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永记蓝天 2021-09-11

探考李火德系家谱混乱之谜----李火德系宗支庞大以及上系繁多的成因 (二、完结)
从大清顺治十三年,明崇祯钦取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士淳被潮州、惠州李氏推为族长,联宗合族,结社自卫。"二月廿二日,于松江、龙牙,适中处所会集各县宗支,序源流、定昭穆、修祠宇、立谱志,总以自闽入东之代为始,"并相互拜访各宗各支,联谊扫墓"遂于三月初十日,齐至佛祖高拜扫珠公,转入丰浪岗重祭火德公墓。"并且为下一步的联宗合族作奠基工作,让各宗各支各家捐款纠资蓄备祭祀建统祠设祭田等异日莫远具迩,以联同气,会文讲武,以御外侮的各种缓急之用资金筹备。"谅家厚薄,各捐锱铢,汇交房长,总缴士淳,以供祭祀公费之用。一以储祠堂祭田之资,一以备异日缓急之需。"
到1733年,嘉应州成立,从此以后,嘉应州成为广东省的十三个府(直隶州)之一,直接受省布政司领导。各姓氏为了加强商业联系以及为本宗学子求学考举提供食宿方便,以及彰显姓氏宗族的实力威望等,一些姓氏纷纷在嘉应府城内联合同姓宗人建立联宗大宗祠。这种联宗祠同姓各不同支的宗支共同出资合建宗祠,祠内用墙分隔成诸间横屋,分属各支出资姓氏。
"诸邑大姓皆建祠宇于州城。吾李氏由此亦起建祠之议,"乾隆元年兴宁、长乐、程乡、平远、镇平嘉应州五县李氏在李象元主持下合修统宗宗祠,尽管诸支李氏不是共出一祖,彼此间没有确切具体的世糸分辨不出大宗小宗昭穆尊卑,李象元说"谱多失散,各房升祠陪祭之祖,多稽自明以来,各支各派,诸谱所称世次又不符,"虽未尽合古大宗、小宗之法,"兼于"诸邑大姓皆建祠宇于州城。"的形势和是"立规享祀,追远睦族,所祀者皆有功德文学,以裕其后昆,以集数邑族人之后,祭期试期必会,行礼讲艺,相习相观,获益亦多。"的实际功能目的,"制由时立,礼以义起,亦君子之所许。"制由时立,因时制宜统宗合修宗祠之举。
正因为经之前李士淳的联宗,所以有"惟根发自陇西,沂源自火德公,则皆素悉者耳,"的固化共识。所以"人情翕然,集费至六千余两,营造三年而告成。"嘉应州诸李氏于乾隆元年(1736)丙辰春购地,第二年(1737)丁巳秋兴筑,四年(1739)己未夏告竣。
从大清顺治十三年(1656)明崇祯钦取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士淳被潮州、惠州李氏推为族长,联宗合族,结社自卫。"的公推族长妄联同姓的姓氏松散联盟,到大清乾隆四年(1739)己未季秋赐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李象元联合嘉应卅五县李氏于州府学宫左畔合修统宗祠的盟利结合,闽粤李氏突破了瓶颈,取得了联宗进程实质和长足的发展。
清代初年,由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政府毅然颁布“禁海令”。顺治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年)两度发布了极为残酷“迁界令”明清争乱三藩战乱等等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以广东嘉应州,福建汀州府为中心策源地的闽粤客家大迁徙。其中,不少人迁至赣南。特别是在清廷平定了三藩之变及客家人的反清战争之后,赣南人丁稀少,田地荒芜。为开垦荒地,增加田赋,清廷颁发了募垦令。于是,大批闽粤客家人在原先就已在赣南屯垦的“新民”的招引下,纷纷迁到赣南来。于是,一时间“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南康县志》载:“雍正九年,东粤新民五十一户入籍南康”,“自雍正九年新民立籍,招来垦辟,至今(指乾隆时)土著之民渐居其少,外来之民日居其多。”《瑞金县志》:“瑞邑山陬僻壤,界连闽粤,土著十之二三,流寓十之六七。”连紧邻广东的定南县也因“广东异籍贫民来此垦种,异籍环处,日渐繁剧”。

罗勇教授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一文中提到:

