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① 持、拿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 将要 天将以酬长厚者/若将跳舞/日将暮,取儿藁葬 《促织》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新序二则》 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石钟山记》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为吾子之将行也/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晋殽之战》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秋水》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七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 《伶官传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琵琶行》 将献公堂 ③ 将来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④(jiàng)将军,将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为赵将/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过秦论》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怀王与诸将约曰 《鸿门宴》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左忠毅公逸事》 ⑤率领,带兵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过秦论》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 《苏武传》 ⑥(qiāng)愿,请 将进酒,杯莫停 《将进酒》 (⑦把。如: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枉将他气杀也么哥《窦娥冤》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⑧将息:休养、调理。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⑨连词,表假设,“如果”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前赤壁赋》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黄州快哉亭记》⑩扶将:这里是服侍的意思。如:好自相扶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解 ① 解开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病梅馆记》 急解令休止 《促织》 ② 解下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左忠毅公逸事》 ③ 解答,解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④ 理解,明白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 《师说》 ⑤ 剖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了解牛》 ⑥ 排解,消除 遂以解国之大患 《荀子·臣道》 结 ① 用线绳等物打结或编织;也指结成之物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周易,系辞下》 ②结交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搭,构建 结庐在人境 《饮酒》 ① 结草:报恩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陈情表》 (⑤凝聚,凝结如:严霜结庭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⑥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例如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 如:结发同枕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⑦结下,订立 如:结誓不别离/既欲结大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矜 ① 骄傲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促织》 ② 怜悯,同情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陈情表》 ③ 珍重,顾惜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陈情表》 (④qín矛、戟等武器的柄 如: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竟 ① 从头至尾 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项脊轩志》 ② 完毕,终了, 到……终了的时候 秦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竟然,居然 神农竞不知 《游何将军山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 (④假使 如: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就 ① 即,便 及扑人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促织》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窦娥冤》 ② 接近,靠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③ 趋向 故就酒家觞之 《训俭示康》 ④ 近于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归去来兮辞》 ⑤ 受,接受 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秦晋殽之战》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臣请就汤镬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 完成,达到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谏逐客书》 (⑦就寝:指上床脱衣安睡。如: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左忠毅公轶事》) 绝 ① 断 武气绝,半日复息 《苏武传》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论语七则》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前赤壁赋》 ② 停止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琵琶行》 ③ 断绝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 ④ 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促织》 ⑤ 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⑥ 极度,非常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罴说》 (⑦跟外界隔绝。如: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⑧绝句。如:口占一绝⑨气绝、死亡。如:抢呼欲绝。《促织》我命绝今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⑩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如: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连山绝壑,长林古木《黄州快哉亭记》) 堪 ① 经得起,忍受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七则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指南录后序》 可堪孤馆闭春寒 《踏莎行·郴州旅舍》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 ② 能够,可以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虞美人》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休说鲈鱼堪脍 《永遇乐·登建康赏心亭》 (③胜任。妾不堪驱使/不堪母驱使/不堪吏人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克 ① 能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 ② 攻破,战胜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秦晋殽之战》 (③克制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困 ① 困窘,困难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② 被困,困住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前赤壁赋》 ③ 贫困,贫乏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训俭示康》 ④ 困倦,疲惫 昨夜困乎 《后汉书·耿纯传》 怜 ①怜爱,爱惜,爱护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促织》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长亭送别》 ②悯,同情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③⑴可怜:值得怜悯。如: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窦娥冤》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登楼》⑵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⑶可爱。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弥 ① 更加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宋人有得玉者》 ②满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苏武传》 靡 ① 没有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指南录后序》 靡计不施,迄无济。 《促织》 ② 倒下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促织》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浪费,奢侈 吾性不喜华靡/众人皆以奢靡为荣/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石崇以奢靡夸人。 《训俭示康》 莫 ① 没有什么 (人或物)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种树郭橐驼传》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论语七则》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诸子喻山水》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秋水》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石钟山记》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二章》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训俭示康》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指南录后序》 ② 不,不要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遣去慎莫留!