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中医地位里非常高;养心,不单单是养护心脏,还要养护心境。 养心分两种:一种是养心理;另一种是养生理。 而这两种之间,又有着很紧密的关系。 中医养心,让情绪、心态、心脏器官能够达到和谐、平衡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想必按摩什么穴位都对心脏起不到养护作用了。因此,养心要先让心灵归于宁静,心理平和之后,会让生理器官逐步稳定、放松下来,从而减少发病的纪律。 每个三甲医院都有心内科,心内科的大夫虽然从事西医研究,但是大夫门依然会耐心的嘱咐心脏不好的病友“心情好、不要想太多。不要钻牛角尖”之类的。 养心第一步:“膻中穴”,心浮气躁、宁心静神 轻松取穴: 膻中穴位于连个乳头连线中间,很好找。 作用: 这个穴位很敏感,用拇指揉一揉就能感觉到疼痛,所以按揉的时候力度要柔和;一般疼痛会持续1-2天。但是,按摩完之后,你会发现心情没有那么焦躁了,心胸里面会顺畅很多。 因为,这个位置是全身“气汇之所”,平时我们生气、郁闷、焦虑、悲伤等情绪都存在这里,久而久之就会对心脏器官产生影响,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 所以,按摩膻中穴,就是先为“心”净化一下氛围,驱散体内的“气”。 操作方法:建议艾灸,一次5分钟;也可以用拇指揉按,力度一定要轻,一次3分钟。 缓解心脏问题,就找“至阳穴”心脏器官常见疾病有:冠心病、心梗、心肌炎、供血不足等,所引发出来的症状有:心绞痛、胸闷、心跳过快、气短、心律不齐等。 上面这些概念,属于西医范畴,但是中医有一个穴位,同样可以帮助缓解上面的症状,达到养护心脏的目的,效果还很好。当然,还要重视中西结合,药不能停。 至阳穴:心脏的坚强后盾 轻松取穴:至阳穴位于后背,两侧肩胛骨最下点连线中间。 作用: 这个穴位很想我们说的“后心”,它站在心脏的后面,默默的支持着它。简单来说,如果心脏有什么不适,在休养期间,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来进行养护,能够消除症状。 最有意思的是:至阳位置人体背部正中线上,让亲人帮忙按摩是最合适的了,一边体会亲情的关爱,一边感受身体在慢慢恢复,这种幸福是非常难得的! 操作方法:建议艾灸一次5分钟;也可以用拇指按摩,力度适中,一次3分钟。 中冲穴:让心脏供血充盈、血液循环畅通无阻心,在中医看来是“君王”,通过“肺气”来统领全身器官; 心脏,在西医看来,通过输送血液,维持全身器官正常运行。 很有意思是不是,二者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分别认为:心脏要通过“气”和“血”来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心脏能否顺畅,就成了我们养心的另一个话题。 中冲穴:让血液循环不偷懒! 轻松取穴:两个中指的最顶端。 作用: 我们都体会过“五指连心”,指头一旦受伤,那真是钻心疼。中冲穴,由位于五根指头的最顶端,也被誉为“五指山之巅”。中冲穴,是心包经上的转折点,也可以理解为:血液跑到这了,有点累,需要加加油、吃点东西、喝口水,养足精神再跑回去。 所以,中医上在促进血液循环、养护心脏上,多采用中冲穴来调理。 操作方法:这个穴位有点特殊,因为紧挨指甲,所以不太适合用拇指按压,建议用一根棉签的棉花头,进行揉按,一次3分钟;艾灸也很好。 今天分享的3个穴位,从心理、缓解症状、促进血液循环三方面入手,可以说是入门级别的。 养心,还要从从心包经入手,比如:内关穴、极泉穴、少府穴、少冲穴等,因为篇幅和精力有限,本文不再详解。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氧气小芳,一个不断推送穴位养生文章的头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