明末清初,江西特别是赣南由于受清兵铁蹄的蹂躏,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而此时,闽西粤东经朱明一代的繁衍生息,人口膨胀,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地方史料文献记载和研究者实地考察证明,赣州境内的客家人,30%是“老客”,70%是从闽粤等地回流的“新客”,这些闽粤客民后裔倒迁入赣州又以明清时期为多。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另一方面,明末清初,大批的闽粤客家人返迁江西特别是赣南,这一事实表明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中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这一点,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在他的论文《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今赣南各县闽粤返迁客民后裔所占的人口比例大体是:寻乌、安远、全南、定南、龙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约占70—90%;赣县、兴国、于都、会昌、瑞金等县约占50—70%;宁都、石城较少,约占20—30%”。“目前赣南居民的格局是在明末清初闽粤客家大批倒迁入赣之后形成的。”而且闽粤客家大批倒迁入赣后,又不仅仅局限于赣南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又继续北上,到达赣中、赣西北、赣东北甚至再转徙湖南、四川等地,使客家民系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赣南既孕育了客家又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这些倒迁客中,既有“闽粤流民作乱犯境”,被官兵“讨平”就地安抚垦荒的,如《上犹县志》载:“寇乃就抚,遂遗憾上犹垦荒。”也有因生活所迫应招回赣州做佃客的,如《宁都直隶州志》云:宁都“家给人足”,“城中世业悉属下乡,招闽广流寓赁耕”,“以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也有招垦而来的闽广佃客,如《于都县志》称:“于本山县,田多荆榛。初,居民甚稀,常招闽广来耕,其党日多。”还有清初招安闽海投诚的郑氏旧部,被派至兴国、赣县屯田。但倒迁赣州最主要的客流,当数政府招募返赣垦荒者居多。因战乱,赣州各地旧荒未垦,新荒又起的情况随处可见,清初战事渐息,为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官府多次颂募垦令,清前期有大批闽粤客户涌入赣州。
明初家谱的体例民间修谱多沿袭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自嘉靖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民间建祠堂之风兴起,由于姓族间的竞争攀比,又使得民间祠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般姓族不堪重负。为缓解的筹资压力,民间又逐步兴起了连宗修祠之风。而联宗建祠的成功,又催生了各姓各氏的联宗修谱之风,家谱的体例增加了“祠堂、祠产”的内容。各姓各氏都开始出现了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开始出现。
明末清初以来移居到赣南山区的福建和广东客民,在定居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丁的繁衍和世代的增长,开始在新移居地建立祠堂,编修族谱,走上宗族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定居时间短,闽粤客民的宗族规模往往非常有限。不过,大概从清代嘉道年间起,闽粤客民宗族开始出现联合的发展趋势,即与附近其他同姓宗族联修族谱,通过拟制谱系而建立起同宗关系。就目前所接触到的族谱资料显示,这一现象在清代闽粤客民分布相对广泛的上犹、崇义、南康、兴国、赣县、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等县乡村地区甚为普遍。
上述地区同时也是赣南历史上土著势力较为强大的地区,许多姓氏在明代和明代以前就世居其地,至清代时已形成强宗大族,他们与闽粤客民之,间的族群矛盾(也就是所谓的“老客”与“新客”的矛盾关系),自清初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时期,就一直成为这些地区复杂的社会问题。清中叶以来闽粤客民联修族谱和建立联宗关系的活动,即与这一地方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赣南土客关系的演变和社会文化重组的历史过程。
