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文渊阁326 2019-06-28

下面的内容都是书里面的话,篇幅有限只能摘抄部分,为免断章取义还是推荐看看原书,更好的理会作者的意思。

1. “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规矩是客观的限定,不依赖于父母情绪的好坏,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要不时提醒帮助孩子记住,但絮叨的数落和空洞的威胁没有用。

指令明确孩子才不会蔑视规则。说一不二,孩子才不会破坏规则。当规则被孩子置之不理时,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2. “我真的很担心你”─化干戈为玉帛的谈话技巧

问题分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没有问题,要解决问题先要理清问题的归属。当孩子的行为你不接受时收 起指向孩子的手指,用“我”来开头,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对你产生的影响。

描述孩子的行为+自己的感受+造成的影响(如用“你晚回家不打电话给我,我很担心,有点坐立不安”代替“你太不像话,晚回家也不打个电话,真是不为人着想” )

不但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还要告诉他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感受。不低估孩子为他人需要改变自己的意愿。

3. “你不知道我是多么恨他”─ 做善于倾听的“开门人”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错误地把孩子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迫不及待地去评论、建议,从而把孩子的倾诉欲望打消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父母则充当配角,倾听孩子的感受和他们自己的解决办法,如果孩子邀请再不遗余力的帮助。引导孩子去说话,使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发泄自己的情绪,理清思路,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用话语“哦”“我懂了”“嗯”“有意思”“怎么样啦”“真的?”“后来呢”“我想听”“讲下去”“我很感兴趣”“你有权表达你的感受”“爸爸爱你,也想更了解你”

积极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言语把这种感受讲述出来,不要只是重复孩子的话,那变成鹦鹉学舌,会让孩子觉得你毫无诚意。

4. “凭什么呀”─ 用“无权威法”来赢得权威

先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用第3条的积极倾听法)第二步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简短清晰,不要喋喋不休的讲述担心,愤怒),最后大家商量出解决办法。不要评价一个想法“愚蠢”最好说“这个办法对我不公平”“这个办法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5. “我哭,我哭,我大哭”─ 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就会多作出这类行为,如果导致惩罚,会回避这种行为。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最终会消失,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适用于这个定律。父母要学会坚持,不因哭闹心软,不和孩子讨价还价。(哭代表真实需求的小婴儿除外)避免不经意中强化了不期望的行为,弱化重视的行为。

要教育好子女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见解。要向孩子解释你的行为,为什么批评他,为什么表扬他。把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同时确保你自己的行为符合是非观。

不用担心他们会搞不清爱他们和对某件特定事情不满的关系。

6. “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 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让孩子挑玩具,却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最后变成不是妈妈选的都不能买,并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孩子忍受妈妈的干涉最后进行反抗,引起了冲突。可以预先提出一些建议,作出解释和规定,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主权。如果孩子不同意家长提供的选择,那么让他自己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7. “我以为你忘记了”─ 学会奖励和称赞孩子

当孩子改正错误做出良好的行为之后,父母容易视作理所应当,忽略对孩子付出努力的肯定,让孩子失去巩固的兴趣。根据条件反射和强化的原理,如果喜欢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就会倾向于重复,不喜欢后果就会减少行为。奖励是强化,惩罚是消退。

年幼的孩子自我评价还没有发展好,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建立在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上,经常接受负面评价很难成长为自信的人。

奖励必须迅速给予;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奖励不能滥用.每一件事情都给予物质奖励,容易引起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有奖品的观点。父母有时试图用奖励“贿赂”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懒床就有巧克力吃,滥用奖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走向期望的反面。

称赞要具体:宝宝会自己穿衣服了比宝宝真棒具体,孩子知道为什么得到表扬会强化鼓励的效果。

空泛的称赞会使人怀疑(他真的喜欢么?),困惑(他为什么喜欢呢?),甚至焦虑(下次怎么样才能让他喜欢呀?)