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成仓猝莫知所救 《促织》 虽一毫而莫取/而卒莫消长也。 《前赤壁赋》 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石钟山记》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秋声赋》 ③ 通“暮”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能 ① 能力,才能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织》 才能不及中人 《阿房宫赋》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能力的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② 发挥才能 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 《诸子喻山水》 ③ 能够,胜任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苟有能反是者,吾又何能为哉! 《种树郭橐驼传》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病梅馆记》 百计营谋不能脱/并虫不能行捉矣/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促织》 故能成其高/故能成其富/故能成其大//故能成其众/故能成其圣/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故能为百谷王/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诸子喻山水》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阿房宫赋》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黄州快哉亭记》 又北向,不能得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十三能织素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游褒禅山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终不能加胜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 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则能谨身节用 《训俭示康》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 总为浮云能蔽日 《登金陵凤凰台》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秦晋殽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壮士!能復饮乎?/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鸿门宴》 非曰能之,愿学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苏武传》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论语七则》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二章》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秋声赋》 ④ 及,达 盖子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内 ① 里面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秋水》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训俭示康》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长亭送别》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② 内室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项脊轩志》 ③ 皇宫 近日上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 《训俭示康》 ④ 同“纳”,接纳,收容。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⑤宇内:天下,天地之间。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迫 ① 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 催促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陈情表》 ③ 急,危急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 ④ 逼近,近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指南录后序》 期 ① 规定的时日,期限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死期至矣! 《促织》 登程先问归期 《长亭送别》 ② 等待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③ 期望,要求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窦娥冤》 ④ jī 期服,为亲属服丧一年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⑤ 约会 期我乎桑中(桑中:地名) 《诗经·桑中》 奇 ① 奇异的,罕见的,不寻常的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山记》 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石钟山记》 恐此事非奇。 ② 惊异,以 ……为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促织》 迁 ① 晋升或调动官职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苏武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② 迁移,变化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种树郭橐驼传》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指南录后序》 ③ 变更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 劝 ① 勉励 劝学 《劝学》 ② 劝说 或劝以少休 《左忠毅公逸事》 却: 1回头 却与小姑别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2后退 相如因持璧却立(退,这里指后退几步) 《廉颇蔺相如列传》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行(并序)》 3击退,使……后退 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秦论》 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 4表示语气转折,相当于“但”、“可是”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 5了却:完成 痴儿了却公家事 《登快阁》 (6拒绝,推却:谢安固却之《肥水之战》;7还,再: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如 ①遵从、依照。又,依旧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 ②往,到……去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指南录后序》 事如此,此必及我 《苏武传》 ③像,如同 闻妻言如被冰雪/果如成言 《促织》 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噌吰如钟鼓不绝/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七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琵琶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诸子喻山水》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仙之人兮列如麻/世间行乐亦如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元曲二首》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训俭示康》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声赋》 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 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左忠毅公逸事》 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武传》 ④及,比得上。又,不如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种树郭橐驼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说》 不如自行搜觅/不如拚博一笑。 《促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不如因善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⑤连词,假如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⑥连词,或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⑦如----何对(把)---怎么办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⑧至于。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⑨如恐。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⑩何如:如何,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⑾如今:现在。如:如今有谁堪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 ① 像,如同 上善若水 《诸子喻山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旁一蟆,若将跳舞/覆之以掌,虚若无物/视之,形若土狗/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中绘殿阁类兰若 《促织》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黄州快哉亭记》 无若宋人然 《孟子二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 《国殇》 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训俭示康》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② 假如,如果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秦晋崤之战》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窦娥冤》 若与我者,皆丧宝也 《新序二则》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长亭送别》 ③ 及,比得上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 故不我若也。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训俭示康》 不若人有其宝。 《新序二则》 ④ 你,你的 吾儿,久不见若影 《项脊轩志》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苏武传》 ⑤ 若属:你们这些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⑥ 自若:如常,依然如故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⑦代词,如此、这样。