所谓“联宗谱”,是指若干个同姓不同宗的乡村宗族通过追溯共同的祖先和建立相应的谱系关系而编修的联宗族谱(亦称“合族谱”)。闽粤客民联修族谱,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同一时期迁居赣南的客民家族之间联合进行。这其实就是沿袭和推进乾隆初年嘉应州各同姓不同宗支姓氏卅城合资建祠的旧风故事。李氏自顺治李士淳联宗,乾隆嘉应卅合资联祠那一套统宗,也是愈演愈烈。
如:乾隆二十三年万载全县十七支李氏于县城合修李氏宗祠:
乾隆三十七年,闽粤于清初时,相继徙居萍、攸、湘醴浏邑李氏,合于乾隆三十七年倡捐派费,买醴南泉塘境名石子塘李宏璨屋营为祖堂,名贯祠曰"鼎盛堂",
道光十年,江西兴国、于都、赣县、万安、吉水、吉安、遂川、崇仁、庐陵、乐安、永丰、萍乡、攸县,泰和、十四县李氏统修合族火德公,并且确立了"文章科第显…等三十个统宗字派。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闽、粤、赣、台、桂诸省李氏筹建上杭大宗祠,费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建成。该祠占地5600平方米,计有大厅3栋,客厅26间,横屋104间。

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各姓各氏只有少数家谱采用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大部分家谱为彰显门第,采用宋朝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随意上溯,趋附名门,攀援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十分泛滥。由于统宗统系的谱牒影响到了封建世袭、继承制度的实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起因是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在省城或府城合资建立一座祠堂,供奉所谓共同的祖先,借以收敛钱财,导致祠产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受当时风气影响,各家族在纂修家谱时大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人人以华族帝胄自居,行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这种情况,引起江西巡抚辅德的注意,根据他的奏章,乾隆皇帝要求各地地方官员对所属地区家谱内容进行审查,并明令禁止不准在省城、府城内合族建祠。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以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所有新编族谱必须呈送地方官府审查,对于上溯内容有违者一律删节毁版。
首先,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其次,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援,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在清朝,只有皇家是最高贵的,其他百姓均是治下子民,如果攀援到几十代上百代之外的祖先也是皇帝,以帝族自诩,岂不混淆视听,引起混乱吗。以五世祖或始迁当地之祖为本家族祖先的上限,则一切人家最多只能是豪门世家,祖先也是子民,现在仍为子民,心安理得,不存邪念。第三,谱书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以符合庶民身份。第四,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在行文中如有晚明的年号,一律删掉,换算成清朝年号,或直接写明唐王某年或桂王某年。
后一次谱禁是乾隆四十年代中叶,在编修《四库全书》和“文字狱”风行下实行的,特点是重点查找、删改家谱中的僭妄、违碍字句。对于家谱中艺文类的文章要严加审查,只要有违碍文字,一律抽改,谱禁严格的时期,很多家族在家谱修成之后,不顾家谱不外传的规矩,恭恭敬敬地送交地方官员审查,以保安全。
谱禁期间,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1016姓的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这些家谱也全部遭到了删节或毁版处理。
到了嘉庆、道光之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方面控制逐渐放松,再加上全国新修家谱数量激增,无论是哪方面,已没有精力或不可能再一部一部地审查所有家谱了,清代的谱禁也就逐步取消了。
