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儿女的不能时常在父母身边,很多小事都是老人自己完成,比如剪指甲。它看似事小,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很多问题。建议老人剪指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手里握个球
老人在家准备一个能握住的球,剪指甲时拿出来放在被剪的那只手里,这样手臂和手指的力量汇集到物体上,能有效防止手抖。
2. 用温水泡手
水温比平时的洗澡水稍热,42度左右。老人把指甲泡软了再处理,不但更容易剪断,还不会被飞起的指甲碎片崩到眼睛。
3. 中间再两边
建议老人先剪中间再修两边,这样易于掌控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另外,记得把指甲尖角修圆。
4. 肉刺不能拔
指甲边的肉刺不能直接用手拔除,要仔细用修甲刀将肉刺齐根剪断。
5. 忌太短太频
老人别把指甲剪太短,否则指头前端的软组织没有覆盖,指甲的尖端就会向里生长,严重时诱发甲沟炎。合适的长度是指甲顶端与手指或脚趾顶齐平或稍长一些,留出一小条白边最佳。另外,修剪不用太频繁,手指甲每月2次,脚趾甲每月2~3次即可。
6. 戴上老花镜
剪指甲动作精细,老人大多眼神不好,建议戴上老花镜。现在也有自带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者上下调节角度,直到镜片正确对焦,视野就清晰放大了。另外,要避免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剪指甲,最好在白天进行。作为子女,如果有时间,多回家陪陪父母,坐下来给他们剪剪指甲,陪着聊聊天,对老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