描述性称赞,在描述的后面,把值得称赞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你把窗子灰都擦了,这叫细心。

8. “我不要打针,我怕”─ 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正视挫折克服恐惧:父母小看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撒了善意的谎,孩子发现事情不像他们预想的那样,会惊慌生气。像甘地夫人一样“坦诚告诉孩子手术会有痛苦”。父母总试图对困难遮遮掩掩,不让孩子去正视,孩子也会认为困难是很可怕的,而且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

放松粗养,在孩子受挫时克制焦虑情绪。孩子如何理解和面对挫折和父母对此的反应息息相关。几个月大的孩子就有模仿成人情绪的能力,或者说成人情绪对他们很有感染力。孩子摔倒,父母很担心,孩子产生恐慌就哭了,父母再一安慰,就强化了哭闹。所以改放手要放手,即使孩子受到伤害,父母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其实考验的父母的勇气。

理解孩子的困境,做他坚强的后盾孩子遇到困难产生沮丧、恐慌,此时再去打击孩子,就会让他觉得父母缺乏理解和温情,这样对孩子就伤害大于益处。认同孩子的感受,让他平静下来。做后盾而不是前锋,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再有困难的时候马上替他解决但如果孩子力所不能及,尝试几次后家长应该适当帮助孩子满足,体验到成功喜悦激励他继续努力。这个度要结合孩子的能力和性格把握。

9. “你还小,让我来帮你”─ 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跨越障碍,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营造有利于孩子活动的环境,不是限制他们的活动。 没有伤害的行为,就不要干涉,而是积极想办法保证孩子的行为不带来危险。“别跑啦,回摔倒”“别坐下,地上脏”“快点啦,太磨蹭”…这些指令有可能阻碍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愿。

适应孩子的“步伐”,等待他们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去拔苗助长。孩子系鞋带,家长等不及就去帮忙;自己吃饭,吃不了多少还洒了很多,所以就不如喂了…让孩子自我实现,开始要花很多时间等待,去收拾残局,但成功之后确能大大解放家长,节省更多时间。

10. “不是我干的”─ 制止孩子扯谎的4个技巧

34岁的孩子常常分不清现实和他们的幻想。孩子在这个阶段想象力丰富,会即兴随意的把听到的看到的想象加工后套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撒谎”,但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属于幻想型撒谎。

5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清现实和幻想,也能理解他们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时候撒谎就有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

78岁的孩子不仅能分清现实和幻想,还慢慢理解什么是善意的谎言,撒谎原因就很多。

所以撒谎的时候通常反应孩子内心并不愉悦。此时父母要反思一下,是不是:1觉得小谎无所谓,没有建立好榜样;2跟孩子说“说实话就不罚你”,但孩子承认了之后却还是惩罚孩子;3对孩子期望超过孩子的能力。4对孩子惩罚过于严厉,所以更需要撒谎来逃避;5故意给孩子设“圈套”,“引诱”孩子撒谎;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不要明知故问,变相鼓励撒谎;不要扣“”撒谎的大帽子。分清学龄前儿童“谎话”背后的含义。营造宽松的家庭气氛,不让孩子害怕讲真话,如果孩子承认错误那不要再责骂而是一起讨论如何弥补过失。

11. “别走!别离开!带上我!”─ 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

安全依恋的孩子在陌生环境里如果母亲在身边可以玩得很津津有味,但母亲离开会不安,但闹得不厉害,母亲回来会欢迎母亲,并很快安静。但焦虑型依恋,同样的环境不能专心的玩,会经常缠着母亲,母亲离开也会大闹,即使母亲回来了,也依然不安

所以对孩子的需要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哭泣迅速作出反应,不是说一定要每次都抱起来,还可以拍拍孩子,和他说话,多亲密接触,抚摸拥抱,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值得信任的,可以依靠的。有时候父母将工作的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心情的好坏,有时候亲近有时候不理不睬,这会让孩子困惑,因为他无法预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引起怎样的反应

和孩子玩躲猫猫帮孩子通过这个游戏学习到客体永久性的概念,父母离开后还会回来,这不是可怕的事情

建立良好的告别和重聚仪式每次都跟孩子说明,要去哪里,去多久,并拥抱、亲吻孩子。避免偷偷摸摸走了之后孩子发现会更恐慌,而且每次都一声不吭的走,孩子就会不断的设想你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消失,心理会时刻处于压力之下,会更加缠人。平时也要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独立一个人玩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妈妈做饭的时候,你能自己玩积木,真了不起“

切忌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孩子都是害怕被父母遗弃的,一定不能用这个去威胁孩子,让孩子产生可怕的想象,另外如果孩子看透你的威胁,也影响了他对家长的信任,甚至产生怨恨。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其实包含着孩子对父母深厚的爱。如果有人逗孩子“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一定要制止。

