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茂林之家 2019-06-28

他们的故事,又给了我们什么警醒 ?......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王均瑶,中国浙江商界巨子,资产35亿人民币,2004年因劳累过度,肠癌去世,年仅38岁,令人惋惜,然而他的奋斗故事却留给后世永恒的启发与鼓励。

在”疯狂的温州商人“一书中,将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的成功归因于眼光的鹰凖,快狠准的下手,作为行业的第一人,大胆、缜密、勇于冒险。在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中,快鱼吃慢鱼,捷足先登者必将成为领先之人。

“有人说像我这样上天入地跨行业经营,就是创新,而创新一定要动足脑筋,有不一样的想法,而想法不一样最累,最累才能最有成果。很多人看我做到现在的样子都说不错,这不错两个字里包含着我20年的酸甜苦辣……”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王均瑶曾这样说道。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01

他,包机搞飞行

1967年,王均瑶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县大渔镇。15岁那年,王均瑶便辍学离开家乡—温州龙岗。

他就带着两个弟弟王均金和王均豪出去闯荡做生意。在几年之后也攒下了一些钱,在湖南开了一个酒店,对于当时他们的生活来讲相对稳定。

1990年,他想带着弟弟回家过年,但是当时的火车票很难买到。他们就和老乡包了一个大巴回家,在路上王均瑶抱怨车太慢了,有个老乡就说,“飞机比火车快,有本事就去坐飞机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呀,为什么不能承包飞机呢?”就这样一颗种子就在他的心中萌芽了。

要知道,当时不要说包飞机,就是坐飞机也不是谁都可以的,连买机票都需要县团级以上的证明!况且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打工仔。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在痴人说梦。

但他没有轻易放弃,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等。

这样的“包机”计划实施,并不是他在听了老乡的话之后冲动的结果,他只是试验这件事的可行度。

不久之后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25岁的他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了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

一夜之间,他的照片登上全国报纸的显著版面。随后,他成立了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相继开通全国各大城市间的50多条包机航线。

包机的第一年就给王均瑶带来了20万元的盈利,他一鼓作气直接包下了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叫做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的包机公司从包租40座的小型客机摇身一变成立包租200座的泊银科技,航线50多个城市,每周大约都有400多个航班。

他这个包飞机生意不仅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打响了名声,就连美国的知名媒体也表示他是代表中国的新经济力量,这样的胆识和魄力,很可能会使得整个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02

他,开创均瑶乳品

到了1994年,因为国内航线已经建设的趋于完善,使得他的“包机”生意日益下滑。他的生意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条新闻,上面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白酒的消耗比牛奶多的国家,人均喝奶量每年还没有7公斤。他觉得在国家发展变好之后,大家对于牛奶的需求肯定会变得更多。

因此,他便创办了“均瑶乳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均瑶牛奶”。

随后市场上果然对于牛奶的需求变得非常的高,均瑶牛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前五,这个时候的他还不到30岁。

在1998年的时候,“包机”业务大面积的亏损。不过他公司的业务除了包机还有着牛奶、航空货运、旅游和房地产等产业多元化发展。

除了“乳业“以外,他还在机票销售、航空货运、旅游等行业有所建树,还在温州投资了一家三星级饭店。

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王均瑶出了70万拍下了温州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这件事不仅让他成为了温州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家,还打通了自己整个衣食住行的生态产业链,可谓一举多得。

在2000年,他就不仅仅是考虑温州这个地方的生意了,他用90万转让了自己的出租车业务,随后将公司搬到了上海。

他的商业版图就此越来越广,两年后,王均瑶以18%的股份入股了武汉航空公司,成了第一家参股国家航空企业的民企。

他与一般经营者不同,他坚持、沉稳、踏实,不做空,以包机事业来说,他做了十一年之后,参股武航,终于有了更大的掌控权,对中国的资本来说也具有鼓舞的展现。

以投资机场为出发,周边的服务如国际酒店、地产事业,都在稳稳地发展。

年轻有为的王均瑶,还有一颗善心,对于扶贫不遗余力。宜昌大型乳制品加工基地除了响应政府的政策,同时造福当地农民、畜牧、养殖等行业,还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

当时,当阳乳品基地是均瑶集团四大乳品基地之一,项目首期投资500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3.5万吨,每年可创产值2亿元,根据设计规划,最终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吨,年创产值6亿元。首期建成投产后将安置500人就业,发展1000户农民养殖奶牛,带动5000人脱贫致富。从宜昌到当阳两个乳品基地,均瑶集团先后投资2亿元。

2003年,他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捐款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03

他,已英年早逝

2004年,就在“均瑶集团”大刀阔斧向前的时候,他却消失在了媒体和大众的视野之中。

直到2014年11月11日媒体的一篇报道,大家才知道他消失的真相。报道称:王均瑶已英年早逝,永远的离开了大家。

当时,这篇报道引来了外界的轩然大波,没人相信一个年仅38岁的优秀企业家就这么走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在2003年就查出了胃癌,但为了推进无锡大厦集团的收购和吉祥航空的创立,他并未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病情,直到病逝前都还在工作。

离世后,他将自己40%的股权给了自己的妻儿,其余10%的股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兄弟王均金和王均豪。

他待人真诚坦率,作风谦虚谨慎,受到社会上和集团员工的尊敬和爱戴。担任商会主席之时,特别注重和媒体的关系,对外形象总是良好的。

他的突然离世,外界也有了很多的猜测,同时也传出了很多流言。好在最后这些流言都被王均瑶的两个弟弟澄清打破了。

2005年6月,王均金完成了王均瑶的遗命,以1.5亿元组建了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并以2006年9月完成了首飞。

此时此刻,如果王均瑶泉下有知自己一心向往创立的民营飞机已经成功飞向蓝天,也可以欣慰了。

他的一生太传奇,成为首富的过程如同样版般令人折服,他的事业版图,至今看来依然是具有先见之明,精准的目光、大胆的投资、无畏的勇气和创新。

王均瑶,一个时代的符号

文章参考:

抓住人们的“衣食住行”,来看王均瑶的创业欲望

带两个弟弟创业,去世时年仅38岁,却把弟弟和儿子都推上了富豪榜

他10年缔造了超级帝国!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今天的中国首富可能是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