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时机怎么把握?你敢“心动即行动”吗!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6-26

    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沃伦·巴菲特

行情速递

        今日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题材概念逐渐走强,三大指数盘中先后翻红,午后两市整体维持缩量震荡走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较前日明显缩量,个股涨跌参半。

        近来市场受到消息刺激较多,指数经历来来回回。但总体而言市场依旧谨慎,热点轮动难测,反倒让人无从下手,最难不过交易时机的把握!不过,投资界的大牛冯柳提出过一个概念:心动即行动。(可点击此处回顾冯柳更多投资观点和精彩解读)这个概念对投资者们有何指导意义?它究竟有什么深刻意思?别错过今天谭昊老师的4点解读!

    在投资圈里,冯柳算是一个很有传奇性的人,民间高手,自学成才,长期业绩优异,管理大资金也不吃力。关于他的投资哲学、理念和方法,我们团队已经进行过两次非常深入的讨论。

    冯柳对于投资哲学的认知,是我见闻过的最深的人之一。另外一个是李国飞。李国飞把佛学和投资相结合,冯柳是把道家哲学跟投资相结合。冯柳对于老子提出的“弱者道之用”的领悟非常深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发展出了一套在投资中落地的方法论,用这套方法论取得长期优秀的投资业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今天只讲一个点,冯柳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心动即行动。

    讲的是对交易时机的把握,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扣扳机的那一刻。当你想要交易的那一刻你就去交易,这叫心动即行动。这个说法乍听上去有点奇怪,有点唯心,有点像女人逛街买衣服的感觉。但是深入探究下去,你会发现他用了一个最简洁的模型,大道至简。

    这背后的哲学理念,很多地方跟大众的通常理解背道而驰,也反应了冯柳的哲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我来从几个角度解读一下。

第一点,心动即行动是对贪婪的一种有意识的节制。

    每次交易的时候我们都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一种写在人性底层的贪婪,很难克服。

    在理性上,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一个人每次买在最低价是不可能的。上帝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在感性层面,在潜意识层面,一个人在很多时候就是抑制不住这种想要买在最低价的冲动。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会在意识层面非常用力,希望把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上,希望能买到最低点。大部分时候,这种用力是无意义的,但是这种用力本身构成了一种心理代偿机制,能够缓解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似乎只要自己多用力一点,未来的不确定性就会少一点。这当然是种幻象。

    与其这样在不断用力的黑洞里无法自拔,还不如拈花一笑,心动即行动。

第二点,承认自己的无能,尊重随机性。

    既然彻底想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每次都买到最低点。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

    在《优势投资法则》这本书中,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无能是一种劣势,但是承认自己的无能会变成一种优势。而冯柳所提出的弱者思维体系,把这个思想进一步推到了极致——一切投资决策,都在一个假设前期之下做出,那就是假设自己是这个市场最弱的一个人,而不是最强的。

    这个视角极其与人性的惯性相悖。但是当你真正能够站在这个视角去看待问题,眼中的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你对于自己应该怎么做决策,马上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

    比如,既然自己是弱者,那么就应该尊重随机性,而不是试图去超越随机性。心动即行动,就是一种尊重随机性的表现。

第三点,对于主观感受的巧妙运用。

    一个人在观察市场中形成的主观感受,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其实充满了陷阱和争议。

    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说的是一种对于大众情绪(也包括自身情绪)的反向利用。我也曾数次和团队讨论过一个问题:当你感知到自己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有没有可用之处?你不妨想象一下,K线图就像是天线,每一个在市场中的人,都通过天线来接收到别人的情绪,然后自身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别人贪婪的时候,大概率你也会同步贪婪;别人恐惧的时候,大概率你也会同步恐惧。这是因为人性的共通,也是因为天线的传递。

    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于自身主观感受的利用,似乎应该是反向利用。但这里面的难点是,不管反向用,还是正向用。主观感受都过于飘忽不定,难以形成稳定的策略。比如索罗斯著名的背痛理论,当他背痛时,往往就是仓位不正确的时候,应该减仓了。但是这种主观感受我相信并不是稳定的。

    而冯柳提出的心动即行动,则是另外一个新颖的,有意思的角度。这似乎是在提倡顺应人性,尽量给自己即时满足。

    投资本身已经有太多反人性和延迟满足的地方,在某些地方顺应一下人性,给自己一点即时满足,是不是有点反者道之动的味道呢?

    多年前我学易经的时候,关于占卜有一个讲究,叫做不动不占。说的也是,捕捉心动的那一个时刻。当然这里有个前提,绝不是鼓励你冲动交易。这个心动即行动一定是要符合你的整体交易框架的,是在所有的硬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说你估算某只股票跌到8元~10元的区间可以买,在达到这个区间的前期下,某一个点你心动了,就可以去买。但是不在区间之内的交易肯定是不行的。

第四点,节省心力,不把难题留给未来。

    冯柳说,如果自己心动了,又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这相当于把难题留给了未来。

    假设股价继续下跌,你就一定还想再等等,假设股价止跌回升了,你就会更纠结了。买还是不买?买多一点还是买少一点?当你等的时候其实你就把难题留给了未来,而且未来的难度一定会比现在更难。

    这会消耗你大量的心力,严重降低你的决策质量和生活质量。

    与其这样,还不如痛快一点。

    你说呢?

对冲基金经理

短期成功靠运气

长期成功靠概率

    谭昊,彼得明奇资产管理创始人、量化交易者;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对话私募掌门人》特邀专家。

    “RIH投读会”创始人,会员皆为国内一线投资家,出版《优势投资法则》,被多家投资机构列为内部必读书目,曾任知名全国性财经媒体执行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