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家河玉器与殷商玉器的渊源

 天宇楼33 2019-06-27



在對中國玉器時代的研究中,經常將石家河玉器歸入到龍山玉器項下討論,這樣做雖然有助於指明這一類玉器在空間上廣泛分布,但並不能幫助我們了解此一類玉器的來源。

陝西神木縣石卯遺址出土 鷹形玉笄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響力非常大,其所隱含的精神與信仰要點,既保留於本土商文化之中,同時又往北、向西、向東傳播。而在長江上遊的文化之中,石家河文化玉器器型持續存在了很長時間,後來發展成為三星堆文化的標誌物。此外,亦有許多學者認為在山東日照所出土龍山時期玉圭的圖案,也與石家河文化玉器密切相關並可能是後者的源頭。但是,從碳十四測年來看,該遺址時代晚於石家河文化,因此山東龍山所見器物可能是直接繼承石家河文化的盤龍城文化的禮器,其源頭誠如朱乃誠先生所言,來自石家河文化晚期。 

肖家屋脊出土 人面形玉牌飾

同樣,殷商也有許多源自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其中大部分也先經過盤龍城文化的傳承,而再見於殷周文化之中。其中,人面像、立鷹、等許多殷周時期遺址出土的精致玉器,其造型和刻紋之母題和藝術,皆明顯可見到源自石家河、盤龍城的痕跡。

技術的傳承

石家河玉器制造技術遠高於紅山、淩家灘、良渚等其他玉器文化,器型很小、刻得很細,普遍采用陽起減地技法以及彎曲線條細陰刻技法,紅山、淩家灘文化玉器所用的技術不可能達到這種效果。

肖家屋脊出土 虎面形玉飾

石家河這種細線條刻紋不可能用繩砂磨出來,需要用金屬鉆或者精製水晶工具。也不可能是硬度不足的紅銅器,而至少是與鄧家灣發現的性質相同的青銅。羅家柏嶺玉器製作坊應該已採用小型的青銅工具,該地點曾經發現過五塊銅片,可能是玉器作坊的工具殘件。這種玉器加工技術被後來的早商文明所繼承,日後又被殷商傳承。

饕餮神目、夔紋與扉棱

石家河玉器造型有一些關鍵特征,後來普遍成為商文明玉器和青銅器造型的特點。如饕餮眼形強調眼瞳,外眼角上揚,內角彎一小鉤,這種眼形最早見於石家河玉器上(圖一1~7),不僅影響後來之商文明中的饕餮神目造型(圖一,10~12,圖三2,圖四6,圖六3),也影響到三星堆面像的神目形狀。 

圖一 石家河至殷商時期玉器上的神目圖案

肖家屋脊出土 虎面形玉飾

肖家屋脊出土 虎面形玉飾

肖家屋脊出土 虎頭形玉飾

石家河文化 玉虎頭

肖家屋脊出土 人面形玉牌飾

肖家屋脊出土 人頭形玉牌飾

棗林崗遺址出土 人面形玉牌飾

周原博物館藏 玉神組面飾

張家坡17號墓出土 玉神組面飾

婦好墓出土 白玉簋

商文明禮器中,最關鍵的紋飾是夔紋,夔紋亦最早見於石家河玉器上。如最近在石家河城內譚家嶺甕棺出土的獠牙神人面像上,冠下用細線對稱陰刻二組鉤曲夔紋(圖二1)。此類鉤曲夔紋亦見於殷墟婦好墓所出玉器(圖二2,圖三2,圖四4~5),殷商青銅器上亦常見(圖二3)。 

圖二 石家河與婦好墓禮器上的夔紋

譚家嶺出土 神人面像

婦好墓出土 玉跪人

商文明玉質和青銅禮器上常見的扉棱,最早可見於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上。此外,後世所出玉器中,亦有不少被認為是石家河時代的遺物。

圖三 石家河與婦好墓玉器上的扉棱

孫家崗遺址出土 玉鳳

婦好墓出土 高冠玉鳥

器型的傳承

殷商玉器中玦形龍和鳳等鳥類造型、老虎、蠶或蟬、立鷹等器型亦源自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玦形龍(圖四1~2)雖然不見有夔紋裝飾,但都呈首尾相銜狀,尾刺對著張開的嘴口,造型與殷周玦形龍神似(圖四4~6)。

圖四 石家河與婦好墓玉龍造型比較

肖家屋脊出土 玦形龍

孫家崗遺址出土 玉龍

婦好墓出土 玉龍

婦好墓出土 玉龍

羅家柏嶺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鳳(圖五1),因其造型及風格與中原地區周代玉器相似,曾一度被誤認為是西周的作品。這種誤認也反過來說明二者同出一源,石家河玉器才是後世殷周玉器的直接源頭,殷墟婦好墓所出玉鳳很可能就是石家河文化的遺物(圖五2)。 

圖五 石家河與婦好墓玉鳳造型比較

羅家柏嶺出土 玉鳳

婦好墓出土 玉鳳

肖家屋脊出土 小玉鷹

婦好墓出土 小玉鷹

玉虎是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常見有玉虎頭(圖一1~4)或全身造型(圖六1),後者與殷墟婦好墓中所出玉虎造型非常相似(圖六2~4)。

圖六 石家河與婦好墓玉虎造型比較

譚家嶺遺址出土 玉虎

婦好墓出土 玉虎

婦好墓出土 玉虎

玉蟬亦多見於石家河文化(圖七1~3),此後在殷周玉器中常見,造型也非常相似(圖七4)。

圖七 石家河與婦好墓玉蟬造型比較

肖家屋脊出土 玉蟬

肖家屋脊出土 玉蟬

婦好墓出土 玉蟬

玉立鷹則始見於石家河文化(圖八1~2),在盤龍城文化大放光彩(圖八3),其後續見於殷周(圖八4~5),其造型均極相似,柄形,上雕鷹首鉤喙,下出尖圓形榫頭。盤龍城玉立鷹背上還常見線刻的神祖面。玉立鷹與原本稱為被稱為“柄型器”者,意義上具有相關性。

圖八 石家河至殷商玉立鷹造型

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 玉立鷹

棗林崗遺址出土 玉立鷹


盤龍城遺址出土 玉立鷹

總而言之,商文明很多玉器形狀、紋飾與制造技術源自石家河文化,婦好墓就出土很多溯源於石家河文化的玉器。若將殷商玉器和石家河文化玉器相比較,二者在玉器制造技術、紋飾與造型等方面均極為相似,如都用青銅工具加工,采用陽起減地或彎曲線條陰刻技法,都習見饕餮神目與夔紋、扉棱,造型常見龍、鳳、虎、蠶或蟬、立鷹等,這些相似性說明二者系同出於一源。

(文章摘自網絡,原作者:郭靜雲、郭立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