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尔诺贝利成网红打卡地,灾难面前需要尊重

 平头哥68 2019-06-28

来源: 2019-06-14 14:50:15 我来说说

核心提示:切尔诺贝利成为了Instagram上网红的完美自拍地点。有人带着防毒面具拍摄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有人办做清理人员的样子,一名用户名为nz.nik的ins网红直接po出自己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半裸照,直接点燃了网友的怒火。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炉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随风飘散,产生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事故发生时,反应炉附近的居民纷纷站到高处欣赏爆炸的绚丽火光。其中有一座桥,离反应炉很近,视野绝佳,到这座桥上观看的居民,后来都因接收了超高辐射死去,这座桥也被称为“死亡之桥”。

\

   图源:《切尔诺贝利》剧集截图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33年后,这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现场,成为了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自从今年5月份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播出以来,该地区的旅游业增长了30-40%。

\
\

   图源:《切尔诺贝利》剧集截图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往北大约100公里,就能到达“鬼城”普里皮亚季(Pripyat)。这个城市于1970年2月4日开始施工,与三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同步建造。1979年普里皮亚季正式建市,到1986年4月27日被彻底搬空,这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现代”的遗迹。

\

   工作人员情理现场。图源:历史资料

  2011年,乌克兰政府宣布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周围地区将变成一个旅游景点。许多旅游公司都提供导游服务,让游客进入“禁区”。“禁区”覆盖了核电站周围4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据当地旅游局所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参观一天所接受的辐射,比在飞机上飞行一天受到的还要少,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过去的几年里,源源不断富有冒险精神的游客被核电站周围荒废的腐朽城市所吸引。

\
\
\
\

   图源:新浪微博@李一毛虫

  2018年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李一毛形容这里拥有“静谧的末世氛围”,“一种唏嘘的遗世之美”。

\
\
\
\
\

   图源:新浪微博@李一毛虫

  切尔诺贝利的一切被定格在了30年前。建筑里看到的是一片萧索,遍地碎玻璃和破瓷砖,墙上是剥落的墙纸和斑驳的墙皮,屋里废弃的家具和那些生活用品零乱地躺着,落满灰尘,暴露在空气里的金属,无论电表箱,灯罩,栏杆还是钢丝床都已经铁锈斑斓。

  人们撤离的时候,还以为只是离开几天就会回来,有人在门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好心人,请不要在这里寻找贵重物品,我们没有贵重的东西,想用什么尽管用,但是请不要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

  迷你剧《切尔诺贝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了电影和电视数据库IMDB上排名最高的电视剧集,它的播出也戏剧化了灾难的后果。

  “我们已经看到了35%的预订增长,”一家名为SoloEast的旅游公司的主管维克多·科罗尔(Victor Korol)说。“大多数人说,他们是在看了这部剧之后才决定订票的。这就好像他们看完电影就跳上飞机一样。”尽管电视剧集是在立陶宛拍摄的,灾难的发生地还是迎来了持续的游客热潮,对于一个对游客开放的目的地,这并非坏事,然而事情似乎有些变味。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Instagram上网红的完美自拍地点。有人带着防毒面具拍摄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有人办做清理人员的样子,一名用户名为nz.nik的ins网红直接po出自己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半裸照,直接点燃了网友的怒火。

\
\
\

  \

   图源:Instagram

  《切尔诺贝利》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马津(Craig Mazin)也对此发声,呼吁游客在拍照时应表现出尊重。“看到《切尔诺贝利》的热播带来了大家前往隔离区参观的热潮,这很让人高兴。不过,我也看到了大家的很多照片。我要提醒你你们,如果你们要去参观,请记住那里发生过一场可怕的悲剧,你的言行举止请尊重逝者和仍在遭受后遗症痛苦的人们。”

  相信无论是《切尔诺贝利》剧集还是官方向游客开放这片区域的用意,更多地是希望让人不要忘记过往,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人类的悲欢应该是相通的,作为有影响力的“网红”更应该具有同理心,消费曾经的苦难只是哗众取宠,怎么会有人为这样的照片买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