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甚至从孩子还未出生,很多家长就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成长、教育等问题担忧! 孩子出生后,不是担心孩子走路不稳会磕碰,就是害怕孩子以后学习不够努力,只要看见孩子,家长就会管这管那。这样的担心换来的就是自己非常疲惫,孩子还不领情,弄得两头不讨好。 在我看来,管孩子不必有那么多担心,只要管住这3条,孩子想不成功都难! 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孩子吃的好穿的好,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可父母们并不知道,正是这种想法,让孩子在“欲望”里迷失,最后只能取得少得可怜的成绩! 我身边有一对夫妻,男人是银行职员,女人是服装店店长。他们有一个独生子,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对孩子格外宠爱,孩子不管想干什么,他们都会绝对“服从”。 在这个孩子6岁的时候,出去吃饭时看见餐厅里有人弹钢琴,就嚷着自己也要弹钢琴。他们以为儿子对钢琴有兴趣,就立马买了一台放在家里,还专门请了一个家教老师上门授课。但没想到的是,两天不到,儿子就喊手疼,说什么也不肯再碰钢琴了。看到孩子这么不开心,没办法,也就依了孩子。 过了没多久,这个孩子看到广场上有人玩滑板,觉得好玩,又跑去和爸爸妈妈说自己也要学。这一次孩子刚刚坚持了一个礼拜,却不小心将胳膊摔成了骨折。几个月后恢复的差不多了,本该接着训练的孩子又犯了懒,觉得滑板太危险,转而看上了跆拳道。 一直到现在,跟他同龄的孩子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特长,而这个孩子却还在挑三拣四…… 小孩子的欲望非常强,他们只喜欢追求快乐,如果父母不能管理控制,任凭孩子自由发展,那么最后孩子只会碌碌无为。 有这么一句话:“轻易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被人珍惜;费劲心思得来的肯定会被人放在心上。” 生活中应该是苦乐相伴的,体会了生活的苦才能珍惜快乐,但有了过多的快乐就会不愿意吃苦。所以家长们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要放纵他们的“享乐欲望”。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每次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总会过来捣乱或者突然出现打断谈话,总是缠着你闹,特别没有礼貌。 记得一个老师朋友说过:人人都喜欢聪明的孩子,但喜欢插嘴的聪明孩子却很遭人讨厌。孩子上课本来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班级里有一个喜欢插嘴的孩子,一说话就让全班起哄,扰乱老师和学生的思路,特别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孩子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后特别难改正,如果爱插嘴的性子不改变,对他们未来的职场工作很不利。因为没有哪家企业老总会想要个爱插嘴,想表现,不懂尊重人的员工。 孩子喜欢插嘴并不能代表他们乐观活泼,反倒彰显他们缺乏教养。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孩子一定是:不多说话、不打断人说话、不爱插嘴别人的话! 与其费劲心思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不如帮他们纠正喜欢插嘴的习惯,建立好的修养。对此,家长们可以与孩子讲清楚,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和爸爸妈妈讲,一定要先说声“请问”或“不好意思”,这样才不会丢了礼貌! 一个人活在世上,住的简陋、穿的破烂都没关系,只要肯吃苦、够勤快,肯定会有不小的成就,怕就怕你懒!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前几天一位姓张的同事和我讲的一件事。她有一个12岁的女儿,暑假开学就上中学了,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他给女儿报了一个野外训练营。原本以为成绩优秀的女儿一定会在训练营有一个好的表现,没想到不到两天,女儿就被送回来了! 而遣回的理由竟是:太懒! 女儿到训练营后,教官给了她们半天时间整理内务,可女儿却因为累,睡了半天觉,这让教官非常生气。教官批评她的时候,她还狡辩“整理太累了,我不想学,在家里妈妈都会帮我做好的。”听了女儿的话,她自己也气的不成样子。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太多,出门有人接送、上学有人收拾书本、衣服有人洗、床铺有人打理,只要张张嘴,什么都有人帮忙做,幸福的不得了。但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必然会助长懒惰的生长,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以下几种危害: 1)畏难心理:当家长请求孩子帮自己做某些事情时,孩子会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容易懒散,不愿打破现状,接受挑战。 2)依赖别人: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做什么都会依赖父母,不能独当一面,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后退。 3)没上进心:因为没有动力,所以做什么都兴致缺缺,作业也只想马虎完成,对自己的要求极低,总是抱着“过得去就行”的想法,极度缺乏责任感。 4)不懂感恩:平常都是接受家长宠爱的孩子,容易变得娇气自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会懂得孝顺。 所以,家长们,要想孩子有出息,一定要戒掉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