如: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⑧海神名。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⑨若何:怎么样?如:以闲敝邑,若何?/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稍 ① 稍微,略为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 《促织》 ② 逐渐.慢慢地 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苏武传》 色: ①颜色 短小,黑赤色 《促织》 ②神态,气色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促织》 母闻之,面色灰死 《促织》 不言而其色欲之 《新序二则》 ③景色 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 目遇之而成色 《前赤壁赋》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秋声赋》 草拂之而色变 《秋声赋》 (④美色,女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 121、甚 ①厉害,严重 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过分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种树郭橐驼传》 ③超过,胜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④很 甚善,名我固当 《种树郭橐驼传》 ⑤什么,怎么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122、审 ①仔细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 《促织》 ②清楚,明白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③周密,详细 博学之,审问之 123、识 ①辨识 独其为文犹可识 《游褒禅山记》 ②见识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 ③通“志”,记住 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 124、适 ①到……去 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 ②满足,畅快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 《黄州快哉亭记》 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黄州快哉亭记》 ③女子出嫁 始适还家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适合,适应 处分适兄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刚刚,才 适得府君书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⑥享受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黄州快哉亭记》 125、是 ①正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②这个,这样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游褒禅山记》 于是予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③判断动词“是”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④是故,是以:因此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 126、书 ①书籍,书本 欧阳子方夜读书 《秋声赋》 ②写字,书写,记录 或凭几学书 《项脊轩志》 秦御史前书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文字 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 ④书信,文书 使人遗赵王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7、数 ① 几,几个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伶官传序》 辄倾数家之产 《促织》 ②数目,数量 号物之数谓之万 《秋水》 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③计算 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 《训俭示康》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秋水》 ④列举罪状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 ⑤屡次,多次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苏武传》 ⑥天命,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 128、孰 ①谁,什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是可忍,孰不可忍 ②通“熟”,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9、疏 ①粗疏,粗砺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论语》 ②稀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病梅馆记》 ③给皇帝的奏议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④分条陈述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织》 130、率 ①率领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过秦论》 ②轻率 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 ③一概,都,大多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132、私 ①私下,暗地里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鸿门宴》 燕王私握臣手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个人的,与“公”相对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33、遂 ①成长,养育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种树郭橐驼传》 ②于是,就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 ③终于,竟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成就 四者无一遂 《报任安书》 134、涕 ① 哭,流泪 儿涕而出 《促织》 ②眼泪 涕落百余行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5、图 ①图画,地图 执图诣寺后 《促织》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想,希望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 不图子自归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图谋,谋划 136、徒 ①白白地,徒然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只,仅仅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乐毅之徒通其意 《过秦论》 ④刑徒,犯人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137、王 ① 帝王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黄州快哉亭记》 ②封爵的最高等级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苏武传》 ③称王,统治天下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鸿门宴》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138、望 ①农历每月十五,十六为“既望” 七月既望 《前赤壁赋》 ②看 西望武昌诸山 《前赤壁赋》 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③名望,声望 卿为清望官 《训俭示康》 ④希望,盼望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苏武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⑤望洋:抬头仰视 望洋向若而叹曰 《秋水》 139、微 ①细小,轻微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石钟山记》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伶官传序》 ②地位低微,卑贱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陈情表》 ③暗中,秘密地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左忠毅公逸事》 ④隐藏身份,不显露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 ⑤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⑥精妙,含蓄 微言大义 其文约,其辞微 《屈原列传》 ⑦弱,微弱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 140、闻 ①听到,听见 驼闻之,曰 《种树郭橐驼传》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②使……听到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③名声,名誉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诸子喻山水》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闻名,著称 宰以卓异闻 《促织》 ⑤懂得,知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⑥见识,见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秋水》 141、恶 ①憎恨,厌恶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 《诸子喻山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诸子喻山水》 ②粗陋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训俭示康》 ③罪过,罪恶,与“善”相对 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指南录后序》 ④凶险,凶暴,险恶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指南录后序》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怎么,哪里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论语》 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 142、悉 ①全,都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病梅馆记》 赵王悉召群臣议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3、相 ①互相,交互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②相貌,容貌;形貌,状貌 儿已薄禄相,会不相从许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 