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1994年1月以来用自拟荣血汤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观察到不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而且血液流变学亦有同步改善,现将治疗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均参照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二版)诊断意见确定诊断,治疗前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部高于正常,脑血流图均为主峰角增大波形园钝。临床均有不同程度头昏,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部分患者尚有头痛,心烦,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等。随机分为荣血汤组和纯西药组。荣血汤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3岁,平均59.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半年;有高血压者14例。纯西药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和病程与荣血汤组相近。 2、观察与治疗方法 血液流变学观察项目包括:体外血栓指数Q,采用上海医科大学CAST模拟血栓仪,全血粘度(9.65WBV/230WBV),血浆粘度(230SPV)均采用锥板式粘度计,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Pamax),血沉方程K。 纯西药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烟酸肌醇脂0.2g,脑益嗪25mg,微量阿司匹林25mg,维生素C 0.2g,均每日3次口服;10天为1疗程。 荣血汤组:除用上述西药外每日加服1剂荣血汤:丹参、鸡血藤、黄芪各15g,何首乌、葛根各12g,当归、赤芍、地龙各10g,川芎、红花、山楂各6g,甘草3g,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两组均于3个疗程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观察疗效。 3、观察结果 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脑血流图正常;有效:症状部分消失,脑血流图有进步;无效:症状和脑血流图均无改善。血液流变标准:显效: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有6项以上降至正常值;有效:1至5项降至正常;无效:均未降至正常。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荣血汤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8%;纯西药组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血液流变疗效:荣血汤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9%;纯西药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4、讨论 脑动脉硬化症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为血液浓、粘、聚倾向增高,属中医“血瘀证”范畴。荣血汤是我们从大量能改善血液生物理化性质中药中筛选组合的协定处方,方中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脉为主,黄芪、何首乌滋补气血为辅,葛根生津祛瘀,当归温经祛瘀,赤芍凉血祛瘀,地龙通络祛瘀,川芎行气祛瘀,红花行血祛瘀,山楂降脂祛瘀为佐,甘草补虚和解为使,诸药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养血,降粘抑聚,抗凝行滞之功。本方现代药理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纤维蛋白原,使血液粘度下降;增强红细胞变形性,改善微循环有效灌注;促进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通过本文对3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服用和治疗,证明荣血汤对该病血液流变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1996年1月写于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本文与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合作 原文发表于中国《中医杂志》1996年增刊 |
|
来自: 天涯待归客 > 《01天涯待归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