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教学反思

 YECAIYU 2019-06-28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具体来说,教学反思应该包括4个部分。

一思:教材重点难点。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与前面的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与后面的知识又有怎样的关系?教学难点难在哪?是难在所要学的知识比较抽象,还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压强”的物理课时,笔者作了这样的思考:压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尚无基础,学习起来自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压强”、“压力与压强”的含义,教学的难点是正确理解“压强-------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的含义,从而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

二思:已有实践经验。在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后,教者应思考自己、他人已有的实践经验,即自己在以往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需要怎样改进;别人在执教这节课时有哪些精彩之处,哪些方法可以直接借用,哪些方法需改进……从而,逐步筛选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讲授“压强”,许多教师都是从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针扎人疼还是铅笔扎人疼?菜刀为什么的刃为什么要很薄?。。。。。。后面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水到渠成。

三思:教学实施方案。在分析了教材,思考了自己、他人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便可撰写教学方案。在教学“压强”时,我通过分析、思考,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案。思维顺序:压力的认识、压力与重力、压力与支持力、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出实验结论、启发学生得出压强的概念。

  最后是方案实施情况。在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都要认真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处理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改进……教师在反思教学方案实施情况之后,还应反思这样评价、改进的理论依据,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物理知识,逐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少提示,多让学生探索、交流,即便说错了也无妨,某种程度上“错误”也是资源,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