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苗与生长更替的半夏

 老玉米棒 2019-06-27

药缘文化|连载

望春花(辛夷)、夏枯草、半夏、秋菊(菊花)、忍冬花、麦冬……这一味味的中药药名怎么都与季节有关呢?确实,中药药名的来历很有学问,从中也充分体现出我们古人的智慧。其中,根据药物的生长特性与季节气候特点的关系而命名,则十足彰显出我们的古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在此,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半夏这味药。

半夏名称的来历,在《本草纲目》记载:“《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显然,半夏因在农历的 5 月生长旺盛而得名。但有人对古人以此解释半夏的名称有异议,因半夏到了阳历 6 月以后会出现“倒苗”现象。其实,古人对半夏名称的注解与后世对其的质疑都没有错,只是各自的角度不同而在认识上出现了差异,而正是这种生长特性才赋予了半夏的性能与功用特性。

半夏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这与半夏的功能特性有关:破散、降逆。破散意即开破化散,针对一些郁滞不通、不畅的病证,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如有形结节包块,无形的胀满、梅核气。半夏能破散而治疗这些病证与其显著的化痰作用有关。在中药中,半夏有“化痰圣药”之称。

半夏的降逆所针对的主要是一些上冲的病证,如胃气上逆的呕吐。胃的特性以降为顺,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要治疗呕吐必须降上逆的胃气。半夏味苦能降且归胃经,自然能降逆止呕了。或许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惑:降逆与破散是两个矛盾的功用特性,怎么可能在同一味药物身上共存呢?这就与大自然所赋予半夏的生长特性有关。

半夏的生长习性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最为密切,也决定了半夏的生长规律:多在春季 2~3月萌芽出苗,初夏生长旺盛,盛夏发生倒苗,秋季采挖,然后蛰伏越冬。正是半夏的这种生长习性成就了半夏的性能功用。春夏为阳气逐渐升发、阴气逐渐衰减的季节,半夏在春夏季节逐渐生长,并在盛夏来临之前的 6 月份生长最为旺盛,使之具有辛散温燥开破这种阳的特性;而到了盛夏 7月份的时候,气温最高,光照最为充足,阳气最盛,而此时半夏的地上部分因不耐高温而发生倒苗,能将自然界的阳气吸入半夏的地下部分收藏,这一过程赋予了半夏引阳入阴的特性(地上为阳、地下为阴),使半夏具有了“降”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半夏的性能、功用特性主要源自于其顺应季节气候变化的生长习性与规律。

半夏性味辛苦温,归脾、肺、胃经,具有燥湿化痰、散痞消结、降逆止呕等功用,主要用于以下病证:

1. 咳嗽多痰 半夏对咳嗽的治疗可谓标本兼治,双管齐下——苦温燥湿归于脾经而绝痰之源,辛散入肺以化痰止咳。但要说明的是,半夏毕竟为温燥之品,其所治咳嗽多痰以寒痰、湿痰为主。

2. 恶心呕吐 半夏苦降归于胃经,性善降逆,功善止呕,《本草便读》谓其:“止呕吐蠲饮邪之圣药。”常与生姜配伍,如小半夏汤。

3. 失眠 这一点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半夏“引阳入阴”的特性。从中医而言,失眠的核心就是“阳不入阴”,人一直处于一种阳气外浮而亢奋的状态,要治疗就必须将浮在外面的阳气引入阴分,使阴阳平衡。半夏就具这种特性而用于失眠病证,常与夏枯草、秫米配伍。《黄帝内经》中为数不多的 13 张方剂中,就有一张专门治疗失眠的方——半夏秫米汤,用之多有奇效。

4. 梅核气 这是颇具中医特色的病名,患者自觉咽喉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而仔细检查后又无异常。这其实是患者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是痰气交阻所致,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发作或加重,在治疗上既要化痰又要行气。半夏性具破散,功善化痰,可配伍厚朴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此外,半夏的破散化痰还常用于胸痹、结胸证、瘰疬痰核等的治疗。同时因生半夏外用能消肿止痛,故又可用于毒蛇咬伤、痈疽肿毒等的治疗。

不能不提的是,生半夏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是对皮肤、五官黏膜的损伤。半夏之毒可用生姜解除。

同麻黄不同,半夏的平衡不是体现在它的形态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它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之中。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半夏以一种 “生长 – 倒苗 – 再生长”的方式,时而破土生长,时而收降敛藏,从而使它具有破散和降逆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