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睡不着?除了热,还有这些问题!

 liyb2698 2019-06-28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平日的烦心事越来越多,失眠的人群也在逐渐扩大。

据调查,有将近30%的人受过失眠的困扰,老年人这个比例更大。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医专家为大家讲讲失眠。

顾雄华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内科 副主任医师

老年病房主任

擅长领域:对内科心脑系疾病、肺系病、脾胃病、心因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临床擅长诊治高血压、冠心病、急慢性咳嗽、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焦虑、失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三下午(北院区)

人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兴奋之后产生抑制的结果,抑制是为了保护神经细胞让它重新兴奋,我们得以继续工作,同时也是机体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调节过程。

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能够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敏捷性,还可以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

失眠的害处

失眠会使人体生物钟紊乱,人体自然状态被打破,白天精神萎靡不振,身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便秘、糖尿病、高血压、性功能障碍及提前衰老(黑眼圈、皮肤暗无光泽、色斑、出痘)等症状出现。

失眠与焦虑抑郁

他们有时像连体婴儿,失眠是焦虑最突出的前驱症状,是抑郁中最普遍的症状,抑郁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早醒;焦虑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当焦虑、抑郁同时存在时,失眠的严重程度会显著增加。

中医帮你找回睡眠

1

我们祖先怎么看?

失眠,《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归根结底是因为“阳不入阴,神不守舍”。人体卫气白天行于阳经,使人充满活力;夜间卫气行于阴经,则人能安卧。阳不入阴则不眠,阳动于阴则多梦,阳出于阴则觉醒。

2

中医看失眠的原因

胃气不和

我们常说“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痛、胃胀,睡不安稳,同时伴有返酸、恶心,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建议 : 这类人饮食宜清淡,晚餐吃七成饱,少吃豆类等易胀气食物,辣椒、冷饮等刺激肠胃的食物,可以多吃山药、薏米、莲子调养脾胃。中成药有保和丸。

心脾两虚  

“心主神”“脾主思”,心脾不足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伴有心悸健忘、倦怠乏力等,女性还会经期紊乱、经量减少。

建议:调理以健脾养心为主,可以吃红枣莲子粥、少量的黄芪党参煲汤、桂圆煮蛋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劳累多思,耗伤气血。中成药有归脾丸。

心肝火旺   

这类人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同时伴有头晕耳鸣、面红目赤、便干尿黄。

建议:平日要学会调节情绪,训练自己转移注意力,增加户外运动,可用莲子心、百合、菊花泡水代茶饮来清热安神。中成药有逍遥丸、当归龙荟丸。

肝肾不足   

这类人除失眠多梦,还有腰膝酸软、眼睛干涩、五心烦热等症状。

建议:应该尽量减少看手机、用电脑的时间,不要熬夜,平时可用西洋参、枸杞、石斛冲泡代茶饮,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

3

为什么有睡子午觉的说法

子时指晚11点至凌晨1点。夜半子时为水火交泰之际,阴气最重,阳气初生,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

午时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阴气初生,所以要小睡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睡觉是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天醒我醒,天睡我睡,有规律起居,保持平和的心态,睡前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制造安静的睡眠环境,远离失眠困扰。

希望大家都能睡得香!

作者 |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顾雄华

编辑 | Zody

排版 | 苏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