《文论十则》 ③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你”、“我”、“他” 还必相迎取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及时相遣归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好自相扶将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五月渔郎相忆否 《苏幕遮》 ④省视,察看 伯乐相马 ⑤辅助,帮助 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 ⑥宰相,丞相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 ⑦主持礼仪之人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 144、谢 ①辞别 谢家来贵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 ②告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道歉,谢罪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④感激,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145、幸 ①侥幸,幸亏,幸而 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古代皇帝到某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③宠幸,宠爱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鸿门宴》 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希望,请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苏武传》 ⑤幸运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指南录后序》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苏武传》 ⑥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146、延 ①延长,伸长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窦娥冤》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过秦论》 ②邀请 秦人开关延敌 《过秦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147、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②太阳,阳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苏幕遮》 ③假装,表面上 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战国策》 148、要 ①相约,约定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险要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过秦论》 ③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 149、宜 ①应该,应当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黄州快哉亭记》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然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秋声赋》 150、狱 ①监狱,牢房 及左公下厂狱 《左忠毅公逸事》 ②诉讼案件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 151、再 ①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 《曹刿论战》 ②两次 已为墙,凡再变矣 《项脊轩志》 152、造 ①到,往,拜访 径造庐访成 《促织》 必躬造左公第 《左忠毅公逸事》 ②制作,建造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③造物:自然界,原意指“天”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 153、贼 ①对敌人的蔑称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 《左忠毅公逸事》 ②害,伤害,杀害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秋声赋》 ③仇敌,敌人 骂逆贼当死 《指南录后序》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伶官传序》 154、振 ①挥动,抖动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 《左忠毅公逸事》 ②奋起,振作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促织》 ③通“震”,威吓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④通“赈”,救济 振困穷,补不足 《三国志》 155、志 ①心意,意志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②志向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游褒禅山记》 ③立志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诸子喻山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训俭示康》 ④记,记住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屈原列传》 ⑤记事的书或文章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⑥标志,标记 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 156、治 ①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 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②营造,修建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训俭示康》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 《谏太宗十思疏》 ③治理,管理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苏武传》 157、置 ①放弃,丢下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种树郭橐驼传》 ②安放,放置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促织》 ③摆,设 客至未尝不置酒 《训俭示康》 ④建立,设置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项脊轩志》 ⑤购置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苏武传》 158、诸 ①众多,各个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 《前赤壁赋》 述诸小妹语曰 《项脊轩志》 ②兼词,相当于“之于”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 献诸抚军 《促织》 ③兼词,相当与“之乎” 王语暴以好乐,有诸? 《孟子》 159、族 ①灭族,诛族 族秦者秦也 《阿房宫赋》 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②家族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③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师说》 160、左 ①左边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秦晋殽之战》 ②不正,邪僻 旁门左道 ③不合,违背 意见与人相左 ④左右:在旁侍侯的人 左右免胃而下 《秦晋殽之战》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左迁:降职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⑥江左:江东地区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初中1—140) 1、昂 ①抬高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 2、傲 ①骄傲、傲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②轻视、蔑视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疏》 ③傲然自得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3、包 ①包取,占有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4、比 ①并列,挨着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促织》 ②比较,相比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③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 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论语》 ④比拟 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生成,具有 自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秋水》 ⑥勾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5、鄙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浅陋,无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轻视,看不起 管仲镂簋紘,山节藻悦,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6、兵 ①军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 《谏太宗十思疏》 ②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陈涉世家》 ③兵士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过秦论》 ④军事、兵法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诸子喻山水》 7、病 ①辱 疾病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为枳》 ②精疲力尽,困苦不堪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故病且怠 《病梅馆记》 ③弊病,缺点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 ④疾病,生病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 病瘘,隆然伏行 《种树郭橐驼传》 ⑤把……弄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 ⑥怨恨、忧愁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黄州快战亭记》 8、察 ①明察,识别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陈情表》 ②观察,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 ③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 9、彻 ① 通达,贯通,穿透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
|
来自: kanglanlan >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