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怎么看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6-27

很多人会问,检查结果有一项或是两项是阳性的,是不是感染乙肝了?

其实,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学标志物,一共有3对,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由于目前抽血检查还不能检查出核心抗原,只有两对加半对,故称为两对半,又称为乙肝五项。北京华大李亚磊院长为大家一一讲解:乙肝五项的检查结果该怎么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

临床意义:它是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人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它是中和性抗体标志,阳性说明处于康复期,已具有抵抗力。

乙肝病毒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

临床意义:它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病毒e抗体

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型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它是病毒复制停止的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变弱。但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但对于e抗原阴性的小三阳而言,因病毒发生了前C区基因变异,在复制时不产生e抗原,因此常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此种情况下的意义等同于e抗原阳性。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异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核心抗体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临床意义:它是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