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五胡乱华

 air1605 2019-06-27

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最堕落阴暗的时期是五代十六国时期,而并非人们常说的日本侵华战争和七国之战时期。这个时期的华夏民族,死亡人数达到半数以上,前面是三国纷争,后面是东晋十六国,在这片土地上,因为各国的不断纷争,流血无数,华夏最大的危机,就在这个时候发生。对于这段历史,因为太过于残忍,所以很多的详细细节并没有被大众所知,而大众所了解的,一般是五胡乱华,经过各国纷争,最终使得民族进行了融合,为我国的多样文化奠定了基础。其实所谓的民族融合,隐含着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一个民族兴旺,一个民族衰败。例如美洲的印第安人,所谓的融合,其实就是印第安人的灭亡。在这过程中,动乱在所难免,不然也不会有最终的融合。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是这一过程。这一段时期的动荡还有心惊,并不是只字片语能够说清楚的。

随着晋朝衰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五代十六国。这几个民族非常的凶残,在北方土地大肆发动战乱,还有食人的风俗,有时候,婴儿也是他们的美味。被欺凌、被屠杀的汉族人民,并没有选择一直默默承受,他们选择的是反抗与斗争,汉人展现的是不屈与坚强的精神,华夏民族在强权压境中显示出极度的顽强力,使得那些入侵的民族反而融入了汉族的文化中。从来没有过一件事情能够决定历史的大进程。事情的发展都是靠很多小事汇集而成的。五胡乱华也是如此,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历史背景

汉朝后期战乱四起,仅在三国时期,发生的战斗就多达几百起。战乱四起,作为底层的民众,是当时最大的受害者。司马懿在三国历史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尝胜利的果实,就去世了,留了一大堆的烂摊子,尤其是在权力分配上,这使得各地的藩王不满于自己的权势,纷纷自立为王。政权的纷争,是由百姓来买单的,战争加天灾,他们的生活,就是地狱。五胡能够崛起,与西晋发生的八王之乱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西晋内部大乱,自然无暇于少数民族。这才给了少数民族发展的时间还有空间。国家没有作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百姓纷纷起义,匈奴伺机而动。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所以两者形成一种对峙的关系。这段时间,少数民族得到了发展,势力和地盘都得到了扩张。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汉人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人口减少了五分之四。

二、八王之乱

由于八王之乱的原因,晋朝一步一步走向衰亡,而胡人也是趁此机会直接南下入侵。纵然司马家夺得了权势,可是社会却是极度动乱。因为权力的分配不均衡,八王先后觊觎着皇位,为了争夺权力,相互厮杀,上层的统治不牢固,在下层可就乱了套,众多的有点权势的人,割据一方,纷纷自立。很多人借此时机自立为王,有的甚至直接与西晋开战,公然为敌,刘渊就是其中之一。刘渊正式称帝后,为了扩充命其子刘聪进攻洛阳,然而刘聪却疏于防范,被趁夜偷袭,大败而归,几次都进攻失败了,石勒是刘渊军中唯一的统帅,屡立战功,夺取关东后不在受刘渊的统治,自立为王向南扩张。晋朝的司马越政权,自立为王的刘渊政权和少数民族的胡人政权各自为立,中原大地战火不断。时间到了公元后310年,刘渊去世了,并且在去世前将皇位传为了刘和,刘聪不满,夺得皇位,在同一年,石勒攻下江东,并且为次年与刘聪之战做好准备。洛阳城此时陷入了危机中,一场蝗灾,让数万百姓无粮可吃。此情此景,鲜卑族不愿意在出兵,司马越却想攻打石勒,准备大战一次。在对战时,石勒抓捕了不少司马越的手下,还将其残忍杀害,完全不留情面。为了不浪费,石勒直接将部分人吃掉,好填饱肚子,其他的小兵,也大都直接做成了烧烤,充当了石勒军队的食粮。到了311年,晋怀帝跟司马越的矛盾日益严重,还没开始讨伐,司马越就撒手人寰了。两年以后,晋怀帝遇难,刘渊的儿子刘聪起了贼心,大举入侵西晋,历时三年,刘聪攻下西晋,晋愍帝投降,被折磨致死。为何会这样呢?后世人们分析这里面的缘由,认为世家大族的权势过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鼎鼎有名的王谢二家,就可以说明皇权与世家的权利拉锯战。

三、外族势力

自古汉族与胡族的战争,发生的原因都是很无奈的。胡人偏居西北,自然环境原本就恶劣,一旦发生灾害,就陷入危机,只好掠夺其他民族的物资。冬天寒冷,远远没有如今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人畜死亡的情况经常发生,整个冬天非常难熬,只有温暖的南方才适合生存。于是趁着东汉末年,政权削弱时期,地方的州郡各自发展,钻着这个空子,大量的外族人民与汉族人开始有了接触,这为后来的大唐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上面就提到过,历史上关于五胡乱华的记载就是它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为后来的中华文明融合做出了贡献。我们中国的历史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分分合合,在这阶段会发生很多矛盾,这都是大势所趋,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难过或者是大喜过望。华夏民族也永远不倒,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