清嘉庆、道光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各姓各氏均以采用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联宗修谱,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为荣,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嘉庆道光以后,闽粤客民宗族开始出现联合的发展趋势,即与附近其他同姓宗族联修族谱,通过拟制谱系而建立起同宗关系。就目前所接触到的族谱资料显示,这一现象在清代闽粤客民分布相对广泛的上犹、崇义、南康、兴国、赣县、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等县乡村地区甚为普遍。
这种情况赣南各姓氏都比较普遍!下面例举张氏为例
明末清初从广东迁居到兴国等县的数支张氏家族联修族谱的历史过程,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之一。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以兴国县境内的水头庄维皇公派下张氏、转龙岭下世珍公派下张氏、上横坑世芳公派下张氏、福旺福义公派下张氏、宝城乡榔槎钓溪万美公派下张氏、衣锦乡陂溪应举公派下张氏、衣锦乡昌吉公派下张氏、石头豸昌行公派下张氏等为主的22支张氏家族在兴国县宝城乡榔槎村联修张氏族谱,是为《张氏十一修族谱》。
其实,兴国县境内的这八支张氏家族,原先相互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他们迁居兴国的时间、地点以及开基祖各不相同,情况如下:

(一)兴国水头庄张氏:开基祖维皇公(讳云绅、派万皇)大约于明末清初之际,从广东嘉应州迁至赣州府兴国县城北三十里地名水头庄居住。张氏初来乍到,生活极为艰辛,经过一番奋斗,至维皇公次子子敏公时,张氏已取得当地户籍,如言:“(子敏公)以一人而理家政,或守或创,备历艰辛,以故开户籍,置田园,卜吉壤以妥先灵,造华堂以贻后裔。”至道光年间,该族已经发展为一个十来户、数百口的小家族。道光十五年(1835),维皇公的六世孙、邑庠生张向荣所作《维皇公迁居序》说:“当明末之乱,屡困贼扰,公于是弃故土来虔州之兴邑城北三十里地名水头庄大田排,相厥山川土脉膏腴,溪流环绕,可为子孙庶富之基,偕妇子卜筑于斯焉。是时清朝定鼎之初,流寇未靖,寄居于深山穷谷者鲜不为寇贼所害,惟公有知几(机)之哲、避险之才,独能于患难之中保全一家而无虞……递传至今,烟火数十,丁口数百。”
(二)兴国转龙岭下张氏:关于该族的迁居历史,开基祖世珍公的五世孙、邑庠生张潮(字济川)于道光十五年作本房房谱谱序时详记如下:“祖讳世珍,字攀云,潮等之五世祖……公生长东粤之平邑(即广东平远县)九乡,当清初兵燹之余,家计萧条。见故乡地窄人稠,非子孙长久庶富之地,偕祖妣韩孺人于康熙之癸亥(二十二年,1683)冬月,迁居于江右之兴邑北隅三十里地名曰转龙岭下,见此处山水环绕,风土淳厚,爰止于斯而居焉。其时卜筑初定,一夫一妇,备历艰辛,吾祖经营贸易,祖母殷勤纺绩,乃得渐次成家,时连举三子,长日圣公,次日望公,三日瑞公,继而开堂构,创田园,顶充太平乡方太下六甲里籍张久兴户,以为子孙完粮考试之计。”可见,转龙岭下张氏的开基祖张世珍,是在清康熙年间“三藩之乱”之后迁居兴国的,并通过顶充张久兴户而取得当地户籍。在这一定居入籍过程中,张世珍父子不仅备尝艰辛,还屡受当地强宗大族的欺凌,如云:“转龙岭下之有张日瑞公,豪杰人也……先是公之父攀云公初来此地,强宗悍族,屡肆凌虐,饮恨者久之。及公稍长,智勇兼全,慨然不畏强御自许。卒之劲敌告困,帖焉心服。”经过一百余年的定居发展,至道光年间,转龙岭下张氏已是“烟火数十,家口数百”。
(三)兴国上横坑张氏: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基祖张世芳(字伶美)从粤东平远县迁往兴国县宝城乡上横坑立居,经历一番艰辛后通过顶充逃绝户得以入籍当地,且与转龙岭下张氏顶在同一里甲中,即太平乡方太下六甲。道光十五年,转龙岭下张氏裔孙张潮作《世芳公迁居上横坑序》一文记其迁居情形:“余房祖世芳公,字伶美……当清朝承平之时,见故乡地窄人稠,欲谋子孙庶富之计,乃别井疆而图迁江右,偕祖妣萧孺人于康熙癸巳岁(五十二年,1713),迁徙于兴邑宝城乡之龙岗堡地名曰上横坑竹甲背卜筑而居焉。地本为狐雌野兽之所飞走,蓬蒿藜藿之所丛生,公于此披荆斩棘,不惮栉风沐雨之劳,诚可谓备历艰辛矣。且人力单弱,举目无亲,又遇强宗悍族,屡肆横强,幸公智识过人,不畏强御,卒之劲敌告困,闻风股栗,始奠子孙丕丕之基,既而开堂构,广田园,顶充太平乡方太下六甲张荣兴户,自开里籍户名张华兴,以为子孙永远完粮考试之计,是开基上横坑者,端以世芳公为始祖也。