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6-27

要说宋朝的名妓,最负盛名者非李师师莫属。据传,李师师色艺双绝,通身雪艳,擅画梅、唱小词,深受宋徽宗爱慕,并与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晁冲之、秦观等文人墨客相交甚厚。

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师师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风流人物,所交所游上至皇权贵胄,下至落魄文人,更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正史野史中留下许多香艳旖旎的传说,难辨真假。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分别由何晴&马苏饰演的李师师)

一、出身之谜

生查子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支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相传历史上曾有过两个李师师,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开封人,李师师本姓王,父母双亡,被一李姓歌伎收养,改姓李。第一个李师师年老色衰之后,第二个李师师来接班了,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因父亲去世被李姓妇人收养,改李姓。据各类史料记载,可信度较高的当属第二个。

据载,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因母亲早逝,爱女心切的王寅为保女儿平安,在她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在一家佛寺。师师自小不会哭,然而老僧为她摩顶时,她突然大哭起来。老僧人因此觉得她颇有佛缘,她的样子也很像佛门弟子,而当时人们都把佛门弟子叫做“师”,所以管她叫师师。

一年之后,其父因犯罪死在狱中,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师师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已经“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

二、住所之谜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其一)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关于师师在汴京开封的住所,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在矾楼,二说在小御巷。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修后的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当时的“矾楼灯火”是东京一大盛景。正如刘子翚诗中所说的那样:“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李师师就是在汴京72正店之首的矾楼上,与仰慕她的人交游会饮。

另据<如梦录>记载:“大梁驿,原是宋时小御巷,徽宗幸师师处,下有地道,直通宫院”。言外之意,矾楼可能就在大梁驿——小御巷之内。其实这又是一个误会,矾楼是营业场所,大梁驿——小御巷,则是李师师的家。所以可以理解为,矾楼是李师师“上班”的地方,小御巷则是其私宅。

三、爱情之谜

一丛花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

提到美人,就不可能不提到她的爱情。对于李师师来说,与她一生爱情相关的,一是当朝皇帝宋徽宗,二是著名词人周邦彦。

宋徽宗虽有后宫粉黛三千,却独恋师师一人,经常出宫与其相会,不管白天黑夜,哪怕自己生病也要与李师师相会;更不顾群臣反对,册李师师为瀛国夫人。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曾赐给李师师黄金、白银多达十万余两,两人相交长达17年之久。

宋徽宗在政治上虽无大作为,然而在艺术上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书与画均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被称为我国传统绘画第一画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宋徽宗及其书画)

周邦彦可谓是李师师的蓝颜知己,据《贵耳集》记载,某次周邦彦私会李师师,不料宋徽宗御驾忽至,周邦彦只好藏在闺床之下。夜深时宋徽宗起驾回宫,李师师挽留:“城上已传三更,马滑霜浓,陛下圣躯不豫,岂可再冒风寒。”宋徽宗答道:“朕正因身体违和,不得不加调摄,所以要回宫去。”

这些话从头到尾被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心有所感,便将刚才的情形,谱成一阙《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四、归宿之谜

汴京纪事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徽宗与钦宗在靖康之变中成为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据《李师师外传》所言,当时河北告急,她向开封府表示,愿将徽宗前后所赐金钱“入官助河北饷”。并辗转托人向太上皇请求“弃家为女冠”,徽宗给她安排了开封城北的慈云观。但不久金军就攻破了东京,金军主帅挞懒声称金国皇帝也知师师之名,“必欲生得之”。大索数日不得,最后还是傀儡张邦昌派人找到了她,献给了金营。李师师大骂:“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今又北面事丑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吾岂作若辈羔雁贽耶?”说着拔下了头上的金簪,猛刺咽喉,不死;折断了金簪,最后吞金自杀。

史书上记载,李师师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红颜虽然薄命,但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后世之人,我们宁愿相信李师师真的在金人入侵,汴梁城即将覆灭的时候,捐出宋徽宗赠与的万贯家财,以资军需;更在被金军掠走时宁死不从,从容赴死。

李师师的传奇一生,仍流传在各种轶闻传说之中。今天的汴京开封,复原宋朝时期繁华场景的清明上河园内,仍上演着宋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故事。历史传闻已不可考,但这样一个传奇女子的风采,却值得我们去缅怀和瞻仰。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



风流名妓:李师师身世之谜,四首诗词写尽一生(清明上河园,东京梦华演出:宋徽宗和李师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