从建立安全依恋开始,重视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12. “我想留这样的发型”─ 让孩子“自食其果“

孩子吃了亏,父母比孩子还沮丧“我早就告诉过你…“

自食其果是孩子学习自立的重要一课,是替代惩罚的好办法,更会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吸取教训,从而改变错误行为。没有实质性危害的事情,不妨顺其自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13. “我只想知道怎么补救”─ 取代惩罚的6个方法

管教的重点在于找到有效的可以取代惩罚的方法。

用“请孩子帮忙“取代惩罚 给他一点他感兴趣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并对他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用“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代替攻击孩子的人格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因为他的错误而不再被爱。

用“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过失“替代惩罚孩子犯错往往是无意的,如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有机会弥补过失,他们会非常愿意证明自己还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当他做错了事情,他能够积极寻求办法来弥补过失,而不是消极的认为“我做的事情毫无价值”。

用“提供选择并采取行动“替代惩罚比如超市里孩子乱跑,可以说“你不要乱跑,现在给你选择,你是要好好扶住推车走还是坐在推车上?你自己选”这个方法要注意,提供的选择要使合情合理的,否则难以让孩子信服,达不到促使他们反省的目的了。

用“自食其果”代替惩罚

用“商量解决问题法”代替惩罚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一起写下所有的方法(不带评论),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14. “妈妈,我来照顾您”─ 和孩子共建责任感

首先,和孩子平等相处。朋友在你家弄乱东西,你一般不会出言干预,但对孩子却很难克制自己不去命令。

父母对孩子实行宽松政策,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并不是真正的平等;父母压抑自己的需求,委屈求全的满足孩子的欲望也不叫平等。

平等意味着尊重对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赖她的品德,理解并允许他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其次,让孩子自己作判断和选择。另外要注意孩子不可能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家长让孩子分布思考,但不是把问题囫囵吞枣全部丢给孩子。

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决定。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家庭成员,谁的需求都不比谁的重要,一切需要以“合理”作为基础。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光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孩子自身的需求。

15. "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 循序渐进培养孩子自立

首先,尊重孩子自己做事的努力。父母不要大包大揽的抢过来“帮”孩子做完,也不是盲目的鼓励“试试看,很简单!”

“这不太容易”“这有点难”,这样孩子如果成功了会为自己解决了一件难事而感到自豪,如果没有成功,至少不会产生挫败感。例如用“瓶子很难打开,有时候用勺子敲开一边会容易一点”代替“把瓶子给我”

鼓励孩子和他人打交道。不替代孩子回答别人的问题,比如别人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啊”家长会插话“说啊,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不如安静等一下,等孩子自己开口。父母用简易的口吻让孩子和他人打交道,而不是指使他们。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着急贴上“胆小”的标签。

鼓励孩子利用外部资源。

我们不仅要忍住时时为孩子任劳任怨的冲动,忍受孩子可能遭遇失败的担心,还要懂得尊重他们为此所作的努力,呵护他们自己做事情的热情。不为了眼前的方便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耐心的,循序渐进的放手。

16. "一颗糖果的诱惑”─ 教孩子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生活中看到孩子往往欲求过分,一是“欲求的对象过分”刚吃过一块蛋糕还要一块;一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得到满足,看到喜欢的玩具必须立即得到,即使答应回家拿钱买都回苦闹。

父母不能理性的看待孩子的欲求过分,常在有意无意中纵容和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哦心态和习惯。为了满足孩子喝水的要求,要暖瓶倒到大碗,大碗到小碗还不停用嘴吹...父母被动的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般的满足。婴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啼哭要及时准确的回应,因为这些是他们真实的需求,但孩子能听懂之后,可以和他们解释“牛奶还在微波炉里,等一等就好”。孩子渐渐长大,学会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后,父母就更该有意识的训练他们的耐心,让他们在等待中培养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用延迟满足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耐心和克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使他们即刻满足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要记得说清楚延时满足的原因,如为了不挨烫,保持礼物神秘感等。陪孩子一起等待,他们也觉得延时满足是理所应当的。

“这双鞋不是你立即要用的,我们等几天到打折那个周末买吧”习惯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闹情绪,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住眼前的小利诱惑,懂得权衡怎么样做能使得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有意识的调节和支配自己。

对非必需的要求,父母可以说“不”.父母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者属于无理要求,那就不能给予满足,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他喜欢的东西都能得到。