迄今八房嗣裔蕃衍……自公及今流传五世。”四)兴国宝城乡榔槎钓溪张氏:开基祖为张幼柏,先是其父万美公于清代前期从广东嘉应州迁居赣县大江社背,而后张幼柏才由赣县社背再迁往兴国宝城乡榔槎开基立业。不久,张幼柏长兄张幼松的长子乃泰与三子乃华兄弟俩也从赣县社背迁来居住。据说,张幼柏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和与土著的抗争之后才在当地站稳脚根和取得户籍的,如言:“其时有欺翁远来势孤而投以侵侮者,而公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卒能广置田园,叠建华厦,开户入籍。”
(五)兴国衣锦乡陂溪张氏:关于该族迁居历史的记载相当简略,只知开基祖张应举“公始居东粤,托生于镇平蓝方乡口子嘴,感其人繁地偏……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遂携妻与子乔迁于兴邑之衣锦乡居焉,厥里曰官田,厥地曰陂溪……立籍起户……迄今相传八世”。
(六)兴国衣锦乡古龙冈黄堂磜头张氏:据开基祖昌吉公之元孙张声元口述,昌吉公“先代世居粤东平远县河头石井。当明季失政,兵变四起,公与孺人由粤东平远迁居江右会昌,奈鼎革方初,余寇未靖,公恐身家免,于大清顺治间率孺人复迁兴邑衣锦乡”。
(七)兴国石头豸张氏:开基祖为昌行公,原居于都县“宣义乡庵背,因地僻人稀,偕孺人李氏迁居于石头豸”。

(八)兴国福旺张氏:开基祖张崇德(字福义,派昌魁),原居广东交界处的江西赣州府长宁县(即寻乌县)双桥堡,“清初剃发令下,民兵反抗,海内骚然。赣粤边陲惨罹炎昆。公睹之悲,于康熙丙戌年(45年,1706)随兄挈眷迁居兴国杨村堡白鹅坊之排上,披荆斩棘,肇造丕基,时年三十有三岁。至雍正间,兄弟析箸,公见福旺地方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居是乡也……乃建安宅一所,置田四五十亩,足为世守之业,立籍太平乡方太下六甲”。这就是说,福旺张氏和转龙岭下张氏以及上横坑张氏都是在兴国太平乡方太下六甲内入籍的。
从以上情况可见,这开基祖各不相同的八支张氏,大多是在康熙前后陆续迁往兴国开基立业的,他们来源不一,居住分散,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大多分布在地理偏僻、生计条件较差的山区,而且由于迁居时间短,族小人少,往往遭受土著强宗大族的欺凌。自道光年间以来,上述各支张氏不断进行联修族谱,建立同宗关系,强化同姓族人之间的认同意识,扩大同姓宗族的力量。这是他们力图改变弱势处境而不断运用的一种文化策略。
先是道光十五年(1835),水头庄维皇公派下张氏、转龙岭下世珍公派下张氏和上横坑世芳公派下张氏等三支同姓宗族合修了联宗族谱,其时任联宗族谱纂修之职的是转龙岭下世珍公派下五世孙邑庠生张潮,他“考及祖乡之大成通谱与法真公位下之谱,及吾兄璁生手订攀云公(即世珍公)之房谱……合族宗长联修谱牒” 。后是同治二年(1863),宝城乡榔槎钓溪的万美公、幼柏公、幼松公派下张氏以及衣锦乡陂溪应举公派下张氏、衣锦乡昌吉公派下张氏、石头豸昌行公派下张氏等四支同姓宗族,亦在宝城乡榔槎设局合修联宗族谱。在这次族谱合修过程中,派属宝城乡榔槎钓溪张氏的张宗璁(万美公六世孙)与张得珠(乃华公之元孙)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张宗璁担任倡修总理,并管理祭产等事务,如云:“同治壬戌年(元年,1862),九修家乘,公为倡修总理……告竣后剩钱二十八千文焉。因思既有谱牒以收族,当立蒸尝以报本,于是权理积息,以置产业,永为蒸尝,以奉祭祀之资,敦睦堂由是而起。”而曾于咸丰年间组织和领导乡村团练的邑庠生张得珠则担任纂修,如云:“同治初年……爰在兴邑榔槎九修家乘,而夫子(张得珠)独任纂修之职。”这次联修族谱虽称为“九修”,但实际的情况是,张得珠等人在修纂族谱过程中,把从其他张氏从前历修谱序借用过来安排在前,然后将本次联修列为第九修,而且在世系结构中,参加这次联修的各支张氏族人都自称是宋代中宪大夫化孙公的子孙,如张得珠所作《九修族谱序》云:
吾族之谱,前自一百四十世祖君绍公于大明永乐癸未年,寻本溯源,殚心竭力,经营始修以来,厥后继继绳绳,迄清朝嘉庆己巳(十四年,1809),先后四百年,已经八修。第自己巳越至于今,又五十余年矣。若不复行重修,恐世远年湮,生殁之莫详,坟茔之或失,俾后世无由而稽考也。爰于同治壬戌(元年,1862),会集族中父老,起局于兴邑榔槎钓溪之别墅,业越明年癸亥(二年,1863)仲夏而谱已告竣……兹之同修者,悉皆化孙公嗣裔,初非不宗者而宗之,此崇韬拜令公之墓,诚不如狄青却梁相之图也,故已有线图以便于稽查,复有世系以详其终始。
