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的大千世界,画坛传奇!

 yulin8458 2019-06-27

张大千

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流切磋。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通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

他一生酷爱荷花,曾言:“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且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张大千欣赏荷花犹如欣赏美人,能将那些不易察觉的幽韵尽收笔底,他笔下的荷花好似不施脂粉的绝世美人,静静绽放,风情万种让人沉醉。 

张大千画得最多的还是荷花,他笔下的荷花娉娉婷婷、雍容高贵、姿态优雅,极富气质和韵味。他说:“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 ”

张大千自称是石涛的再生。他遵循石涛“搜尽奇山打草稿”的精神,踏遍名山,从而丰富了画作的底蕴。在吸收众家之长后,他又创造了“泼彩画法”,成为此一画法的开山鼻祖。更为称道的是他“仿今超古”。他的仿今功夫甚至于让众人误判。

张大千《荷塘野趣》四屏通景 

香港佳士得2013春拍 成交价8051万港元

众所周知,张大千所画的荷花被誉为“大千荷”,在拍卖市场上极受欢迎,价格屡创新高。其中,《荷塘野趣》四屏通景尤为突出,它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上,以 8051万港元成交,轰动世界。

张大千《荷香图

他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

言之,他笔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讲讲张大千的荷花情缘:张大千从青年到晚年,始终未停止过画荷。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

一、与他的个性有密切关系,荷花被视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并由此引伸出“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绝尘”等多层道德含义。这与张大千“历经多乱的世局,而不向世俗低头”的倔强个性相吻合。

二、与其早年出家及后期隐居的经历有关,荷花的形象自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佛教里,莲花象征着极乐净土和“再生”的生命意义。莲花的形象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净土环境、佛座和绞饰等方面。荷花的宗教含义后来又转化到世俗绘画中,尤其为文人画家所喜好,成为超脱、空寂等观念的寄托物。

张大千《金荷》


三、与他的绘画理念有关,张大千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之基本功。” 他在35岁时作的《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四、环境因素,张大千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他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的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素材。33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张大千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

关于张大千画荷的师承问题,他在《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说道:“予乃效八大为墨荷”。由此可知,他画荷最初学八大山人,年龄在二十一、二岁。

张大千自三十多岁至六十岁左右的荷花作品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他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在这一时期,张大千特别注意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张大千六十岁左右到八十五岁期间,是他画荷的第二次大变革时期。他首创的泼彩、泼墨彩艺术不仅为山水画开辟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新的境地,为充分表现超出荷花本身的属性提供了条件。此期,张大千的一些荷花画虽近抽象,但有具象为基础,仍不失法度,有别古人,有别西画。

金碧风格

纵观张大千的荷花,早年多水墨写意。其他画荷风格有金碧风格、没骨风格、写意风格、泼墨风格几大风格。

金碧风格是张大千年轻时所作,十八岁时到日本学习染织工艺,吸收了光琳派的金碧装饰性画风,又结合了唐朝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水”画法来画荷,在金笺纸上用墨线勾勒后,填染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

没骨风格

张大千的没骨法融合了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等人的笔趣,发挥了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尤其荷花的造型清雅优美,叶大梗长,亭亭净植,更适于用没骨画法来描写荷花的性格。

写意风格


张大千的写意荷花,完全运用夸大、变形的形式来表现荷花的精神内涵。虽然承袭石涛、八大山人,但也深受徐渭、陈老莲之影响。所以,张大千的写意荷花,已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而是一种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

泼墨风格

张大千运用大量墨汁倾泻在纸上,然后由其自然发展,再用笔推开,而且必有两次以上,先下淡墨,半干再重泼一次或反过来操作。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结构,成为他独特的表现语汇,扩张了水墨表现的领域,不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张大千 《红妆步障图轴》 1946年作

张大千曾说过:“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 其《红妆步障图轴》是典型的工笔荷花,作品采用传统的竖式构图,金色为底,石绿为画面的主色调。正面亭亭的叶子上似乎有一层白茫茫的雾气,清新动人,如梦似幻。

张大千 《白荷》1976年作

张大千的《白荷》则是一张突出荷花本身的作品,画面简洁凝练,右边大半以上部分是一朵娇嫩欲滴的白荷正迎风飞舞,先用淡淡的颜色勾出大的轮廓,在瓣尖上用重色点染,这种画法与清人石涛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只是在线条的勾勒上更加流畅、柔媚。

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节选自 张大千 《画说》

中国画三千年前就是抽象的,不过我们通常是精神上的抽象,而非形态上的抽象。

——节选自 张大千 《对谢家孝的谈话》

艺术到了最后的境界,都是通的,唯一不同的是所用的工具和风俗习惯,其他原理都是通的。

——节选自 张大千 《对台湾记者蔡文怡的谈话》

(本文摘取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