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秦晋之好”的联姻,又有“崤山之战”的打生打死,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 看一段《史记·秦本纪》的文字。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穆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穆公……卒与之粟。” “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穆公为晋军所围。晋击穆公,穆公伤。” 晋国饥荒,秦国没有落井下石,转运粮食赈灾。秦国自然灾害,晋国趁火打劫,出兵秦国,还把迎战的秦穆公包围并且打伤了。 晋国恩将仇报,很不上路。
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国军队中突然出现三百敢死队,舍生忘死突破重围,不但救了秦穆公,还活捉了晋惠公。 这三百人的来历正是应了善有善报的话。 当年,秦穆公的好马跑丢了,被三百多流浪汉抓到,吃了马肉,喝了马肉汤,打了牙祭之后面临法律制裁。 秦穆公说,“君子不以畜产害人”,还是算了吧,不就吃了我一匹马吗? 不仅如此,秦穆公还说,光吃马肉不喝酒,是会伤身子的,居然还送了好些美酒给这些流浪汉。 晋国趁火打劫的时候,三百流浪汉都争着参军。如今,看到秦穆公身临险境,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所以,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