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类老人不宜吃参

 图书 馆员 2019-06-27

2018-12-03 15:02

该用时,人参是补药;不该用时,人参就是毒药

受访专家: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孙树侠

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谭子虎

中医认为,夏季宜补气。于是,初夏时节,购买参类产品补气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适合用参进补,不同体质该怎样挑选参类产品,怎样吃参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参类产品种类繁多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市朝阳区近10家中、西药店发现,市场上的参产品种类繁多,且价格差别大。参产品按种类分主要有:吉林长白山产的人参、朝鲜半岛产的高丽参及产自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按加工方式分主要有:参片、参膏、参粉三大类;售卖形式一般分为散装及盒装,盒装一般比散装要贵。以人参片为例,散装人参片100克最低价为150元,而一盒包装精美的100克人参片则要卖到298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参并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我国《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对人参药理作用的经典表述,一直影响到当代。人参的发现、采集、栽培和应用源于中国,后来传至日本和韩国,再后来传至北美和欧洲。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播,外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人参的药效作用,以美国为例,人参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占草药市场的15%~20%,是美国人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参本身也有很多种类,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野山参与园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参被称为野山参,非常少见;市面上售卖的人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园参。参类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生晒参、白参和红参。人参品种不同,功效也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先辨别个人体质,再选择合适的参。生晒参性微凉,味甘,经常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者,或糖尿病、癌症、肾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可适量用其进补。白参功效与生晒参类似,但功效较弱。红参温性,具有补气温阳作用,适合阳气虚弱者,平时怕冷且手脚易冰凉的人适合吃。高丽参产自朝鲜半岛,是红参的一种,适用于冬季肢冷畏寒、阳气不足者,如老年人及妇女寒证、阳虚证的人群。西洋参原产于北美地区,和其他参类不同,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抗疲劳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吃参也有季节之分,一般春天、夏天或早秋,天气较热时可吃生晒参、西洋参,晚秋和冬天,天气较冷时可吃红参。

虽然有研究显示,人参的提取成分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但目前只是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目前尚没有实验论证,吃人参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吃参进补并非人人适合

中医有句话说,该用人参时用人参,人参是补药;在不该用人参时使用,人参就是毒药。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补身。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孙树侠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有四类老人尤其不宜用人参进补。

有胆囊炎或胆结石的老人。参类中含有的人参皂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会抑制胆道排泄,从而使胆汁变稠。临床上发现,长期服用人参的人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会高。且中医认为,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均为湿热旺盛,服食人参会助湿热,使病情加重。

易失眠的老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导致体内的平衡受到影响。参类中的人参皂苷Rg类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会使失眠的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这类人吃参,不仅不能够促进睡眠,反而会加重失眠的情况。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人参中含有抗脂肪分解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具有蛋白质特性的肽类物质,其中的天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这种抗脂肪分解的物质,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促进组织器官的脂肪增加,而脂肪的增加对患有动脉硬化的患者极为不利。高血压患者一般血管弹性差,其原因也多是血管壁脂肪堆积。因此,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不宜食用人参。

血液黏稠度高的老人。参类中含有的人参总皂苷成分,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本身血液黏稠度就比较高的人,再让红血球生长,会令血液黏稠度更高,那么病情就很难好转。

此外,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谭子虎表示,人参性热,有口腔溃疡、经常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不适宜服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吃,但也要酌情减量;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液循环,使心悸更甚、使病情加重;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孙树侠表示,身体健康者过多使用人参进补,非但无益于健康,甚至还会招致疾病。尤其是怀孕后期的孕妇、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吃参别配几样食物

不论是人参还是其他进补品,谭子虎认为都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来辨证施治。中医建议有气虚体弱者,宜进补人参制品,以补气养血,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用参类进补可调节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孙树侠表示,人工种植的五年以下人参为食材,五年以上的为药材。人参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一般情况下,食用小剂量会促进人体健康,食用量每天不超过3~4克。谭子虎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参片、参粉和参膏在疗效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剂型不一样,吸收速度上人参膏会稍快。

此外,服用参类产品时,如要配以其他药材或补品,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两位专家总结,参与以下几种食物搭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葡萄。参类与葡萄同吃影响人体对参类的吸收,从而降低保健效果。因为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

茶。茶叶含有鞣质,易与人参皂苷结合,不易被人吸收。茶叶还含有咖啡因等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参类也有类似作用,因此同时服用参和茶容易使人出现睡眠质量降低、烦躁、头痛等现象。

萝卜。中医认为,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表明,萝卜消食利尿。人参大补元气,吃萝卜却可破气,这样人参就起不到滋补作用了。此外,大部分的滋补品都有补气作用,故均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

常吃西红柿血管好

2019-06-24 16:21生命时报

生的熟的都有益  每天三个最适宜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  朱 毅

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许淑芳

西红柿亦蔬亦果,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常见菜。日前,日本北海道情报大学等研究机构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有助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值,对保护血管有很好的效果。其实,西红柿的保健作用还有不少。

