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我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正式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我们中国人能够获得这一职位,是联合国对我国多年来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做出的肯定! 但在这一职位投票选举的背后,其实也不乏大国之间的角力! 一、屈副部长当选联合国重要职务 据英国路透社6月23日报道,当天,194个成员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在地罗马总部,召开第41届大会。本次大会有重要议题,成员国需从来自中国、格鲁吉亚和法国的三位候选人中,选出了新一任总干事。 屈冬玉副部长胜选后发言 除了中国候选人——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以外,其他两位候选人背后都有大国的支持。美国支持格鲁吉亚前农业部长基尔瓦利泽,法国前农业部长凯瑟琳(女),则是欧盟力推的候选人。 最终,投票结果显示,55岁的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生物学家屈冬玉,在首轮投票中便稳操胜券,以108票胜出。而另外两名候选人凯瑟琳和基尔瓦利泽,分获71票和12票。 从以上票数分布可以看出,中国候选人得票最多,获得的支持率最高,其他两位候选人的票数相加,也没有我们的多。背后有欧盟支持的法国候选人凯瑟琳,票数也不低;而美国支持的候选人,则仅获寥寥无几的12票。 投票之后,屈冬玉副部长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上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一职,任期为4年。胜选过后,屈冬玉副部长表示,他“感谢自己的祖国”,也将忠于联合国职务的使命! 二、中国农业发展是世界奇迹 十多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评价,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却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我国农业满足了全国13.95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需求,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 屈冬玉副部长当选总干事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多年来在农业领域的努力。但同时也跟我国在联合国不断建立的形象有关。反观美国支持的候选人,得票数寥寥无几,这也体现出了人心向背的道理。 曾几何时,联合国重要职位几乎都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据。但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在不断积极承担国际事务,表现出大国风范。中国越强盛,在世界舞台上才会有越多的中国人身影活跃,国际话语权也会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