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千年的中医历史变迁,看了忍不住想学 (一)

 杨黛安兮子君 2019-06-27

近代中医教育模式——学校


 

到了辛亥革命后,我国中医界的许多仁人志士为拯救祖国医学,冲破重重阻力,并汲取西方教育先进的理念,开始举办具有现代教育模式的中医学校。

从民国二年(1913年)神州医药总会晋京恳请提倡中医中药、准予另设中医医药专门学校,l92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请教育部明定中医课程并列入医学教育规程案,为我国中医界申请办学立案成功开始。

1929年至1949年,那是我国中医界在艰难困苦的历程中坚持学校教育、兴办发展学校教育,闯出了一条教育自立的道路,成为中医近代史光辉篇章之一。

近代中医教育,当然还包括传统的以师带徒教育,其与中医院校教育并存互为补充发展,在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仍占居一定位置。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大学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中医药人才的严重匮缺就凸显出来。从五十年代开始,为了帮助中医药人员系统提高中医理论和技术水平,了解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期中知师进修班。从而使很多中医人员掌握了更专业更全面的中医知识,后来更出现了一批中医与西医结合的人才。于是,全国在医科高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纷纷增设了中医课程。从此开始了中医药专业人员现代教育模式的新历程。


 

如今中医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医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不可失,要充分思考认识到中、西医是两大截然不同的学术体系,所以教育与传承也应各具特色。

中医教育模式应当是多样的,传承的中医思想也应当是多元的,中医思想体系应当是开放的。有必要改革中医教育体制,建立中医人才的市场培养机制。放开中医民间办学,赋予传统的师承方式以应有的地位,打破院校教育的垄断地位;在国有中医院校教育中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院校自主办学权,促进多元中医思想的传播。

你看完以后,有没有鉴定自己学习的信心呢?中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鉴定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