从“毒物”到美味

西红柿受到各国人民喜爱,但这种原产于秘鲁的蔬果,早年间因颜色艳丽,人们曾怀疑其有毒,称之为“狼桃”。16世纪,英国一公爵将西红柿带到欧洲,但只将其当作观赏品,后来有画家冒死一试,发现其竟无毒,还美味可口,自此西红柿正式走上餐桌。西红柿明朝时传入中国,由于“番”有外来之义,当时称其为“番柿”,植物学家后来发现它与茄子一样,同属茄科,又称之为番茄。国外有机种植网站介绍,番茄主要有以下4种:常规番茄、樱桃番茄、灌木番茄、牛排番茄。市面上常见番茄种类多为常规番茄和樱桃番茄,或是二者的栽培种类。

国内外不断有人研究西红柿对健康的影响。上述研究中,研究小组将坏胆固醇值120~160毫克/分升的健康人群分为两组,分别食用番茄红素含量较高和不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生吃12周后,发现前者坏胆固醇明显减少,血脂得到明显改善。最新一期《食品科学与营养》中也刊文称,番茄或番茄制品(如番茄汁)能降低血压、胆固醇水平,有益心血管健康。

坏胆固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者在人体内都起到“运输车”的作用,只不过前者是将血液中的脂类运送进细胞,后者是将细胞及血液中的脂类运往肝脏储存或分解。平常两者同行畅通无阻,但坏胆固醇“坏”就坏在当其运输量增多(即坏胆固醇含量增加),细胞内脂类物质就会积聚,从而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最终可能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斑块形成。

除了改善心脑血管,西红柿也被证明在预防疾病、改善骨骼方面有所裨益。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州大学联合研究类胡萝卜素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影响,发现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西红柿和柑橘类水果,人们摄取越多,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风险越低。德国莱布尼茨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显示,常吃西红柿可有效抵御紫外线照射带来的不良后果,可减少皱纹、预防皮肤癌。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淑芳表示,以上研究多集中在番茄的特殊成分,目前临床上对患者的建议更多的还是食物均衡搭配,并不建议只食用西红柿来预防某种疾病或辅助某种治疗。

红橙黄营养有侧重

西红柿的酸味来自有机酸,甜味来自其中少量的糖,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每百克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约为苹果的5倍。

番茄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是番茄红素,有临床生化科学家将番茄红素喂食实验小鼠,其剂量等同于人体推荐量,结果发现实验小鼠骨密度明显增加,体内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含量也有所上升。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每天摄入25毫克以上番茄红素(摄取方式包括番茄酱、番茄汁、生番茄),坏胆固醇水平就能降低约10%。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朱毅表示,每人每天摄入5~10毫克番茄红素,就可获得健康益处。每100克不同种类西红柿的番茄红素含量从0.8~4.2毫克不等,如按照中间值2毫克计算,每天需要食用3个中等大小的番茄即可满足需要。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摄入的300~500克蔬菜量,许淑芳建议,包括番茄在内的茄瓜类建议摄入150克左右即可。

番茄种类繁多,不同颜色的番茄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美国园艺学会就探索出了色彩差异对番茄营养价值的影响:红色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橙色番茄富含生育酚,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利于预防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黄色番茄通常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不同番茄营养成分不同,但研究人员表示,无论哪种番茄都利于提升整体健康指数,因此挑选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某种颜色,而是应该尽量多元化。

番茄制品别选加料的

不少人都有疑问:西红柿到底生吃好还是做菜好?番茄酱等番茄制品是不是也一样有益?

朱毅介绍,番茄甜中带些微酸,生吃不仅开胃,还能够将其中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完整收入体内,不过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营养素,需要在和油脂混合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吸收。因此,将番茄放入锅中,加少量油炒熟,有利于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这种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也很小,且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不受温度影响的营养素含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番茄生吃熟吃都可以。如果为了更好吸收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素,熟吃更能满足需求,但要注意油脂加入量一定要少,一小勺就够了。

番茄酱也是常见的调味料,酸甜适口,非常开胃。专家提醒,选择番茄酱时,首先要看清是纯番茄熬制的酱,还是在番茄酱基础上添加了白砂糖、盐、食用香精的番茄沙司,后者是具有调味功能的调味品,做菜时,要注意减少糖盐用量。

与纯番茄酱类似,榨的纯番茄汁保留了番茄基本所有营养素,而且细胞壁破碎,里面的番茄红素等溶出量更多,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饮品。不过要注意,在超市选购瓶装番茄汁时,要仔细观察配料表,很多是在番茄汁基础上额外添加糖、盐等成分,这种饮品就和甜饮料相差无几了。

许淑芳提醒,有一些人要慎吃或少吃番茄。1.胃食管反流患者及易发生腹部疼痛人群。胃食管反流很大程度与饮食相关,番茄中的有机酸可能导致胃酸反流从而引发不适。未成熟的番茄含有大量生物碱,虽然随其成熟,茄碱含量降低,但胃肠敏感人群大量食用也易出现不适。此类人群建议熟吃番茄,避免空腹吃或生吃。2.番茄过敏人群。番茄是已知过敏原之一,易感人群食用或接触,可能引起喷嚏、湿疹、皮疹等。3.正在服用抗凝药的人。由于西红柿维生素K含量较高,大量服用会降低药物的抗凝效果,少量食用一般没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