从民国二十七年《张氏十一修族谱》收录的历修谱序、谱跋可见,张得珠所谓张氏族谱此前“已历八修”,即“始修于大明永乐癸未(元年,1403),二修于天顺庚辰(四年,1460),三修于崇正戊寅(十一年,1638),四修于康熙己巳(四十八年,1709),五修于乾隆癸丑(五十八年,1793),六修于嘉庆庚申(五年,1800)”,七修于嘉庆十一年(1806),八修于嘉庆十四年(1809)。其中乾嘉年间几次修谱的时间间隔极短,似不太合常情,所以这八次修谱是否真有其事,大可怀疑。而同治二年兴国宝城乡榔槎钓溪等地张氏之所以把这历修谱序嫁接到联修族谱中,很有可能是为了显示本族的来历,同时也可以把上述来源不一的各支张氏家族,更好地纳入联修族谱的谱系结构之中,以达到同姓归宗和广泛联结同姓族人的社会目的。

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述两个联宗族谱集团,即原先于道光十五年联修族谱的三支张氏家族与后来于同治二年联修族谱的四支张氏家族,合并在一起联修族谱,是为张氏“十修”族谱,由此联合成更大规模的同姓宗族集团。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诸支张氏再次联修族谱,是为张氏“十一修”,参加这次联修族谱的张氏家族达到22支,规模更为扩大。其中就包括福旺福义公派下张氏。康熙年间迁居兴国的福旺张氏,曾于咸丰九年(1859)创修家谱,此后就一直未再重修,直到参加这次联修为止。如云:“自肇基以来,修谱之举自咸丰己未(1859)而后屈指八十余载,进行重修尚属阙如……至民国廿七年,城冈榔槎敦睦堂为敬宗收族起见,特起联修谱局,于是(福义)公之子孙联合一谱。”至此,原先毫无关联的上述八支张氏家族以及其他张氏家族,相互间通过不断联修族谱而逐步拥有了共同的祖先和统一的世系,由此形成以联宗谱为标志的联宗集团。
兴国张氏联修联宗谱的事例,显示了清代以来迁居在赣南山区的闽粤客民家族之间的认同与联合。他们虽然大多来自福建或广东,但其实各自的具体来源及迁居过程各不相同,相互间也不存在宗族血缘关系。不过,在新移居地相似的移民经历和共同的社会处境,特别面对强劲的对手——土著强宗大族,使得他们通过联修族谱和建立同宗关系这一文化策略,形成一个看似具有共同祖先和来历的宗族联盟。在当时土客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下,联宗谱的意义即在于有助于强化同姓客民家族之间的认同意识和扩大其社会力量。
清代闽粤客民联修族谱的活动,除了普遍地在同属客民的姓氏家族之间进行外,有的也在客民家族与土著家族之间进行,也就是说,有些闽粤客民家族甚至与土著宗族结盟,联合编修联宗族谱。
再比如:上犹县大雷隘寨下李氏家族,从开始联合本县同是广东客民的同姓家族,到后来联合本县土著李氏家族编修联宗族谱,即属于这种情况。
据寨下李氏后人记述,其开基祖李万兴、李万瑞(1649-1724)大概于清初顺治年间从粤东龙川县来到江西南安府上犹县大雷隘寨下甲立居。经过近百年的繁衍发展,寨下李氏家族形成一定规模,乾隆九年(1744),他们开始编修本支族谱。在族谱修纂过程中,该族族绅、郡庠生李逢春将李氏祖先从开基祖万兴、万瑞之父绍进公等绍字辈祖开始,一直追溯到据说宋代迁居在闽西上杭的李氏始祖李火德(1206-1277),并由此考证出寨下李氏的世系源流就是从南宋福建上杭的李火德以下传至明代迁居在广东惠州的景春公,然后又从景春公再传至清初迁居在上犹、崇义以及龙泉等县的李姓绍字辈祖,即所谓“高祖绍字等辈,始自广东龙川、兴宁迁于江西上犹、龙泉、崇义居焉”。可见,寨下李氏从初修族谱起,就已经建构出一个以著称于整个华南地区的李氏近祖李火德为祖先的庞大世系体系,为后来不断接纳同姓宗族联修族谱奠定了基础。不过,从这次初修到嘉庆二年(1797)由族绅李邦极、邦诚(郡增生)主持的二修族谱,其范围都还局限在景春公派下嗣孙之内。
但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修族谱时,寨下李氏族绅开始展开联宗活动,主持这次修谱的郡庠生李国琼,不仅联合本县其他一些李氏家族加入修谱,而且亲自前往崇义、龙泉(今江西遂川)以及湖南桂东等周边地区,邀集同姓家族合修族谱。如云:“昔嘉庆二年邦极公倡修家谱,吾与辑修,今几三十年矣……本正初(道光二十六年正月),爰与琼叔简速族长,共议厥事,叨列祖之灵,各能怂恿举事。前谱详自珠公以下,今则续自少典公以来,信者存,疑者阙,讹者正,简而求明,繁亦不冗。至横水(即崇义),抵遂江(即龙泉),劝谕合修,琼叔之辛勤也。”经过精心准备和对有关族谱资料的收集汇编,这次合修大大完备了联宗谱的体系。李国琼就说:
嘉庆二年(1797)丁巳岁,堂伯邦极矢诚竭力,谱爰以修,当时谨详景春公一脉,上则阙疑未尽载,旁支亦未敢妄兼,盖慎之也……越今年(道光二十六年)新正,予禀请于合族诸前辈,酌议条款,派定首事,由是抵(上犹)水南、往崇义、奔龙泉(今江西遂川)、越(湖南)桂东,咨访数十家,因得各支藏谱,详览□□,互相参考,上而原籍闽杭之火德公,又上而发脉之少典公,相传数十世,恍觉朗如星列,累如珠贯,视前谱为较详,盖前之慎而缺者,今则繁而备也,其余近世之生忌、行状、善述、坟茔、尝产悉实录不诬。功程浩大,阅数月而草稿定,更阅数月而誊真成梓。
光绪十三年(1887),寨下李氏四修族谱。他们召集会议,酌定章程,刊发传单,联络和邀集更多的同姓家族联修族谱,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李氏联宗谱的范围。其过程如族绅李国玟所述:

我族有谱,自乾隆甲子年(九年,1744)逢春公、丙戌年(三十一年,1766)邦极公、嘉庆丁巳(二年,1797)邦诚公、邦鳌公、世昭公等孝思诚笃,历举修明,谱牒煌煌,于今为烈。迨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玟与胞弟国琼、兄国器、国馨、国和、侄彩彬等起而三修……迄今越四十年……岁丙戌(光绪十二年,1886)桂秋……会议酌夺章款,刊发传单。越丁亥年(光绪十三年,1887)仲春,设局汇稿,举前虽合谱而未来者,与今方共谱,而同支者一一斟酌,细加增删,其余生忌、行述、屋宇、茔图、尝产等件,俱依三修格式采补参入,残缺虽难必无,而因是以殚精力者,亦所难殁。如周诣各族费心劝邀,彩修曾竭艰辛;数抵龙川邀合绘图,庭实略施其力;若抄誊雠校注载求明,玟固实费心,即(彩)修、(庭)实等亦加精瘁,复又得各族首士踊跃赞襄,以抵于成。
这一次合修族谱,寨下李氏不仅集合了认同李火德为祖先、同属闽粤客民的李氏各族,还邀集了上犹县另一支重要李氏族支加入,即聚居上犹县城堡障门内的尚礼公派下李氏宗族。据堡障门李氏族绅李鸿钧(郡庠生)考证:其先世源流可以追溯到唐代德宗(780-804)时的李晟(因军功封忠武侯)、李愬父子;传至李骞,“时遭黄巢之乱,帝走兴元,骞往吉州、新喻,旋徙犹川(即上犹场),立基堡障(门)。南唐保泰年间(943-958)建县废场,(李骞)捐金筑城,籍入土著”;再传至宋元之际的梓发公,时“元兵陷城”,举家尽焚,而正好外出作客的梓发公之媳谭氏与幼子尚礼公幸存下来,以致有县城堡障门李氏一派;康熙四十年(1701),县城堡障门李氏重修祠宇“忠武堂”,奉尚礼公为宗祠始祖。由此可见,具有早期土著背景的堡障门李氏,与明末清初以来移居上犹寨下、具有客民背景的李氏宗族,显然属于同姓但不同宗的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联合。在寨下李氏族绅的邀集下,堡障门李氏族绅亦积极响应,联合修谱。李鸿钧之父李大馨(字猗亨)说:
同治年间,嘱男鸿钧查阅草谱,无非断简残篇,访诸父老,采及老坟,颇得续草。光绪丁亥(十三年,1887),亨等倡修而不果,迄至今历年数百,传世十七……叨(国)玟叔等之美意,邀合修谱,尤思谱费维艰,邀集猗盛等慷慨乐从,树昌公祠捐钱十串,树易公房捐钱五串,猗亨捐钱十串,猗盛、猗莘、猗苍各捐钱五串,猗萱捐钱二串,集腋成裘,以成此举。
上犹县城堡障门李氏的加入,意味着寨下李氏的四修族谱突破了三修时以李火德为祖先认同的合谱范围,从而表明寨下李氏宗族联盟已经突破了闽粤客民家族的联宗范围,开始与土著同姓宗族进行联合。这是土客关系的一次重要转变。
至民国时期,李氏家族联宗的进程仍在继续。民国五、六年间,寨下李氏倡议五修族谱,再度邀集堡障门李氏联修族谱。堡障门李氏族绅李鸿钧说:
岁在壬辰(光绪十八年,1892),幸有国玟叔等相邀合修,迄今(民国六年,1917)二十五年矣……允庭怡、森芳美意之邀,谋而商之,咸相谓曰:'吾谱之族派不一,枝桍甚繁,或散于本国异邦,或散于遐陬避[僻]壤,焉得合而归之也?’余应之曰:'我合我之所知,如我之所不知者,尔岂舍诸?尔合尔之所知,如尔之所不知者,我岂舍诸?’怡、森二人曰:'是即吾等之同心也!是即吾等之责任也!’于是卜吉设局,阖而修之。
在这次联修族谱过程中,各地李氏族支踊跃参加,这再次扩大了李氏的联宗范围,如寨下李氏族绅李庭怡所说:“丙辰(民国五年,1916)春,简速族老,询谋佥同,且推举森芳侄与怡,曰:'修谱之任,惟尔二人是赖。’余二人不辞僭妄,爰乃酌定章程,妥发传单,设局汇稿,鸠工刻梓……提倡劝合,数十族踊跃乐从,森(芳)侄之力居多。”

此后由于经历苏区土地革命的冲击,许多族支的族谱遭遇不同程度的损毁,故在李氏各族绅耆的会议筹备和广泛联络下,他们于民国二十六、七年间再一次联修族谱,本文所利用的《李氏六修族谱》,即是此次联修的联宗谱。参加这次联修的同姓李氏宗族达“四十余祠之众”,其中包括土著的堡障门李氏。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其情形如李庭怡所述:

追思各族之谱,遭赤化扰乱,难免遗失焚烧之虞,由是于民国丙子(1936)七月既望,有光晖其人者,在广市贸易多年,谈及族谱一节,有尊祖敬宗之心,据云:'伊族之谱已修两次,至今将近百年,其中之生终葬,遗忘实甚。’余云:'此事极为重要,倡举最难,有此志愿,余亦乐为赞成。’于是召集十数处诸前辈会议,酌夺章程,刊发传单。越丁丑(1937)三月间,起局汇稿,誊正编集……幸赖誊录栋纲、杏芳等斟酌尽善,图线精详,校对明晰,并无遗漏,细心之至;如纂修协尧、编修品珍等,审详精明,协助勤劳,功德愈备;其中总理协修庭涛、光晖等,正直居心,财源不竭,出入数目,毫厘不差,足见公道。是举也,集合四十余祠之众,蒙各首事勤劳心力,至起局誊真,告祖开刊,以至本年戊寅(1938)秋初谱事告竣,功程非小,成之若易,藉非祖宗之英灵,谅不及此。俾予小子怡忝为五修、六修主笔,蒙各族赞勷,自始至终,凡事可为者,无不竭其心力焉。
综上可见,自道光年间至民国二十七年,上犹县大雷隘寨下李氏先后四次发起联修族谱,其结果不仅集合了清初以来迁居上犹各地、同属闽粤客民身份的多支同姓家族,还与宋元时代就定居在上犹县、属于“老客”身份的县城堡障门尚礼公派下李氏家族联成一体。这一事例表明,晚清民国时期,一些客民家族的联宗修谱已经超越了土客之间的族群界线,扩大了同姓联宗的范围和规模,这就有助于提高整个同姓宗族在地方社会的地位。
再如萍邑坑溪李荣这一支在乾隆20年谱序明确记载祖系的迁徙详细源流是忠武王李晟之后!在其后李火德族不断的统宗合族大潮流下,将李荣化身火德公之子乾培,附加到李火德一族。
若按此明洪武三年迁居坑溪的(李荣)"乾培"是火德公长子,火德公则是元代生人。
再如道光十年,江西兴国、于都、赣县、万安、吉水、吉安、遂川、崇仁、庐陵、乐安、永丰、萍乡、攸县,泰和、十四县李氏统修合族火德公,并且确立了"文章科第显…等三十个统宗字派。
如此情况,举不胜举,修谱的门户不慎,以及被族系历史之外钱财势力等因素所惑持,也之所以造成了如今所谓的李火德公一族超乎异常的庞众和混乱。

而且这仅仅是统宗火德公的一、二路"诸侯"而已。尤其是道光十六年各支李于上杭统宗合建大宗祠之后,各地李氏纷纷附庸联入,而一些从江西迁湖广,江西入川的李氏,也陆续加入这统宗之列。
此外江西的联宗合祠合谱之风,也回拂影响闽粤大地,如乾隆癸卯(四十八年1782年)从广东梅州蕉岭县湖丘墩(石扇)的仁亨公后裔李玉麟从江西把火德公的上系、火德公传、火德公墓莹赞诗等始末传回广东。

民国二十二年(1933),惠潮梅各县李氏族众,众议决定建立李氏总祠,统一辈序,以汕头为潮梅门戶,海陆交通,定址于汕头市中山公园北岸恢关港,建立李氏汇宗总祠。国务院江苏道尹,新兴,连平等县长,广东参议员,日本早稻田大学生李柏存任建宗祠委员会主席,东区绥靖公署委员、参谋长李扬敬、李鬰昆等参加了会议,建设主任李炯光,财务主任副主任李寿康、李孚山等人参加会议。祠兴建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月,同年十月迎祖入座,香火堂立七龛:中龛奉祀伯阳公祖位,左配珠公,右配火德公。左副龛中奉有成公,右副龛中奉广公。左傍龛,左房龛皆中奉盛玄公,右傍龛,右房龛皆中奉文彬公。其余牌位,规定等级,由宗人认款置牌,形式一律。民国二十四年(1935)祠宇告成。额曰:“抱一堂”。 呈报隶属澄海县政府核准,组织宗族自治总会,并分函潮梅所属各县政府,准备在各县成立分会。民国廿五年(1936)丙子岁在汕头李氏宗祠“抱一堂”,由李汉云省主席主持汇宗,新编一百代辈序(百字序见下)。此后潮汕、福建等地根据各支派旧辈序实际情况统一使用。
民国三十一年(1942)潮汕、福建各乡李姓派代表到潮阳县两英古溪乡再落实新编一百代辈序。
民国三十三年(1944)岁次甲申润四月廿三日始正式使用。李氏新百代辈序如下: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职,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士师世泽长。
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
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承先祚永昌。
箕裘欣克绍,兰桂喜腾苄。燕翼贻谋远,椒蕃万载香。
潮汕、福建等地的李氏以李宗仁之倡撰的百字派行统一辈序。
当联宗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形成一种形势所趋。火德公便仅成为一种符号,一面统宗的旗号而已。各地此起彼伏的统宗于火德公,自然不断坐大了火德一族,旧时地方乡村多靠各宗族自治,联宗的范围和规模扩大,这就有助于提高整个同姓宗族在地方社会的地位,因此更是诱导一些闽粤桂川赣更多李氏纷纷统入火德族。所以各种五花八门的上祖世系也就成了"嫁资"给了火德公。这也给如今的李氏留下了至今争论不休的世系根源。

浏览935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