然段中,小作者有话可说,这是好的,但是描述情形有失准确和严密。其中出现的“掠过”、“疾步地”、“杂乱的脚步声”、“生龙活虎”等词汇,本身是不错的、好词好句子,但是否是当时真实的情形呢?就得仔细考量,选用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用词准确)。 ⑦此处的双引号有误,只引起来“三千尺”就行了,表示引用李白诗中的词语;⑧此部分纯属多余,不仅与表达主题没关系,还有故弄玄虚之嫌;其中几处用语也不准确,如:“目光‘唰’的一声”,目光怎么会有声音呢?! ⑨讲的不是“故事”,是“知识”或者“常识”。 ⑩文章的主旨挖掘得不好,还是病句,最后一段应该是对前述的总结和升华。 【改文】“桑园公社”研学活动最近,我们学校年级部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活动——去桑园公社研学。在活动的前一天,据说有些同学就睡不着觉了,想象着第二天会遇上什么稀罕事。 坐在大巴车里,在去往桑园公社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可精神了!我们有的在玩“三国”游戏,有的在聊天说笑,还有的在唱歌,车厢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几棵高大的桑树,上面结着又大又紫的桑葚,十分诱人,有的同学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也情不自禁地咽了几口唾沫。我们在一块宽阔的场地上集合好后,公社的工作人员就向我们介绍了场地情况以及上午的活动安排,还提前教了我们摘桑葚的动作要领。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沿着林间的小道,一路来到了春蚕饲养室。为了让大家看得方便,饲养员们已经把装有蚕的几个大笸箩搬到了室外。一看到可爱的蚕宝宝,同学们就失去了秩序,争先恐后地冲过去,围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讲解员不得不放大音量给同学们讲有关蚕的知识,拿出了大量的桑叶,告诉我们喂蚕的方法,还让我们亲手喂给蚕吃,并让我们安静下来听听蚕吃桑叶的声音。那声音真是有趣——唰唰唰的,就像春雨滋润着田野。临到转场的时候,看着同学们恋恋不舍的样子,讲解员对我们说:“临走的时候我会赠给你们一盒蚕,一人一盒,谁都有份!”这一下子,同学们可高兴了,兴致更高了。 看完蚕,我们来到了一桑树园,低矮的桑树上挂满了红的、紫的、白的桑葚。同学们早就急不可耐了,在每人领到一个篮子后,便迅速地冲进了桑园,首先来一个大快朵颐,吃不了了,然后再摘在篮子里带回去。等一个个捧着篮子再从桑园里出来,早已变成了“青面紫牙”的怪兽了! 等中午在公社吃完饭,我们就踏上了归程,看着左手里的一盒蚕宝宝,右手里的一篮子桑葚,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研学活动呀![752字]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