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状态到发生心梗有6站旅程!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学科主任郭艺芳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郭艺芳心前沿”分享了“心肌梗死的6站旅程”。 在这6站中,如果一步一步打好阻击战,多数心梗是可以避免的。 严重心肌梗死没有抢救过来,等来的就是——死亡! 心梗6站旅程,你走到了哪一步? 一定要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不要给心血管危险因素提供滋生地: ① 饮食:记好1个表格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相关会议发布的一项由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和评价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美国近半数心血管死亡是吃出来的!② 2019年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的刊文建议,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病的成年人,饮食上都可以参考下表↓↓↓③ ② 运动:每日30分钟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推荐每日30min,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④ ③ 体重:BMI别超24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建议身体质量指数(BMI)最好保持在正常范围:18.5 kg/m2≤BMI<24kg/m2。④ 此外,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吕筠、田园等通过对41万余成人进行分析发现,与腰不粗的胖人(即非中心肥胖)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 cm,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高29%、30%、32%。⑤ ④ 睡眠:保证7-8小时 北京回龙观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周双桨在2018年2月27日健康时报生活版刊文表示,健康成年人每天保证7~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就足够了,老年人大约5~6个小时。 图片来源:北京卫生养生堂 过短睡眠时间不好,但过长时间的睡眠会给人体带来损害。研究发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若每天的睡眠超过10个小时,其反应能力和心血管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⑥ 如果不幸你走到了第二站和第三站,成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一定要认真治疗,避免血管内内膜遭到破坏。 即使得了“三高”,活的长寿、没有发生心梗的人也大有所在。比如今年94岁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教授金士翱在2015年接受《大河健康报》采访时表示,“我五六十岁时知道自己血压高,自此遵医嘱量血压、吃药控制。”⑦ ① 控“三高”,药别擅自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金慰鄂在2016年07月29日健康时报药械版刊文提醒,老慢病患者用药要“稳”,无论是药量、药品种类、甚至是每天的服药时间不要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更改,服药治慢病还得慢慢来。⑧ ▼ 高血脂:建议开始服用降脂药的患者,4-6周以后去医院复查一次。⑨ ▼ 高血糖:不同种类的降糖药作用机理不同,用法也不同,适合不同人群。用药一般根据糖友血糖波动特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功能、肝肾功能等多种因素决定。⑩ ▼ 高血压:无论增加还是减低药物的剂量,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血压正常的时候,说明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剂量刚刚好,不可以自行减低药物的剂量。⑨ ② 保持健康生活生方式,不再增加危险因素 参照第一站的做法。 如果你已经有了动脉粥样斑块,那就更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避免斑块继续增长、增多,甚至可以争取使已经形成的斑块缩小。 ①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2016年04月12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表示,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斑块进一步增长或增多。⑭ ② 遵医嘱做好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在健康时报主办的“中国胆固醇健康教育万里行”上谈到,坏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如果斑块已经形成,一定要坚持服药,控制病情的发展,他汀类药物既能减少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也能稳定斑块。⑮ ③ 控制好情绪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有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同时血压增高、生气、使大劲、情绪的波动等都会加大破裂风险。⑮ ④ 定期复查1次动脉血管超声 河北燕达医院心内二科主治医师柯辉在2017年01月20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表示,半年~1年复查1次动脉血管超声,如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看看斑块情况。定期检查血脂,调整降脂药物以及查肝功等。⑰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董蔚在2012年12月13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接受采访时表示,患了冠心病,除了看医生,自我管理更重要,重点是记住一检二管三动四服五复查。 一检:在家或者社区可以自己测血压、体重、心电图等,要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哪方面不好,及时调整。 二管:管住嘴,饮食总的原则是四低二高,低盐、低糖、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 三动:运动千万别过,运动的强度以不感觉疲劳为宜,简单的计算方法是170减去年龄,运动后达到这样一个心率就是健康的范围。 四服:坚持服用降压、降脂、降糖药物。如果血压降10毫米汞柱,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减少1/6,而卒中的风险会减少1/3;胆固醇每减少1%,冠心病危险降低2%到3%。 此外,更重要的是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因为血小板是血栓形成最重要的环节,能堵塞血管,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五查:一定要按医生叮嘱定期、定点复查。⑱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施鸿毓在2018年11月27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出现,少数甚至可能提前数周,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死前1-2天,有的病人可以反复发作。 其主要表现为: 1、心绞痛发作频率加快,而且痛疼加重; 2、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伴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3、心绞痛诱因改变,更易发作,在休息时也会发作; 4、原来可缓解疼痛的方式失效; 5、发作时伴心跳缓慢或心动过速、休克、晕厥等。 当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表现,最好静卧,并尽快呼叫120与急救站联系。 心梗6站旅程, 别拖到最后一步! 本文编辑:任璇 部门主任:杨小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