通过社会交往让孩子学习等待和克制。“在幼儿园,要轮流玩玩具”社会的运行不依赖个人的愿望,多参与社会活动,就能学习到社会赞许的游戏规则,忍耐和克制的美德就能得到发展。

父母不会对孩子有求必应更不会有求立应。相反,要注意培养孩子等待和克制的习惯,因为,越高成就的取得,需要越多的自制力和耐心。

17. "你有自己的钱”─ 发挥幽默的力量

用幽默赢得孩子的合作。把家务写在小纸条上,放进不同颜色的气球,飘在空中,每做完一个扎破一个气球。烦恼变成游戏。孩子喜欢用逗乐的方式提醒自己,比如模范机器人的口音说话,请-把-冰-箱-关-好。幽默的发挥不仅需要父母保持愉悦、宽容的心态、还要求父母“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用贴近孩子的方式来表现事物的趣味。

用幽默来化解孩子的烦恼。孩子出了洋相,对成年人可能是小事,但对孩子可能像天塌一样,也许父母自嘲回忆自己的童年丑事就能化解孩子的焦虑。

捉弄并非幽默。拿东西给孩子,不痛快给,却非要孩子说甜言蜜语,不说就装作要把东西拿走,这种逗乐容易让孩子感觉不受尊重,别人这样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阻止。

18. "住手!”─ 正确对待孩子的欺负和被欺负

霸道绝不是可以赞许的品质,如果妈妈不去教育他,自会有更霸道的孩子“教育”他。

给幼儿示范正确的交往技巧,不要放大孩子貌似“攻击性”的行为。

对有危险的行为一定要制止,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公正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让孩子再次受伤。如果你不公正,那么孩子会想:这种行为明明是错误的,但为什么别人可以做,我却不能?

有家长主张以牙还牙,但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只是保护身体、捍卫自尊的最低级手段,有时候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19. "宝贝,今天没有汤”─ 尊重自己的感受

我们接受的观念是“父母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于是通常压抑自己的不满或者疲惫,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但父母也是普通人,我们不会因为成为父母而突然变成圣人。我们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限度。如果一味忽视自己的感受,事情的结果往往是大家都不想要的,因为我们最后的行为往往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感受。

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与孩子友好相处。人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作为父母,如果能够告诉孩子自己真实的感受,那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心态会变得更为平和,情绪会更稳定,处理事情起来会更合理。

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教会孩子尊重他人。 父母告诉孩子自己真实感受时,也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会体谅别人的心情,尊重他人的感受。

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能受孩子情绪的影响。父母可以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应该受他们的影响。想一想,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吗?不是,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更好的长大成人。

20. "看,这是什么”─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活动

妈妈在游戏过程中,不要一直试图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多次调整孩子的注意力方向。 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突然提议“我们去玩积木吧”“你在干什么?我来陪你玩吧”。有些父母喜欢指导孩子“正确”的玩法,纠正孩子“这是XX,不是XX”。

尊重孩子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方面婴幼儿注意力时间较短、范围较窄,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大人随意支配孩子的活动,不给或极少给他们留下自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也造成了孩子难以发展专注力。

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常常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来介入孩子的活动。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真正的帮助是“观察”“等待”和“倾听”。如果你察觉他们遇到问题,也不要过早的介入,而是等待,给他们一个机会专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当孩子来求助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让他们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需求。

尊重孩子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果孩子在自由探索的时候,我们直接给他们答案或者直接替他们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积极探索的意愿。所以尊重孩子的活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体验这个世界,让他们去尝试错误和失败,由此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和自豪感。而不是用成人所谓“正确”的玩法来限制他们。

但不是让父母丝毫不关心孩子的游戏,需要指导孩子,教他们某种技能的时候,也要先观察他们,注意他们的兴趣,如果你的引导符合孩子的兴趣,那会事半功倍。

21. "这是我的!”─ 教孩子学会分享

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因为父母无微不至的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他们以自己的感知觉来认识和探索世界,所以他们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享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2,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懂得了自己的所属权,教会孩子分享,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所属权,孩子特别在意的东西,如果不愿意分享,不要勉强,不贴上“小气”的标签。懂得分享的道理,但控制行为的能力还不够,所以还是要经常提醒他们。  

通过榜样来树立分享的概念。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争抢。用转移注意力和地点的办法化解冲突。用交换和轮流“预习”分享。用鼓励巩固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