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无为,庄子逍遥,佛家无挂碍,其实都指向一个中心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6-27

老子无为在庄子那里变成了消遥自在,他的种种行为实在是大大超出常人之理,离谱到怪异。但是庄子的行为总能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已的生命状态。                                                            

逍遥,顾名思义即为逍遥自由,摆脱一切外物的限制,在精神上做自己的主人。用庄子的话说即为“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无所待”即佛家讲的“无挂碍”,庄子无所待而能游于无穷,佛家“无挂碍”则无有恐怖。可见,只要主宰了自己的心一切外物只能“利我”,“害我”之物在“我”强大的内心面前寸步难行。                                                                                   

苏东坡所遭受的磨难可谓旷古难寻,屡次被贬,政敌都是往死里整他,每贬一次文章书法都会更上一层楼,他的生命、精神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他人多么粗暴的干涉只是帮自己进步而已。苏东坡是著名的吃货,所到一地就地取材便能花样翻新的做出许多美味,普通的猪肉在他手里变成了溢香十里的“东坡肉”;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月,嶺南的荔枝是多么令北方人渴望,他在他被贬惠州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嶺南人”,天地养万物以及万民,独有苏学士悠哉地吃味人间烟火,心也!                               

怎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呢?老子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为腹不为目!”,留恋于花花世界必乱个人心志,以果腹为福,大自然就会处处有馈赠,只要眼“见素”心“抱朴”志“守拙”,就会“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行走于天下,当然逍遥!                                                         

《逍遥游》开篇大鹏鸟抟扶摇高飞九万里,这个“大鹏”其实就是庄子的心志,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领悟着绝对自由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因浮名虚誉的得失而或悲或喜都是心志不成熟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