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 秦宝庭 秦志豪 秦绍楹 拜读了秦大固先生大作《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有几点不明之处请教如下。 1、您在何处看到锡山明谱 《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记载了锡山明谱版的内容,如文中“三世南翁 1083 年(宋元丰六年) 据锡山谱明版”,在《代间平均生子年差表》中记载了明代锡山明谱早期世系和瑞五公出生在1215年的记录。 明代《锡山秦氏宗谱》有几种版本,请问大固先生,您在何处看到锡山谱明版?您看的是哪年版本? 2、请共享《锡山谱》明版的南翁和瑞五公生年的根据 《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指出:“三世南翁 1083 年(宋元丰六年) 据锡山谱明版”,在《代间平均生子年差表》中记载瑞五公生於1215年。 请您公布《锡山谱》明版的南翁和瑞五公生年之证据,如影印件。 下面是历代《锡山秦氏宗谱》世系中瑞五公的影印件: 乾隆丙寅谱世系: ![]() 嘉庆谱世系: ![]() 同治谱世系: ![]() 民国谱世系: ![]() 2007年谱世系: ![]() 这五版《锡山秦氏宗谱》世系的文字虽不尽相同,但瑞五公生卒年份均为“生卒未详”则完全一致,没有瑞五公生于1215年的记载。 3、把《胡埭乡志》的记载安到《锡山秦氏宗谱》的理由 1990年《胡埭乡志》记:“秦瑞五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卒于咸淳六年(1270),享年57岁。”应指出,此前没有任何文献准确记载瑞五公的生卒年份,包括民国《富安乡志》和历代《锡山秦氏宗谱》。 《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将《胡埭乡志》瑞五公生于1215年的记载安到《锡山秦氏宗谱》上,并得出结语:“锡山始祖秦公瑞五连接到毗陵谱十一世接点错误。” 这个结语该由《胡埭乡志》负责,与《锡山秦氏宗谱》无关。 请解释《锡山秦氏家族世系之辨》将《胡埭乡志》的记载安到《锡山秦氏宗谱》的理由, 请赐教。 ================================= 附録二 : 題瑞五秦君像 [宋]尹邦詹 秦君諱惟禎,字國祥,號起山,本籍晉陵之秦村。其十一世祖少游先生,以詩學節義 名於大宋,而載在簡策者,彰彰可考。君以幼失怙恃,艱阻備嘗,故不得已而蒞錫邑布政鄉, 岳丈野舟王公一見如故,遂以女妻之,此非天作之合歟!君志酷嗜長松翠竹,故以松、竹、 梅名其子,嶄然見頭角,衆謂秦氏有子矣。而余所飲恨者,何哉?以未及見三子之成立而賚 志以歿,復以暴疾猝終溽暑,岳丈为之悼歎。胡埭乃錫邑之僻壤也,善丹靑者不易得,遂不 獲繪眞容於不朽,惟有《松間挺立圖》,如見君之聲音笑貌。後之人欲追其彷彿,可得之於 瞻仰間,宜珍藏之云爾。襟弟尹邦詹題。 注:宋代文章提到了《松間挺立圖》,图是实物证据,上面应该有作画时间。 附録三 : 資福菴觀音記 [宋]僧沖希 圓通大士,示現於十方億剎者,或慈或威,或定或慧,莫不叩之而影從,答之而谷響。 鄉達尊用齋鴻禧監簿王公,具正妙見,獲大發明,學粹而識宏,才優而德邵,禔身蒞政潔如 也。至於神棲內典,性徹眞機,蓋根器從大士心印中來。於嘉煕丁酉春,挈家遊古華山,及 暮而歸,中流遇風,操舟者懼。公以平日定力,略不動容曰:“有大士慈航護我。”言未既而恬濟,自是益尊慕焉。不特此也,官適之時,嘗見寶所莊嚴之地,符於夢緣。居里之日,又施 毗盧三佛之尊,得於意會,豈非以誠以信,以敬以恭,一念曾不退轉。己亥之夏,因疾有感, 不囑它事,唯欲造大士像,置廩僧莊爲急。未幾,凝然而逝。閫玉階蘭,不忘治命而了心。 吳孺人善永,日懷夕想,載經載營,於是掄巨璞,搜神工,涉厯歲月,琢爲滿相,寶珠垂髫, 金蓮襯趺,三十二妙,威儀自在。像成,乃議築追崇之廬於公墓之左。倡役於淳祐丁未之秋, 適際湖涸,圭瓦隻椽,工饌傭粒,跨山行陸,費一倍半。凡畚鍤斧斵者,堊墁雕繪者,佃夫 應募者,皆得以資之,是亦及人之仁也。得主席之名,衲曰如可,董其就緒。屋廣三十餘楹, 衍以修宇,繚以層廊,沈沈渠渠,甲於隣壤。大士堂建於丈室後,視前廡高二級,崖龕邃巧, 金碧絢明,鎮奉於中,旃檀之香馝■,繙華之供列陳。四衆瞻之,駭若東海之紫林碧苑也。 名庵曰資福,所以流芳錫羨,垂於奕葉也。若夫慈威定慧,大士之願力,佛之應變也。誠信 敬恭,用齋之皈向,佛之記艹别也。佛者何?心是也。心者何?前乎締此盟,後乎續此脈者 皆是也。以此心而報發源之初志,固可也;以此心而壽傳流之善念,亦無往而不可也。後之 人其宜扶植此意於無窮者歟!余與公有訪道之舊,乃爲之記。淳祐戊申三月望日,慧山月印 沖希並書。 碑文所署“淳祐戊申”,即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年),宋嘉熙丁酉年是公元1237年.嘉熙己亥是1239年。 注:锡山秦提供的资料里瑞五公的出生时间虽然没有精确到1215年,但是1239年前结婚是可以肯定的,王野舟去世时,女婿秦瑞五已经有3个小孩,按平均2年一个,结婚时至少在1235年前,秦瑞五的出生时间可能比1215年还要早。 宗谱攀附名人自古有之,极不严谨。宗谱的记载需要多方面的记载相吻合,一家之谱,不独以信。在研究秦氏家族的同时,必须把相关联的地方方志、史料、宗族墓志、墓表,以及与秦氏有关联的其他宗族谱系和遗址全部运用在一起相互映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