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孙丽528 2019-06-27

股骨颈骨折被称做未解决骨折,其较高的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治疗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效果是恢复骨折前的功能而不遗留与骨折相关的并发症。从上世纪30年代三翼钉的出现,改变了股骨颈骨折单一的保守治疗方式,到后来的空心螺纹钉、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关节置换技术为股骨颈骨折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这一技术在过去40年的实践,也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较高等问题。

目前,股骨颈骨折首选哪种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尚存在争议。年青病人的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头松质骨密度较高,骨质对内固定螺钉螺纹的把持力强,其固定较牢靠,且关节植换为时过早,空心钉内固定是首选治疗方法。而老年骨质疏松病人因骨质的把持力弱,易造成螺钉的松动脱出等问题。但从降低费用以及微创手术较少并发症等方面考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空心钉内固定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从1987年我院正式筹建骨科到1998年这段较长的时间里对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消极和被动的,疗效始终无进展,其主要问题是无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及相应的X线设备。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出现了空心螺纹钉,这就给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带来了生机和希望。1999年,我院引进了先进的DSA设备,从这一年我们偿试利用这套设备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术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4年来经过总结回顾看确实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具体操作技术简单叙述就是:由过去开放手术复位术中拍片改为麻醉后肌肉松弥,DSA透视下闭合复位穿针,小切口置入空心螺纹钉固定。由于是在方便、灵活的DSA透视下所有操作过程均可在直视下完成,创伤很小,且多数病人都能达到骨折解剖复位,置钉准确,固定牢。以上这些技术和条件是保证股骨颈骨折术后较少出现并发症关键之关键。

因此,使许多过去适应于人工股骨头、人工关节置换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可以首先选择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从而避免了手术创伤大给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身体的打击,及术后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医疗费用也低了许多。最近两年,由于在介入科施术麻醉不方便,我们改在手术室利用C型臂透视,所以这种治疗方法不受任何影响的进行。而且费用更低一些。自1999年~2003年共治疗病人近50例,年龄从21岁~84岁,平均62.62岁,女患多于男患1倍。根据对其中的29例随访资料统计骨折愈合率为97%(过去为80%)。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其主要原因是供应头部的血管在外伤当时即被撕裂,因此过去开放手术复位固定对于股骨头残存血供进一步破坏,加上复位不良,固定不稳,导致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率达35-50%之多。目前,我们采用的闭合复位固定方法由于是在直视下操作,可使骨干解剖对位,置钉位置准确理想,几个1.5厘米的小切口有效的保存了股骨头残存宝贵的血运,为增加术后骨折愈合率及最大限度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股骨颈骨折并发的头坏死与特发性、无菌性头坏死发展结果有着很大不同,前者表现髋部疼痛轻微,能保持较好的关节功能,X线片仅表现骨质疏松,骨小果增粗,不规则透光区,极少有关节变形和塌陷,生活上可自理,多数病人可终生不需换人工关节。因此,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70岁以上),并髋置换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而对于50~70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当骨折愈合面无并发症发生时会获得很好的功能恢复,我们所治疗的这一组病人发生股骨头坏死仅3例,占本组病人的9.6%,是很低的,另外,闭合复位固定手术创伤小,老年病人易耐受,可以在伤后短时间内施术。而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在受伤后短时间内施术风险较大。所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即使有移位,也应考虑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